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书库 > 浪的景观

浪的景观

作者:周嘉宁

再见日食

拓在丹佛机场的巴士站旁边看到一个年轻人靠在行李上看自己的小说。年轻人仿佛从暴雨的地域跋涉而来,湿掉的衣物和鞋子一样样摊开在旁边的栏杆上,他正舒适地待在被自己圈起来的庇护所,完全没有留意身边穿着牛仔衬衫的平凡中年人,更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自己游荡的地方正是这个人的内心世界。拓不由想,他读到哪里了。

书里的故事关于1995年一支高中棒球队从日本来到美国参加棒球比赛。当时拓已经搬到了美国,决定只用英语写作,放弃日语并不是为了摆脱具体的束缚,也说不上是对另外一种思维方式的确认。结果以练习的心情笨拙地写作,竟然获得了出乎想象的成功。他被认为在东方审美和西方价值观之间撑起一片虚拟的时代,守护着现实中原本不可能存活下来的美。在不知不觉中拥有越来越多年轻的读者,跟随着他,寻找通往不知何处的一个个出口。

拓最喜欢在读者见面会上朗读的段落是棒球少年们坐着巴士,沿东海岸一路去往纽约,经过一片水域,巴士像是行驶在海里,也像是银河铁道列车,有银白色的河滩,三角形的黑鸟,同行的朋友,以及即将到来的新大陆。然而他自己此刻正要去往的,却是彻底的新大陆的背面。

昨晚拓还在纽约参加文学节的开幕派对,他和几位同行喝了酒,他们中的好几个都在野心勃勃地写两卷本的大书,恨不得把时代吞吐干净。回到酒店以后他查收了出版社转发给他的电子邮件,其中一封的发件地址让他心脏狂跳。是停运多年的旧日机构,像是来自记忆之河对岸的挥手,那都是上世纪的事情了一一乌卡去世了。邮件在编辑那里耽误了两天,拓看到的时候已经是葬礼的前一天。

拓立刻调整了后面所有的行程,取消了朗读会,买了第二天的机票。他有些庆幸自己在纽约,至少是在美国大陆,而不是游荡在世界上的其他角落,不用怀着过分巨大的决心赶往佩奥尼亚。不是说他没有这种决心,而是出于恰恰相反的理由,他畏惧的正是伴随决心而来的汹涌情感。

但是从纽约到丹佛的飞机晚了四个小时,等他到达丹佛的时候,已经错过了当天仅剩的一班去往佩奥尼亚的飞机。命运像是要给他一些提示,或者一个缓冲地带。然而即便不可能赶上葬礼,他也无心在丹佛过夜,决定连夜换坐大巴继续前往佩奥尼亚。车厢出人意料的拥挤,都是要在霍克斯下车的学生。他们像潮水一样离开以后,司机关闭了音乐,留下长长一段漆黑的旅程,直到巴士钻出树林,斜前方出现一片冷冷的湖。正是小说里的棒球少年们所经历的那种夜晚。他想要休息一会儿,但是心里涌动着复杂的思绪和期待,无论如何也合不上眼睛。他忍不住想象葬礼的情景,浮现在脑海里的却是1995年春天,他和新朋友们挤在面包车里,司机一路放着杜兰杜兰乐队的音乐。佩奥尼亚的本地居民在社区公园里搭好了大棚,大部分是教会的老人,他们陆陆续续过来,准备好食物和酒,欢迎年轻艺术家们一年一度的光顾。刚刚下过雨,拓穿着郑重其事的衣服在泥泞的草地里小心走动,害羞极了,尽量不和任何人讲话,坐在大棚里,低头吃着装在塑料盘子里的炖肉和蔬菜。长凳的另外一头坐着一位极其瘦小的女士,上了年纪,裹着颜色明亮的披肩,深色皮肤,一头发光的黑发像一朵镶着金边的乌云。她礼貌地挪过来,问候说:“东京发生的事情太可怕了。”

“唉?”拓愣了一会儿才明白她指的是一个月前的毒气事件。

“你们年轻人以后的处境会越来越糟。”

“啊。不不。”拓不好意思地连连摆手,不想被当成年轻人的代表。

现在回想起来,当时的他并没有觉得世界正在变糟,完全没有这样的感受。他心中怀着的苦闷也普普通通,是身处任何一个时代的青年所共有的东西。而这桩事件在他心中激起的不是怨恨和失望,只有剧烈的迷惘、不安和祈盼,以及一部分无法描述的恐惧。来美国前的两个月,他无心做任何事情,一边办理手续,一边处理租借的房子,每天都在关注调查进程。电视新闻里有一位被害者接受采访时说:“因为不理解他们的行为,所以也无法产生仇恨的情绪。”——他震惊地意识到这是一种普遍的想法,人们不理解为什么年轻人投身邪恶的组织。拓却能清晰地感受到那里也有一种初始的温暖光芒,他们追求的明明是清洁的世界,结果却被庞大的恶所污染。恶是什么?是世间的东西,是精神的产物,是体制,还是付诸人类身上的实践?二十岁出头的拓完全不明白,只凭着本能躲开,连一口浑浊的空气都不想呼吸。

 1/62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