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传记 > 《埃隆·马斯克传》 > 正文 46 一定要有疯狂的急迫感:2018年,破框思考,做到不可能

46 一定要有疯狂的急迫感:2018年,破框思考,做到不可能

一定要有疯狂的急迫感

2018年,破框思考,做到不可能

空头部队

2018年春季,内华达电池工厂的生产瓶颈获得解决之后,马斯克开始将注意力转向佛利蒙汽车组装工厂,这间工厂座落于矽谷边缘没落的工业区,隔着旧金山湾与帕罗奥图遥遥相望。4月初,特斯拉每周只能生产2,000辆Model 3。按照物理定律,马斯克似乎无法压榨生产线达到每周生产5,000辆汽车的魔术数字,可是他之前承诺华尔街,要在6月底前达成这个目标。

马斯克的第一步是告诉所有主管,想办法订购达成生产目标所需要的零组件与原物料。这些采购都需要先付钱,如果他们无法顺利组装出汽车,特斯拉的现金流就会出问题,陷入死亡螺旋。所以,最后的结果就是采取一连串疯狂的紧急应变行动,马斯克称之为「爆能」(surge)。

2018年初,特斯拉股价一直在历史高点附近徘徊,公司市值一举超越通用汽车,但是通用汽车在前一年销售了1,000万辆汽车、获利达120亿美元;特斯拉只卖了10万辆,而且亏损22亿美元。除了业绩与财报数字之外,外界对于马斯克提出的每周生产5,000辆汽车的承诺也抱持怀疑态度,这也导致特斯拉股票成了空头目标,只要股价下跌,这群人就能赚到钱。2018年,特斯拉成为史上最常被做空的股票。

这件事让马斯克非常愤怒。他相信,这些空头不只是对特斯拉没信心,更是邪恶:「他们就像水蛭一样榨取企业的钱财。」这些空头在市场上突袭特斯拉,公然对马斯克进行人身攻击。马斯克会滑手机浏览推特的最新推文,只要看到任何不实资讯就会开始生闷气。但看到正确讯息反而更糟。「他们透过公司内部的消息来源取得最新资料,或是利用无人机在工厂上空盘旋,即时传送数字,」他说,「他们自行组织了一支空头地面部队与空头空军,取得大量的内线消息,真的非常惊人。」

但这也是导致他们最终失败的原因。这些空头知道佛利蒙工厂两条生产线能够制造多少辆汽车,所以他们得出结论,特斯拉在2018年中之前不可能达到每周生产5,000辆汽车的目标。「我们认为那些谎言是为了拉抬特斯拉的股价,」其中一位放空者大卫。安宏(David Einhorn)说,「马斯克反复无常的行为,正好显示他自己也是这么想的。」最知名的空头大将吉姆。查诺斯(Jim Chanos)甚至公开宣称特斯拉股票基本上没什么价值。

差不多就在这个时候,马斯克下了相反赌注。他和特斯拉董事会谈定美国史上最大胆的奖酬方案:如果公司在产量、营收、股价上都达成超高目标,马斯克就有可能领到高达1,000亿美元或是更多的奖酬;反之,如果股价没有大幅上涨,董事会将不会支付马斯克一毛钱。多数人都怀疑马斯克能否达标。「马斯克必须让公司市值和营运达到难以想像的目标,才能得到奖酬,」安德鲁。罗斯。索尔金(Andrew Ross Sorkin)在《纽约时报》写道,「否则他就拿不到钱。」索尔金继续写说,马斯克若要领取最高金额的奖酬,「就要让特斯拉的市值成长到6,500亿美元。不过许多专家认为,这个市值目标实在太荒谬了,根本不可能达到。」

走去红灯区

在佛利蒙工厂中央有一间名为「木星」(Jupiter)的大会议室,马斯克把那里当作办公室、开会场地、逃离精神折磨的避难所,有时候甚至是睡觉的地方。会议室里设置了一整排萤幕,就像是股票看板一样不停地闪烁和更新,即时追踪工厂与每个工作站的产出数据。

马斯克发现要设计一座好的工厂,就和设计晶片一样。每个厂区的密度、动线和流程的设计都必须做对。所以他会特别盯着其中一个萤幕,上面会用绿灯或红灯显示生产线上每个工作站是否运作顺畅。每个工作站现场也会同步闪着红灯或绿灯,马斯克可以直接穿越工厂,走去发生问题的工作站。他的团队称之为「走去红灯区」(walk to the red)。

2018年4月第一周,马斯克宣布佛利蒙工厂进入「爆能」模式。当周星期一,马斯克用他像熊一样的招牌步伐,快步在工厂内四处穿梭,只要看到有红灯闪烁,就会直接走去查看。「出了什么问题?」某个零件不见了。「谁负责那个零件?叫他过来。」某一个感测器一直出错。「谁负责校准?找到能打开仪表板的人。我们可以调整设定吗?我们为什么一定得用那个该死的感测器?」

当天下午马斯克必须暂停巡视工厂,因为SpaceX正准备发射火箭,执行运送物资到国际太空站的重要任务。马斯克回到木星会议室,盯着其中一台萤幕观看火箭发射过程。但是即便如此,他的眼睛还是不时望向其他萤幕,查看特斯拉生产线的生产数字或是哪些生产流程卡住了。山姆。提勒叫了泰式料理外送,接下来马斯克又开始巡视工厂,寻找哪些地方闪着红灯。凌晨两点半,他和晚班工作人员一起站在轨道上的某辆汽车下方,查看螺栓安装过程。「为什么这里需要四个螺栓?是谁设定这个规格?可以只用两个吗?试试看。」

从2018年春季到夏初,马斯克一直在工厂四处巡视、当场做决定,就和他之前在内华达工厂一样。「伊隆进入疯狂状态,不断走过一个又一个工作站,」容克萨说。马斯克自己算过,顺利的日子,他巡视工厂时可以做出一百个决策。「大概有20%的决策会是错的,我们可以之后再调整,」他说,「但如果我不做决定,我们就玩完了。」

某天,马斯克相当器重的高阶主管拉尔斯。莫拉维(Lars Moravy)正在帕罗奥图的特斯拉高阶主管总部工作,与生产工厂只相距几公里。他突然接到欧米德。阿富夏打来的紧急电话,要他赶去工厂。他到了工厂之后,就看到马斯克正盘腿坐在用来移动生产线车体的高架输送机下方。马斯克看到指定的螺栓数量,又觉得无法理解。「为什么这里要用六个?」他指着螺栓问。

「这样发生碰撞时可以保持稳定。」莫拉维回答。

「不对,主要的碰撞力会通过这个直杆,」马斯克解释。他开始在脑中想像所有压力点位置,然后一口气说出每个压力点的耐受度。莫拉维立即将数据传给工程师,要他们重新设计与测试。

在另一个工作站,机器手臂会使用螺栓将部分装配完成的车身固定在滑轨上,进入最后的组装作业。马斯克觉得机器人栓紧螺栓的速度太慢。「我都可以做得比它快。」他说。他要工作人员去查看螺栓的程式设定,但是没有人知道要如何打开控制台。「好吧,」他说,「我就站在这里,一直等到我们找到人打开控制台为止。」最后,工作人员终于找到一位技师,知道如何开启机器手臂的控制台。马斯克发现,原先设定的速度只有最高速限的20%,而且根据原先设定,机器手臂必须先将螺栓反转两次,再向前旋转,将螺栓栓紧。「工厂的设定总是很白痴,」他说。他立即重写程式,删除反转设定,然后将速度设定在最高上限,但发现会导致螺纹磨损,所以他又把速度调降至最高速限的70%。效果非常好,安装螺栓将车身固定在滑轨上的作业时间,缩减到不到原本的一半。

汽车涂装作业中有一段流程是电泳涂装(electrocoat bath),会将车壳浸泡在槽中,车身外壳表面有许多毛细孔,可以将腔体的水排出,接下来这些毛细孔会被合成橡胶制成的丁基胶片(butyl patch)封住。「为什么要用这些?」马斯克问其中一位生产线经理,那名经理回答,这是汽车结构部门指定的。所以马斯克立即找到这位部门主管。「这些到底是干什么用的?」他问道,「整个生产线的速度都被拖累了。」主管回答,如果淹水时水位高于汽车底板,丁基胶片可以避免底板变得太潮湿。「这太扯了,」马斯克回答,「这种水灾十年才会发生一次。如果真的发生了,汽车地垫湿掉就算了。」他们决定拿掉胶片。

还有一个问题:安全感测器一旦被触发,整个生产线就会停摆。马斯克认为感测器太敏感,明明没有真的发生问题,感测器还是会被触发。马斯克针对其中几个感测器进行了简单测试,例如:假如一张纸掉落,是否会触发感测器,导致生产线停摆。结果让马斯克决定发动一场生产改革运动,移除特斯拉汽车和SpaceX火箭上的感测器。「除非是启动引擎或是基于安全理由必须关闭引擎、避免爆炸,所以必须安装感测器,否则就要拆除,」马斯克在寄给SpaceX工程师的电子邮件中写道,「从现在开始,如果有人在引擎上安装不必要的感测器(或是任何东西),就会被要求离开公司。」

某些主管表示反对。他们认为马斯克为了加快生产速度,降低了安全与品质标准。负责管控生产品质的资深主管因此离职。几位现任与前员工告诉CNBC,他们「被迫抄捷径,只为了达成高难度的Model 3生产目标。」他们还说,他们不得不用东拼西凑的方式解决问题,例如利用电气胶带修补破损的塑胶支架。根据《纽约时报》报导,员工觉得每天都有必须工作长达十小时的压力。「我们不断被问,『现在生产了多少辆汽车?』生产压力没完没了,」其中一位工作人员对《纽约时报》表示。这些抱怨确实存在几分真实:特斯拉的工伤率比其他同业高出30%。

过度自动化反而效率不彰

之前马斯克在内华达工厂要求工作人员加快生产速度时,他了解到某些任务,有时候甚至是非常简单的任务,人工的效率会比机器还要高。我们用双眼环顾房间四周,就能找到需要的工具,然后走去摆放工具的地方,用我们的食指和大拇指拿起工具,接着用眼睛找到需要使用工具的地方,用我们的手臂操作工具。很简单,对吧?但是对机器人来说,不论它的摄影机有多精密,这都不是简单的任务。在佛利蒙工厂,每条生产线有1,200台机器人装置,马斯克再次学到了之前在内华达得到的相同教训:无止境追求自动化会带来不少坏处。

到了生产线最后阶段,机器人手臂必须努力调整车窗周围的防水胶条,但是困难重重。某天马斯克站在动作笨拙的机器人前方,静静地观察了几分钟。然后尝试用自己的双手完成这个任务。这对人类来说很简单。于是他下达了和他之前在内华达工厂非常类似的指令:「72小时内拆除所有不必要的机器。」他大声宣布。

所有人绝望地开始拆除机器。他们为这些机器投入了庞大心力,可到头来一切变成了一场游戏。马斯克开始沿着输送线慢慢移动,手中挥舞着一罐橘色喷漆。「丢掉或保留?」他询问工程副总裁尼克。卡莱吉安(Nick Kalayjian)或是其他人。如果答案是丢弃,他就会在机器人身上喷上橘色的X,接着工作人员就会把机器人从生产线上移除。「没多久他就笑了出来,就像孩子一样,觉得很好玩。」卡莱吉恩说。

马斯克愿意为过度自动化负起责任,他甚至公开承认是自己的错误。「特斯拉过度自动化是个错误,」他在推特上写道,「准确来说,这是我的错。人类被低估了。」

历经去自动化以及其他改革计划之后,佛利蒙工厂的生产速度明显加快许多,到了2018年5月底,工厂每周可生产3,500辆Model 3房车。虽然令人印象深刻,但是仍然落后马斯克先前承诺在6月底前每周生产5,000辆车的目标。透过间谍和无人机刺探情报的空头确信,只有两条生产线的佛利蒙工厂不可能达成马斯克设定的目标。他们也知道,特斯拉至少一年内不可能兴建另一座工厂,也不可能取得建新工厂的核准。「空头以为他们得到正确资讯,」马斯克说,「他们在网路上得意洋洋地说,『哈,特斯拉完蛋了。』」

从军事史找灵感,变出新产线

马斯克很喜欢军事史,特别是关于战斗机研发的传奇故事。5月22日,马斯克在佛利蒙工厂提到了二次世界大战的一段故事。当时政府为了加速生产轰炸机,决定利用加州的航太公司停车场,建立生产线。他和杰罗姆。吉伦(Jerome Guillen)讨论这个想法,两人最终决定,他们也可以采取类似做法,不久之后吉伦会升任为特斯拉汽车部门总裁。

当初在规划佛利蒙厂区时,特斯拉特地保留了一个区域,称为「临时汽车维修厂」。原本是要让加油站在此搭建帐篷,协助更换轮胎或是消音器。不过政府并没有明文规定维修厂的最大范围。「马上取得核准,开始搭建大型帐篷,」马斯克对吉伦说,「之后我们再缴罚款。」

当天下午,特斯拉工作人员开始清除工厂后方停车场上的碎石瓦砾。他们没有时间整平大片水泥地,所以只整修了其中一块狭长形区域,然后搭建帐篷。马斯克手下的建厂高手罗尼。魏斯摩兰(Rodney Westmoreland)特地飞到现场负责指挥建厂计划,提勒安排了几台冰淇淋车,慰劳顶着烈阳工作的团队成员。两周内,他们搭建完成长约305公尺、宽约45.7公尺的帐篷厂房,足以架设临时生产线。每个工作站只看得到人,没有机器人。

但是有个问题,帐篷内没有输送带可以移动还未装配完成的汽车,只有用来输送零件的老旧系统,而且动力不足,无法移动车身。「所以我们让系统稍微倾斜,利用地心引力,系统就可以拥有足够动力,以适当的速度移动车身,」马斯克说。

6月16日刚过下午四点不久,也就是马斯克提出搭建临时帐篷的想法三周后,新生产线开始制造出Model 3房车。《纽约时报》记者尼尔。鲍德特(Neal Boudette)为了采访马斯克而造访佛利蒙工厂,他亲眼见证了停车场的帐篷从无到有的搭建过程。「如果是传统思维上不可能的任务,」马斯克对他说,「就需要用非传统的思考方式。」

在截止期限前庆生

2018年6月28日是马斯克47岁生日,再过两天就是他先前承诺每周产量达到5,000辆的最后期限。他几乎一整天都待在主工厂的涂装作业区。「为什么速度变慢?」每次只要生产速度变慢,他就会质问工作人员,然后走到出现生产瓶颈的地方,站在那里一直等到工程师解决问题为止。

安柏。赫德打电话祝他生日快乐。他接完电话之后手机不小心掉到地上、裂了,破坏了他的心情。下午两点过后,提勒要他休息一下,在会议室简单为他庆生。提勒买来的冰淇淋蛋糕上有一句用糖霜写的字:「假装享受人生第48年。」现场没有刀叉,大家直接用手吃蛋糕。

12小时后,刚过凌晨两点半不久,马斯克终于离开工厂生产线,回到会议室。但他在一小时后才真正入睡。他先是盯着其中一台萤幕,观看SpaceX在卡纳维尔角执行火箭发射任务。这次火箭载运了一台机器人助理与其他物资,运送给国际太空站的太空人,其中包括六十包超高咖啡因的「死亡愿望咖啡」(Death Wish Coffee)。这次发射任务非常完美,是SpaceX第十五次成功为NASA执行载货任务。

6月30日正是马斯克承诺每周生产5,000辆汽车目标的最后期限,当天是周六,早上马斯克在会议室的沙发上醒来,看着萤幕,他知道他们一定会成功。他在涂装线上工作了几小时,保护袖套也没脱就直接从工厂赶去搭乘他的私人飞机,及时赶到西班牙加泰隆尼亚某一座中古世纪村庄,担任金博尔婚礼的伴郎。

7月1日周日凌晨1点53分,一辆黑色的Model 3被缓缓移到工厂帐篷外,挡风玻璃上贴着一张纸,上面写着:「第五千辆」。马斯克在iPhone上看到照片后,立刻传讯息给所有特斯拉员工:「我们做到了!……我们想出了许多人认为不可能成功的新解方。帐篷内的气氛非常紧绷。但是无论如何,这做法的确有效。我觉得我们是一家真正的汽车公司了。」

马斯克的演算法

不论是在特斯拉或是SpaceX,只要召开生产会议,马斯克通常都会提到他的「演算法」(the algorithm),就像是念口号一样。这些主要是他在内华达和佛利蒙工厂进入「爆能」生产地狱期间学到的教训。他的高阶主管有时候会张嘴默念这些演算法,就好像跟着牧师吟诵礼拜一样。「我会像故障的唱片一样不断重复这些演算法,」马斯克说,「但我认为反复讲到让人觉得很烦的程度,确实很有用。」马斯克的演算法包含五大戒律:

一、质疑每一项要求。每一项要求都应该附上提出这项要求的人名。任何来自部门单位的要求,例如「法务部门」或是「安全部门」,你们都应该拒绝。你们必须知道提出这项要求的人是谁。不论这个人有多聪明,你们都要提出质疑。聪明的人提出的要求通常是最危险的,因为其他人多半不会去质疑他们。一定要提出质疑,即使是我提出的要求也一样。然后想办法把这些要求变聪明。

二、如果可以,删除任何零组件或流程。之后你可能需要重新把某些删掉的东西加回去。事实上,如果你后来没有重新加回去至少10%,就代表你一开始删得不够多。

三、简化与优化。完成第二步之后,才能开始这一步骤。常见的错误是去简化或优化本来就不应该存在的零组件或流程。

四、缩短周期。所有流程都应该要缩短时间,但前提是必须完成前三个步骤。在特斯拉工厂,我的错误是花太多时间加快流程,但后来发现许多流程根本应该要被删除。

五、自动化。这一点必须放在最后。我在内华达与佛利蒙工厂最大的错误,就是从一开始就想尽办法要把所有步骤自动化。我们应该要等到所有要求都被质疑过、不必要的零件与流程全都被删除、所有漏洞都被解决之后,再开始自动化。

「演算法」有时还会伴随着一些补充,例如:

所有技术主管都必须具备实务经验。例如:软体团队的主管至少要花20%的时间自己写程式。太阳能屋顶安装团队的主管必须花时间亲自在屋顶上安装太阳能板。否则他们会变成不会骑马的骑兵团长,或是不会用剑的将军。

同事情谊其实很危险。这会让人很难去挑战彼此的工作,大家都会觉得不要害到同事。必须避免这种情况发生。

犯错没有关系,但是不要犯错还过度自信。

绝对不要要求部属去做你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

如果有问题需要解决,不要只找主管讨论。要跳过这些主管,直接和他们底下的员工讨论。

找人时,一定要寻找具备正确态度的人。工作技能可以之后培养,但是要一个人改变态度,只有换脑手术做得到。

一定要有疯狂的急迫感,这是我们的营运原则。

受限于物理定律的规则才是真正需要遵守的规则。其他都只是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