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传记 > 《埃隆·马斯克传》 > 正文 20 特斯拉共同创办人:2003至2004年,打造全世界最有价值车厂

20 特斯拉共同创办人:2003至2004年,打造全世界最有价值车厂

特斯拉共同创办人

2003至2004年,打造全世界最有价值车厂

技术狂人史特劳贝尔

人称JB的杰佛瑞。布莱恩。史特劳贝尔(Jeffrey Brian Straubel)出生于威斯康辛州,是个吃玉米长大、整洁规矩的孩子,笑起来腮帮子鼓鼓的,就像花栗鼠。他爱车成痴,13岁时就曾经翻新一部高尔夫球车的马达,对电动车情有独钟。他也喜欢化学。高中时,在家做氧化氢的实验时,不但把家里的地下室炸了,他那天使般的脸孔也被划破,留下一道永久的疤痕。

史特劳贝尔在史丹佛大学攻读能源系统时,开始在一家电动车厂实习。这家公司的创办人哈洛德。罗森(Harold Rosen)出生于纽奥良,精力旺盛、爱恶作剧,曾为休斯公司(Hughes Aircraft)设计地球同步卫星Syncom,与弟弟班(Ben Rosen)试图制造用飞轮发电的油电混合车。

但史特劳贝尔设计的电动车更为简单。他把一部老旧的保时捷改装成全电动车,以传统的汽车铅酸蓄电池驱动,加速度快得惊人,但充饱一次电,大约只能跑50公里。

罗森的电动车厂倒闭后,史特劳贝尔搬到洛杉矶。2003年夏末的一个晚上,他做东道主,接待史丹佛太阳能车队的选手。六个大学生刚驾驶一辆由太阳能电池板驱动的电动车,从芝加哥开到洛杉矶,完成一场赛事,早已疲惫不堪,汗臭四溢。

结果一群人一直聊到快天亮,话题转向锂离子电池,也就是笔电使用的电池。锂电池可储存大量能量,而且能大量串联起来。史特劳贝尔问道:「如果我们把1,000颗或10,000颗电池串联起来呢?」他们计算出,一辆装了半公吨电池的轻型车,可能正好能够横越美国。黎明破晓时,他们拿了一些锂电池到后院,用锤子猛敲到爆炸,表示对未来的庆祝。史特劳贝尔信誓旦旦地说:「我们非做不可。」

不幸的是,没有任何投资人对电动车表示兴趣,直到他遇到伊隆。马斯克。

2003年10月,史特劳贝尔前往史丹佛大学参加一场研讨会。刚在一年前创办SpaceX的马斯克,应邀在会中演讲,鼓吹「在自由企业精神的带领下」,进行具有创业精神的太空活动。这样的理念激励了史特劳贝尔,会后他自告奋勇,表示可安排马斯克跟他的老板罗森见面。「罗森是太空产业的传奇人物,因此我邀请他们参观SpaceX 工厂。」马斯克说。

然而,事情进行得并不顺利。高龄77岁的罗森,自信且直截了当的指出SpaceX一些设计上的缺失。参观完之后,他们在附近的海鲜餐厅麦柯米克与史密克(McCormick and Schmick's)共进午餐。罗森提到他的最新想法,也就是利用无人机来提供网路服务。马斯克也立刻毫不客气的给予批评,表示罗森的想法未免太愚蠢了。「伊隆很快就建立自己的观点。」史特劳贝尔说。马斯克很怀念那次的斗智,「我聊得很过瘾,罗森和史特劳贝尔都是很有意思的人,即使罗森的点子很蠢。」

史特劳贝尔急着保持谈话的热度,于是把话题转移到用锂离子电池制造电动车的点子。他说:「我一直厚着脸皮四处找金主。」当史特劳贝尔解释电池已大有进展时,马斯克表示很惊讶。马斯克告诉他:「我正打算到史丹佛大学研究高密度能量储存方式。我不断思索什么能对这个世界带来最大的影响,其中能量储存和电动车在我心目中排行很前面。」他分析史特劳贝尔的计算之后,眼神为之一亮。「算我一个,」他说,并承诺投资10,000美元。

史特劳贝尔建议马斯克,去找汤姆。盖吉(Tom Gage)和艾伦。柯科尼(Alan Cocconi)。这两人共同创立一家名叫ACP(AC Propulsion)的小公司,也是以打造电动车为目标。他们已经制造出玻璃纤维车身的原型车,命名为tzero。 史特劳贝尔打电话要他们赶快安排让马斯克试乘,Google共同创办人布林也建议他们和马斯克谈一谈。

2004年1月,盖吉写了一封电子邮件给马斯克。他写道:「布林和史特劳贝尔都说,你也许会有兴趣试驾我们的tzero跑车。上周一,这部车和道奇毒蛇(Viper)在1英里赛道上比赛,五次冲刺赛中赢了四次。输的那一次,是因为我载了一位体重约140公斤的摄影师。如果我把车开过去,你有空看看吗?」

马斯克回复道:「当然,我真的很想看看这部车。但别以为这部车能击败我的麦拉伦。」

盖吉回信说:「麦拉伦,天啊,能见识这部名车,真是三生有幸。我可以在2月4日那天把车开过去。」

结果,马斯克被tzero迷住了。尽管那还是一部粗糙的原型车,没有门,也没有车顶。他告诉盖吉:「你得把它变成真正的产品,这部车真的可以改变世界。」但盖吉希望从比较便宜、方方正正、速度较慢的车做起。马斯克认为,这么做毫无意义。

第一代电动车的制造成本都很高,每部车至少要7万美元。「没有人会掏出那么多钱,买一部看起来像垃圾的东西,」马斯克说,让一家汽车公司起步的方法,是先打造高价汽车,再转向大众市场车款。他笑道:「盖吉和柯科尼比较像疯狂发明家,常识不是他们的强项。」

之后几个星期,马斯克一直催他们赶快打造一部酷炫跑车。他恳求道:「每个人都认为电动车很逊,但你们能证明事实并非如此。」但盖吉依然抗拒。马斯克问道:「好吧,如果你们不想把这部车商品化,我来做行吗?」

盖吉同意了,并提出了一个对电动车命运具有深远影响的建议。他告诉马斯克,矽谷有两个汽车狂,跟他志同道合,建议他跟那两人合作。于是,马斯克跟他们见了面。这两位汽车狂也曾鼓励ACP往高档跑车发展,同样遭到拒绝,于是决定创立自己的公司,并注册为特斯拉(Tesla Motors)。

颠覆世人对电动车的看法

2001年,身材颀长、脸庞削瘦,总是精力充沛的矽谷企业家马汀。艾伯哈德(Martin Eberhard),在被离婚官司搞得心力交瘁后,做了个决定:「就像每一个历经中年危机的人,我得买一部跑车给自己。」他曾创立一家公司,研发出全世界第一部电子阅读器「火箭电子书」(Rocket eBook),也就是Kindle的前身。他把这家公司卖掉,赚到一桶金,因此买得起好车。但他不想买燃油车。他说:「在我看来,气候变迁是真实的,而且我觉得我们不断在中东打仗,就是因为需要石油。」

他做事讲究条理,于是做了一张试算表,从原始燃料来源开始,计算不同类型车的能源效率。他比较了汽油、柴油、天然气、氢和不同来源的电力,「打从燃料从地底下挖出来开始,一直到为汽车提供动力,这个过程的每一步,我都精算过。」

他发现,即使是在燃煤发电的地方,电动车仍然对环境最友善。因此,他决定购买电动车。但加州刚取消了汽车公司必须提供一部分零排放车辆的规定,通用汽车也放弃生产EV1。他说:「我真的很震惊。」

当他知道盖吉和ACP 制造出tzero 原型车,并看过这部车之后,他告诉盖吉,如果他们能把铅酸电池,换成锂离子电池,他愿意投资15万美元。结果,在2003年9月,盖吉打造出一部可在3.6秒内,从零加速到时速约100公里的tzero原型车,且续航力将近480公里。

艾伯哈德试着说服盖吉和ACP的其他人,开始生产这部车,至少为他制造一部。但他们没这么做。艾伯哈德说:「他们都是聪明人,但我很快发现,他们其实无法真的把车子制造出来。因此,我决定自己创立一家汽车公司。」他和ACP达成协议,获得电动马达和传动系统的授权。

他找朋友马克。塔本宁(Marc Tarpenning)一起合作。塔本宁是软体工程师,也是火箭电子书的合伙人。他们拟定计划,先推出高端的敞篷双座跑车,再打造大众市场车款。艾伯哈德说:「我想打造一部时尚跑车,颠覆世人对电动车的看法,然后用这部车建立一个品牌。」

但这个品牌应该叫什么呢?有天,他在迪士尼乐园与人共度晚餐约会,一边魂不守舍、相当不浪漫地想着新公司的命名。由于这部车将采用所谓的感应马达,让他想到,也许可以用电动马达发明人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来为公司命名。隔天,他跟塔本宁一起喝咖啡时,问他意见如何。塔本宁立刻打开笔电上网,登记了这个公司名称。2003年7月,他们成立了公司。

关键人物到齐

艾伯哈德面临一个问题。他有想法,公司名称也决定了,但他没有资金。2004年3月,他接到盖吉打来的电话。他和盖吉先前曾达成协议,不会抢对方的金主。当马斯克表态不投资ACP时,盖吉为艾伯哈德牵了线。他说:「我和伊隆的合作破局,你该打电话跟他连络。」

艾伯哈德与塔本宁跟马斯克有一面之雅。2001年,他们曾去火星学会举办的会议听他演讲。艾伯哈德回忆道:「会后,我拦住他,像粉丝一样向他问好。」

他在写给马斯克的电子邮件里,提到当年去听他演讲的事,并希望跟他见个面。他写道:「我们想跟你谈谈我们的公司特斯拉,特别是如果你有投资的兴趣。我想,你驾驶过ACP的tzero。你已经知道高性能电动车是可开发的。我们能在电动车市场闯出一片天,希望你相信我们。」

当天晚上,马斯克就给他肯定的答复:「当然。」

那个星期,艾伯哈德从帕罗奥图南下洛杉矶,他的同事伊恩。莱特(Ian Wright)陪他前往SpaceX。马斯克在自己的办公隔间里跟他们谈,本来预计谈半小时,但马斯克一直问他们问题,偶尔大喊着要助理取消下一个会议。他们就这样畅谈了两个小时,分享彼此对强化版电动车的看法,也讨论传动系统、马达、商业计划等细节。会议最后,马斯克说,他会投资。艾伯哈德和莱特走到SpaceX大楼外面时,高兴得击掌祝贺。塔本宁在后续会议中也加入讨论,他们同意马斯克在第一轮筹资中,出资640万美元,并担任董事长。

让塔本宁印象深刻的是,马斯克把焦点放在这项任务的重要性,而不是商业潜力:「他显然已得出结论,为了打造永续的未来,我们必须使汽车电气化。」马斯克有几个要求。首先,他希望书面文件赶快签署完成,因为洁丝汀怀了双胞胎,预定在一周后剖腹产。他也要艾伯哈德连系史特劳贝尔。既然他已在史特劳贝尔和艾伯哈德身上投资,就认为他们应该合作。

史特劳贝尔没听过艾伯哈德,更不知道刚起步的特斯拉。他骑着脚踏车过来,离开时仍满腹狐疑。但马斯克打电话给他,要他赶紧加入。马斯克告诉他:「拜托,你一定得这么做。你们会是天作之合。」

于是,关键人物都到齐了,他们将打造出全世界最有价值、最具变革精神的车厂,由艾伯哈德担任执行长、塔本宁是总裁、史特劳贝尔是技术长、莱特是营运长,而马斯克是董事长和主要出资者。多年后,在没完没了的争执和缠讼之后,他们最后同意,五人并列特斯拉的共同创办人。

* * *

1 tzero: t指时间(time),zero是「0」,t0通常代表「起始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