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权掌控
2007至2008年,马斯克的供应链策略
艾伯哈德被迫下台
当艾伯哈德得知马斯克秘密前往英国后,邀请马斯克在帕罗奥图吃晚饭。他说:「现在就开始找人接替我吧。」尽管马斯克后来对他完全不留情面,但当天晚上,马斯克却是全力支持他:「你是这家公司的创办人,你所做的一切都非常重要,没有任何人能取代。」隔天,董事会开会时,艾伯哈德宣布打算辞职的消息,所有董事表示同意。
寻找继任人选的进展非常缓慢,主要原因是马斯克对所有人选都不满意。马斯克说:「特斯拉的问题太多了,根本找不到真正有能力的执行长。失火的房子很难找到买家。」到了2007年7月,还没有找到任何一位人选。就在这个时候,被征召来拯救特斯拉营运的格拉西亚斯和瓦特金斯,向马斯克报告他们的发现,马斯克的心情开始有了转变。
2007年8月初,马斯克召开董事会。他询问艾伯哈德:「根据你们最准确的预估,这辆车的成本会是多少?」当马斯克开始提出类似的质问时,通常不会有好结果。艾伯哈德无法说出精确的数字,所以马斯克确信艾伯哈德「说谎」。马斯克经常使用这个字眼,而且多半是随意乱用。「他对我说谎,他说成本不会有问题。」马斯克说。
当我引述马斯克的指控时,艾伯哈德回答说:「这是诽谤。我不会对任何人说谎。我为什么要那样做?最后我们一定能计算出真正的成本。」艾伯哈德因为气愤,不自觉提高说话音量,但是隐约听得出来他内心隐藏的痛苦与悲伤情绪。他无法理解,都已经过了十五年,为什么马斯克还是对他充满敌意,用这种方式毁谤他,「这是全球首富在打击一个永远比不上他的人。」他原先的合伙人塔本宁承认,他们严重错估定价,但是对于马斯克指控艾伯哈德说谎的说法,他提出了辩解:「这绝对不是故意的,我们只是根据手上得到的资讯计算定价。我们没有说谎。」
董事会会议结束后过了几天,艾伯哈德前往洛杉矶参加一场研讨会,途中接到马斯克打来的电话。马斯克告诉他,即刻起解除他的执行长职务。「感觉就像脑袋突然被砖头砸到一样,可是我根本没看到有砖头飞过来,」艾伯哈德说,他早该看到有砖头飞过来,虽然之前他曾建议寻找新的执行长人选,但是他没有想到,在还没有找到替代人选之前,他们就粗暴地拔除他的职务,「他们自行召开会议,根本没有通知我,然后全体投票,把我赶下台。」
他试图联系几位董事,但是没有人愿意接他的电话。马斯克说:「董事会一致同意艾伯哈德必须离开,包括他任命的董事代表。」不久之后,塔本宁也离开了。
后来,艾伯哈德架设了一个小型网站,名为《特斯拉创办人部落格》( The Tesla Founders Blog),借此发泄对马斯克的不满。他指控公司:「想尽办法铲除、摧毁任何一位内心或许仍在跳动的人。」董事会成员要求他修改文字,让语气缓和一些,但是他根本不甩他们,直到后来特斯拉律师威胁取消他的股票选择权,他才修改。某些人会触发马斯克脑中的恶魔性格,让他变得黑暗,变得冷酷、易怒。排名第一的,是他爸爸。奇怪的是,艾伯哈德并不是什么家喻户晓的大人物,结果竟然排名第二。马斯克说:「和艾伯哈德牵扯在一起,是我生涯中最大的错误。」
2008年夏季,马斯克开始砲火猛烈地攻击艾伯哈德,当时特斯拉的生产接二连三发生问题。随后艾伯哈德控告马斯克诽谤,他说「马斯克已开始着手重写历史」,两人的官司正式开打。对于马斯克指控他说谎这件事,艾伯哈德至今依旧耿耿于怀。「搞什么鬼?」他说,「塔本宁和我一起创办的公司,让他变成了全球首富。这样还不够吗?」
最后,双方好不容易在2009年达成和解,他们同意不再贬低对方,未来两人同样被称为特斯拉共同创办人,其他创办人还包括史特劳贝尔、塔本宁与莱特。此外,艾伯哈德得到了一台Roadster,之前公司就已承诺要送他。他们两人分别发表一份声明,说尽对方好话,但是他们压根就不相信那些说词。
虽然两人签了封口条款,但是每隔几个月,马斯克就会控制不住自己,三番两次口出恶言。2019年马斯克发了一则推文:「艾伯哈德不在了,特斯拉依旧活着。但是他一直邀功,傻瓜才会把功劳归于他。」隔年,马斯克又对外宣称:「他真的是我合作过最糟糕的人。」到了2021年底,马斯克再度开呛:「艾伯哈德描述的特斯拉创业故事明显是错的,我真希望我从来就不认识他。」
成为特斯拉执行长
马斯克并不懂得如何与一位执行长分享权力。但经历这次事件之后,马斯克并未学到教训,仍然抗拒由自己担任特斯拉执行长。十六年后,他任命自己担任五家主要公司的执行长,但在2007年时,他觉得应该要和其他所有执行长一样,将所有心力放在同一家公司,当时他选择了SpaceX。他指定特斯拉的投资人麦可。马尔克斯(Michael Marks)担任特斯拉代理执行长。
马尔克斯之前曾是伟创力(Flextronics)执行长,伟创力是一家电子专业制造服务公司,在马尔克斯领导下,获利创新高,一跃成为业界龙头。当时马尔克斯采取了垂直整合策略,在伟创力的生产流程中采行多步骤的端对端(end-to-end)控制方法。马斯克很认同这项策略。
一开始马斯克和马尔克斯相处非常融洽。马斯克虽然是全球首富,但他有个奇怪的习惯,就是喜欢到朋友家借宿,每次马斯克到矽谷,都会借住在马尔克斯家里。马尔克斯说:「我们会边喝酒边闲聊。」但后来,马尔克斯犯了一个大错:他以为自己可以主导公司的营运方向,而不只是实现马斯克的愿望。
两人第一次发生冲突,是马尔克斯认为马斯克设定的零件采购与支付时程完全不切实际。即使短时间内,这些零件不会被用来生产电动车,马斯克却仍坚持采购。马尔克斯上任后没多久在某次会议上问道:「为什么我们要采购这些材料?」一位主管回答:「因为伊隆一直坚持说,电动车要在1月出厂。」为了购买这些零件导致特斯拉现金吃紧,于是马尔克斯取消多数订单。
马尔克斯也无法接受马斯克严苛的待人方式。马尔克斯天生喜欢与人为善,面对同事永远都是彬彬有礼、态度恭敬,从管理员到高阶主管,他的态度都是一样的。「伊隆不太好相处,他对人的态度很差,」马尔克斯说,他对马斯克甚至没读过洁丝汀创作的大部分小说也觉得难以置信。这不只是对人好不好的问题,他的态度会让他无法发现问题到底出在哪,因为员工很害怕让马斯克知道坏消息。「我告诉他,员工不会告诉他实情,因为他们很怕他,」马尔克斯说,「他就是个恶霸,态度粗暴。」
此外,马尔克斯还要努力搞清楚马斯克的大脑回路,包括他难以改变的性格,以及他口中所说的亚斯伯格症候群,是否足以解释他的某些行为表现,或能否为这些行为表现找到合理借口。就某些方面来说,如果你管理的公司更看重企业使命,而不是个人感受,或许马斯克的性格会是优点?马尔克斯说:「他位在光谱的这一端,我想他是真的无法与其他人有情感连结。」
马斯克反驳说,如果走向另一个极端,就会削弱领导人的能力。他告诉马尔克斯,如果领导人想要成为所有人的朋友,就会过度在乎站在眼前这个人的情绪,无法考量企业整体的成功,这样反而会导致更多人受伤害。「马尔克斯不会开除任何人,」马斯克说,「我告诉他,如果事情没做好,也没关系,这样是无法让所有人都做好自己工作的。」
两人对于经营策略的看法也开始出现分歧。马尔克斯认为,特斯拉应该和经验丰富的车厂合作,解决Roadster的供应链问题。这与马斯克的基本直觉完全抵触。他一直很向往兴建超级工厂,想要将所有原物料送进这些超级工厂,然后产出电动车。
关于马尔克斯提议将特斯拉生产线委外的问题,两人一直争执不下。马斯克愈来愈火大,他天生就没有能力过滤自己的言词,说话时不懂得节制。他时常在会议上这么说:「这是我听过最愚蠢的事。」贾伯斯也常说这句话。盖兹和杰夫。贝佐斯(Jeff Bezos)也是一样。这种有话直说的管理风格会让员工紧张,甚至是反感。这样只会压抑,而不是鼓励员工说实话。但是,如果你想要建立一支贾伯斯口中所说的顶尖团队,不希望懒惰鬼或是脑袋不清的人加入,那么有话直说的领导方式确实很有效。
马尔克斯太有成就,也太骄傲,根本无法忍受马斯克的行为。「我的年纪比他还大,还掌管过一家市值达250亿美元的公司。他却把我当成小孩一样看待,但我不是小孩。」过没多久,马尔克斯离开了特斯拉。
马尔克斯承认,全面掌控生产流程确实有一定的好处,这一点马斯克的想法是对的。不过马尔克斯一直在思考另一个更复杂难解的关键问题,这问题与马斯克个人有关:他表现出的负面行为,能否与促使他成功的那股破釜沉舟的魄力分开来看?「我把他和贾伯斯归在同一类,有些人就是混蛋,但是他们又很有成就,我只能说,看起来两者是并存的。」我问他,马斯克的行为是否可以被原谅?「或许吧,如果这个世界为了达成这种成就必须付出某些代价,也就是得由某个真正的混蛋去达成这种成就,那么这个代价或许是值得的,」他停顿了一会,接着又说,「但是我不想那样做。」
马尔克斯离开之后,马斯克雇用了另一位他觉得作风更强势的执行长:泽艾夫。德罗里(Ze'ev Drori)。他曾是通过战斗测试的以色列伞兵部队军官,后来在半导体业成为相当成功的创业家。马斯克说:「他是唯一一位真正愿意担任特斯拉执行长的人,他什么都不怕,因为有太多事情要操心。」但是,德罗里对汽车制造一窍不通。几个月后,史特劳贝尔领导的资深高阶主管推派一位代表,向马斯克表示,他们无法继续为德罗里工作。其中一位董事伊拉。艾伦普里斯(Ira Ehrenpreis)甚至帮忙说服马斯克自己接任执行长职务。最后,马斯克告诉德罗里:「我必须双手握住方向盘,不能让我们两人一起开这台车。」德罗里很有风度地辞职下台。2008年10月,马斯克正式成为特斯拉执行长(一年内第四任执行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