第0章 简介
著名传记作家艾萨克森以近距离的观察视角,揭开了如今全球引人注目、富有争议性的创新企业家的神秘面纱:他善于突破常规,引领全球进入电动车时代、私人太空探索时代和人工智能时代,还将推特收入囊中。埃隆·马斯克小时候在南非生活,那时他经常遭受校园欺凌,但同父亲给他造成的情感创伤相比,这些伤痛都微不足道。他的童年浸透了人性,这将他塑造为一个坚强而又脆弱的男孩,他对风险的容忍度极高,渴望营造出富有戏剧性的生活,让人类文明成为星际文明是他的宏大目标。2008 年,SpaceX的火箭在前三次发射过程中接连爆炸,特斯拉也深陷破产危机,这是埃隆·马斯克生命中地狱般的至暗时期。在飓风来临时,他是最兴奋的人之一。动荡的环境和剧烈的冲突对他有着莫大的吸引力,有时他甚至渴望这些东西,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他努力维持却未能持久的恋爱关系中。每当面临艰巨的挑战,紧张感常常让他夜不能寐,甚至呕吐不止,但这些都是他赖以为生的养分。2022年年初,也就是在SpaceX成功发射了31颗卫星、特斯拉卖出了近100万辆电动车、埃隆成为地球上最富有的人一年后,对于自己一再挑起戏剧性冲突的背后动机,他略带感伤地谈起了他的反思。他说:“我需要改变我的思维模式,不能一直处于危机战备状态,我这种状态已经持续了大概14年,或者说我人生的大部分时间。”这更像是一个自怨自艾的评价,而不是在表达新年新气象的决心。他一边做出了这些反思和保证,一边还在秘密买入推特的股票。两年来,艾萨克森形影不离地跟访马斯克,参加他大大小小的会议,与他一起走访工厂,深度采访了他本人,以及他的家人、朋友、同事、前妻和对手。艾萨克森揭开了马斯克内幕故事的面纱,其中有荡气回肠的胜利,也有跌宕起伏的乱局,令人拍案称奇。这些故事回答了这样一个问题:那个在马斯克心底驱使着他的恶魔,是不是也是推动创新与进步所必需的呢?
第1章
序章 火之缪斯
游乐场
埃隆·马斯克的童年在南非度过,他经受过切肤之痛,也学会了如何在痛苦中生存。
12岁那年,他乘大巴来到一个名叫“野外学校”(veldskool)的野外生存营地。在他的记忆里,“它就像《蝇王》故事的现实版本”。每个孩子只能分到一点点食物和水,这里允许他们为了争夺生存物资大打出手,甚至鼓励他们这么做。他的弟弟金博尔说:“欺凌在这里被视作一种美德。”大孩子们很快就开始暴揍小家伙的脸,然后夺走他们的东西。埃隆身材矮小,木讷呆滞,结果被人打了两次。最后他瘦了10磅。
临近开营第一周周末的时候,男孩们被分成两组,辅导员要求他们相互攻击。马斯克回忆说:“这太疯狂了。你只要经历过,一辈子都忘不了。”每隔几年,就会有一个孩子死在这里。辅导员会把这种案例当成反面教材,他们会说:“别像去年挂掉的那个笨蛋一样蠢,也别当个懦弱的小傻瓜。”
埃隆第二次去野外学校时,即将年满16岁。他身高激增到6英尺,体格也强壮了不少,身材像一头熊,还学了一点儿柔道。这一次,野外学校不再是他的噩梦。埃隆说:“那时我开始意识到,如果有人欺负我,我可以一拳打中他们的鼻子,这样他们就再也不敢欺负我了。他们可能会把我打得屁滚尿流,但如果我狠狠地打中他们的鼻子,他们以后就不敢再来找我了。”
20世纪80年代的南非充斥着暴力活动,机枪扫射和持刀行凶都是家常便饭。有一次,埃隆和金博尔下了火车,要去参加一场反种族隔离音乐会,他们踩过一摊血,旁边是一具头上插着一把刀的尸体。那天晚上每走一步,糊在他们运动鞋鞋底的血都会发出黏腻的声音。
马斯克家养了几只德国牧羊犬,经过训练后,它们会攻击所有从他家旁边跑过的人。埃隆6岁在车道上奔跑时,他最爱的一只狗袭击了他,对准他的后背狠狠咬了一口。在急诊室里,医生们正准备给他缝合伤口,他却拒绝接受治疗,除非大人们答应他不会惩罚这只狗。“你们不会杀了它的,对不对?”埃隆问。大人们发誓说不会。在讲述这个故事时,埃隆停顿了一下,眼神空洞地愣了很久,他说:“他们还是把它打死了。”
埃隆最痛苦的经历发生在学校里。很长一段时间,他都是班里年纪最小、个头最矮的学生,也很难搞清楚人情世故那一套。对他来说,共情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东西,他没有取悦别人的欲望,也没有这种本能。结果小混混经常盯上他,朝他的脸挥拳头。他说:“你要是没被人打过鼻子,你就不知道这种欺凌会对你的一生造成怎样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