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传记 > 《埃隆·马斯克传》 > 正文 73 决定出价:2022年4月,推特需要从零开始

73 决定出价:2022年4月,推特需要从零开始

决定出价

2022年4月,推特需要从零开始

先喊暂停

2022年4月8日周五,超级牛仔竞技派对结束后隔天,马斯克与金博尔碰面吃早午餐。与推特董事成员谈过之后,马斯克觉得很挫折。「他们人很好,但是没有一个人在用推特,」他说,「我不觉得会有任何改变。」

金博尔泼了他一盆冷水。「老兄,你从没有加入过董事会,你不知道这件事有多让人厌烦,」他说,「你告诉大家你的想法,他们只会微笑点头,然后完全无视你的存在。」

金博尔认为哥哥应该要自己成立一个以区块链为基础的社交平台。这个平台或许可以提供狗狗币支付系统,伊隆也开始发想。吃完早午餐,他传了几封讯息给金博尔,现在他的想法更具体了:成立「同时具有支付功能以及像推特一样可以传讯沟通的区块链社交平台。」这个平台不会有中央伺服器,「所以不会有锁喉点,大家可以自由表达意见。」

除了加入推特董事会,马斯克说另一个选择就是收购它。「我开始觉得,推特快要坠落悬崖了,只是加入董事会根本救不了它,」他说,「所以我在想,我应该买下它,让它下市,然后大力整顿。」

他已经透过私讯和公开推文表示接受充满善意的协议,同意加入推特董事会。但是和金博尔吃完早午餐后,他打电话给博查尔,告诉他先不要敲定任何事。他还需要思考一些事情。

夏威夷

当天晚上,马斯克飞到赖瑞。艾利森买下的夏威夷小岛:拉奈岛(Lanai)。这位甲骨文创办人在小岛中央的山丘上建了一座很宁静的宅邸,他让马斯克使用海边比较旧的房子。马斯克打算在那里和他偶尔约会的其中一位女性、澳洲女演员娜塔莎。巴赛特约会。原本是可以好好放松的四天迷你假期,马斯克多数时候却都在思考要如何处理推特的事情。

第一天晚上大部分时间,他都一直在想推特的问题。他看着追踪人数最多的帐号,包括欧巴马、小贾斯汀(Justin Bieber)和凯蒂。佩芮(Katy Perry),他发现这些帐号没有以前那样高度活跃。所以在夏威夷时间凌晨3点32分,他发了一则推文:「这些追踪人数『最多』的帐号,现在几乎很少发文,内容也非常少。推特快死了吗?」

在旧金山,推特执行长阿格拉瓦那里的时间是早上六点半。大约过了90分钟,阿格拉瓦传了一则简讯给马斯克:「你可以随意推文说:『推特快死了吗?』或是其他任何想法,但是我有责任告诉你,在目前的情况下,这无法帮助我让推特变得更好。」这则简讯语气非常克制、措辞谨慎,避免让人以为他是在指责马斯克已无权贬损推特。接着他又传简讯提议两人应该要尽快讨论,如何避开那些「让我们无法好好做事的分心事」。

马斯克收到简讯时,夏威夷时间是凌晨五点多,但是他依旧精神奕奕,就这个时间点和当时的情况来说,他的精神实在太好了。一分钟后,他措辞严厉地回讯:「那这周你做了什么?」这是马斯克最终极的羞辱。

接着他一口气回了三句话,告知他的重大决定:「我不会加入董事会。这是在浪费时间。我会出价让推特下市。」

阿格拉瓦感到非常震惊。他们已经宣布他会加入董事会,而且事前完全没有任何警讯显示他要发动敌意购并。「我们可以谈一谈吗?」他哀怨地询问。

过了不到三分钟,推特董事长泰勒也传简讯给马斯克,同样要求和他谈一谈。这实在是个不好过的周六早晨。

马斯克在与泰勒、阿格拉瓦对话的过程中,他收到金博尔回传的讯息,回应那天稍早他们讨论成立以区块链为主的新社交平台可能性。「我想了解更多,」金博尔说,「我已经深入研究过web3(这些资讯也没有多加密),投票机制很厉害、而且经过验证。区块链可以避免人们删除推文。有好有坏,但我们就来玩看看吧。」

「我想有必要成立以区块链为主,同时提供支付功能的社群媒体公司。」伊隆回答。

尽管他正与金博尔讨论成立新社群网路的可能性,他还是反复向阿格拉瓦和泰勒重申,他想要收购推特。「等着收到下市报价吧。」他传讯息给他们。

「可以给我五分钟吗?让我知道现在是什么情况?」泰勒问他。

「和阿格拉瓦讨论无法解决推特的问题,」马斯克回答,「必须采取激烈手段。」

「你加入董事会才过24小时,」泰勒回答,「我懂你的意思。我只是想要知道你为何突然改变想法。」

马斯克等了将近两小时才回复讯息。当他回传讯息时,已经是夏威夷早上七点以后,但是他还没有上床睡觉。「我要离开了,但是明天我们可以谈一谈。」他写道。

马斯克说,他到了夏威夷之后就明白,加入董事会无法解决推特的问题。「基本上我就是被晾在一旁,」他说,「他们会听你说话、点头,然后什么事也不做。我决定我不要被拉拢,变成像是董事会的叛徒。」现在看来,这段话似乎是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得出的结论。不过在当时,马斯克之所以这么做还有另一个原因。当时他的情绪再度陷入狂躁模式,行事变得鲁莽冲动,就和往常一样。

当天、4月9日周六下午,马斯克传简讯给博查尔,说他决定收购推特。「这是认真的,」他向博查尔保证,「只持有9%的股份不可能解决推特的问题,而且公开市场通常不会去想下一季的事情。推特必须清除机器人程式和假帐号,这会导致每日活跃使用者人数大幅下降。」

博查尔传简讯给摩根士丹利的某位银行家,「有空的时候打给我。」当天晚上,他们开始计算收购推特的合理价格,以及马斯克要如何取得足够资金。

同时间,马斯克继续猛轰推特。他在推特发起关于推特旧金山办公室的投票活动。「不如把推特的旧金山总部改建成游民收容中心?反正也没人进公司。」他在推特上写道。结果一天之内有150万人投票,超过91%的人表示同意。

「嘿,今天晚上可以谈一谈吗?」泰勒传简讯给马斯克,「我看到你的推文,觉得更有必要尽快了解你的立场。」马斯克没有回他。

到了周日,泰勒决定放弃。他告诉马斯克,推特会对外宣布他已经改变态度,决定不加入董事会。「听起来很好,」马斯克回复,「在我看来,比较好的做法是让推特下市,进行重组,然后再重新上市。」

当天深夜,阿格拉瓦发了一则推文,正式对外宣布。「伊隆加入董事会的人事案原定在4月9日生效。但是当天早上,伊隆表示他不会加入董事会。我相信这是最好的结果。我们一直非常重视股东的意见,不论股东是否有加入董事会,未来也将会如此。」

夏威夷时间周一下午,马斯克和博查尔以及摩根士丹利的银行家一起召开视讯会议。他们提议的出价是每股54.20美元。马斯克和博查尔笑了出来,因为这个数字又会让人联想到与大麻有关的网路俚语,就和当初马斯克提议特斯拉的「下市」价格为每股420美元的一样。「这大概是最过分的玩笑。」马斯克说。他对于有可能收购推特感到非常兴奋,开始把成立区块链社交平台的想法当成「备案」。

温哥华

格莱姆斯一直催促马斯克和她一起回去她在温哥华的老家,她才可以带X去见她的父母和年迈的祖父母。「我祖父是工程师,他想要曾孙很久了,」格莱姆斯说,「而且我祖母也非常老了,现在只是勉强撑着。」

后来他们决定,4月14日周四会是好日子,当天克里斯。安德森正好在温哥华主持TED年度研讨会。一周前,安德森在德州超级工厂录制马斯克的专访,但是他很希望在研讨会现场再次采访马斯克,特别是在推特事件出现急转弯之后。

4月13日周三,他们抵达温哥华,格莱姆斯从奥斯汀出发,马斯克从夏威夷出发。马斯克去诺德斯特龙百货(Nordstrom)买了一套黑色西装,因为他去夏威夷时没有带西装。那天下午,格莱姆斯带着X前往约120公里远的阿加西(Agassiz)小镇拜访她的祖父母,马斯克则是留在饭店里。「我看得出来他压力很大,还要处理推特的事情。」她说。

确实是如此。当天下午稍后,马斯克在温哥华的饭店房间传简讯给布雷特。泰勒,告知他的正式决定。「这件事很重要,需要被严肃看待,所以经过几天深思熟虑,我决定要继续推动推特下市,」他写道,「今天晚上我会寄报价信给你。」信中写着:

我投资推特,是因为我相信它有潜力成为全球的自由言论平台,我认为言论自由是重要的社会责任,有助于民主顺利运作。

但是自从我投资推特之后,以目前情况而言,这家公司无法继续发展,也不可能达成这个社会责任。推特必须转为非上市公司。

因此我提议以每股54.20美元的价格,用现金收购推特全部股权,这个价格比起我开始投资推特前一天的股价多出了54%,比我正式对外宣布投资推特的前一天股价高出38%。这是我最好的出价,也是最后一次出价。如果不被接受,我需要重新考虑身为股东的立场。

推特拥有非常好的潜力。我会让它彻底发挥潜力。

当天晚上,马斯克参加了TED在当地餐厅为讲者举办的小型晚宴。他没有谈论推特的问题,反而问其他宾客,他们对于生命的意义有什么看法。格莱姆斯和他一起回到饭店之后,他开始玩《艾尔登法环》,让自己放松一下,这是他迷上的新电玩游戏,他把游戏下载到笔电里。

游戏玩家置身一个奇幻世界,里面有各种想要消灭你的奇异怪兽。游戏过程隐藏了大量隐密线索、意想不到的剧情转折,所以玩家必须非常专注,仔细留意各种细节,尤其要精心计算何时该出手攻击。「我玩了好几个小时,然后回了一些讯息和电子邮件,接着又继续玩了几个小时。」马斯克说。他在游戏里最危险的地区、遍地腥红的恶魔地狱「盖利德」(Caelid)停留了非常多时间。「他根本没有睡觉,」格莱姆斯说,「一直玩到早上五点半。」

游戏结束后没多久,他发了一则推文。「我出价了。」

自从他依彼得。提尔的要求,把油门踩到底,撞毁他的麦拉伦跑车之后,就再也没有做出代价如此高昂的冲动行为。

纳维德来访

当马斯克回到奥斯汀之后,他在女王大学认识的朋友、现居伦敦的纳维德。法鲁克来探望他。这两个不擅社交的科学宅,从三十多年前成了好兄弟,一起玩策略游戏、看科幻小说。法鲁克是少数能与马斯克交心的好友,他可以问马斯克私人的问题,讨论他的父亲和家庭,聊聊他三不五时出现的寂寞感。周六他们搭机前往博卡奇卡,一起巡视星际基地时,法鲁克问了马斯克许多朋友也问过、关于推特的问题:「你为什么要这么做?」

现在马斯克思考的已经不只是言论自由的议题。回答法鲁克的问题时他提到,他希望推特能够成为很棒的使用者生成内容平台,包含音乐、影片和故事。名人、专业记者和一般人都可以分享自己的创作,就如同他们在Substack 和微信平台做的事情一样,他们可以自行设定成付费订阅,赚取收入。

他们抵达星际基地时,马斯克走进星舰组装帐篷。和以往一样,看到有任何作业流程花费太长时间,他就会变得烦躁。周日复活节当天,他们回到奥斯汀,法鲁克趁机问了另一个困扰他许多朋友的问题。「那你的时间呢?你的精神怎么办?」他问,「特斯拉和SpaceX还需要你帮忙。整顿推特要花多久时间?」

「至少五年,」马斯克回答,「我会裁掉大部分人力。他们根本没有认真工作,甚至不进办公室。」

「你想要再一次经历这种痛苦吗?」法鲁克问他,「你为了特斯拉睡在工厂,为了SpaceX加倍投入。你真的想要再一次经历这些吗?」

马斯克沉默了很长一段时间。「没错,我真的愿意,」最后他开口说,「我不在乎。」

一个愿景

马斯克已经想好了可以解释他为何想收购推特的商业愿景。他相信到了2028年,他可以让推特的营收成长5倍,达到260亿美元,同时减少对广告的依赖,让广告的营收占比从原本的90%降至45%。新的营收来源包括用户订阅与资料授权。他也预期,鼓励用户付费将可创造新的收入,包括用户透过推特平台支付小额费用,阅读新闻文章与其他内容,微信就有推出类似功能。

「我们必须提供与微信相似的功能,」4月的某一天,马斯克与银行家结束电话会议后,这么对我说,「最重要的就是让创作内容的人能够在推特平台上收费。」线上支付系统还可提供另一个好处,那就是验证使用者身分。推特可以要求用户每月支付小额费用,取得信用卡资料,借此验证哪些用户是真有其人。如果成功了,将会对网路整体带来实质影响。推特可以成为身分验证平台,所有内容创作者,从大型媒体公司到个人,都可以透过新方法为他们创作的内容收取费用。

他也解释了为何他想要「打开光圈」,让大家可以在推特上畅所欲言,不再永久封锁用户,甚至包括那些传递偏激想法的帐号。在谈话性电台节目或是有线电视节目,都会参考包含进步派与保守派在内的不同资讯来源。他相信,推特有超过90%的内容审核人员是民主党进步派,这些内容审查员极力封锁「极右派」,有可能导致社群媒体「巴尔干化」(Balkanization)。「我们要避免让人们在社群媒体上分裂成各自的同温层,例如加入帕勒(Parler) 或是真相社交平台(Truth Social) ,」他说,「我们希望有个地方能让不同观点的人相互交流,这对人类文明来说是一件好事。」这的确是非常高尚的情怀,但后来他自己破坏了这个重要使命,因为他的发言和推文内容,促使许多主流进步派和主流媒体转向其他社群媒体。

后来我又问了法鲁克和其他朋友曾经问过的问题:这件事超级困难,又很耗费时间,而且充满争议,难道不会影响他在特斯拉和SpaceX的使命吗?「从认知层面来说,我认为不会像SpaceX或是特斯拉那样困难,」他说,「这和登陆火星不一样,也不会像改变地球产业基础、转向永续能源那样困难。」

但为什么?

马斯克很喜欢说,他成立SpaceX的目的是希望人类能成为多星球物种,提高人类意识的生存机率。特斯拉和太阳城的成立也是基于伟大的使命:引领全球建立永续能源的未来。创办Optimus和Neuralink的目的则是为了开发人机介面,保护人类不受邪恶的人工智慧伤害。

那么推特呢?「一开始我不认为它符合我最重要的几个主要使命,」4月时他对我说,「但后来我明白,它可以协助达成保存人类文明的使命,为人类争取更多时间,成为多星球物种。」怎么做?有部分与言论自由有关。「媒体存在愈来愈多群体迷思,你必须乖乖遵守规矩,如果你选择逆风,就会被排挤,你的意见就会被封锁。」他认为,民主要持续发展,很重要的一点是清除推特上的觉醒文化、根绝偏见,让人们清楚认知到这是一个可以容纳所有意见的开放空间。

但是我认为,马斯克想收购推特还有另外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可想而知。推特很好玩,就像是游乐园。你可以看到政治对立、知识角力、搞笑的迷因、重大公告、有价值的行销活动、难笑的双关语、没被过滤的各种意见。就如那句电影台词,「你们不觉得很有趣吗?」

至于第二个原因,我相信与个人的心理渴望有关。推特就是终极的游乐场。他小时候在游乐场被打、被霸凌,一直不具备在那个困难之地生存所需要的情绪控制能力。那些经验在他的内心深处留下伤痛,使他有时候会对很小的事有过度情绪化的反应,却也为他装备了能够面对世界、奋力迎战每一场战役的能力。每当他受伤、陷入绝境、被霸凌,不论是在网路世界或是面对面,都会把他带回到极度痛苦的地方,回到曾被父亲粗暴对待、被同学霸凌的地方。但是现在,他可以拥有这座游乐场。

* * *

1 2017年成立的内容创作平台,总部位于美国加州,创作者可以在平台上分享自己的作品,利用电子报与读者沟通,创作者可以将内容设定成付费订阅,赚取收入。

2 2018年成立的小众社群平台,主要用户族群多为右翼份子、保守派、阴谋论者。

3 前美国总统川普成立的社群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