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书库 > 浪的景观(54)

浪的景观(54)

作者:周嘉宁

“你从没说过。”

“对方是一年多以前在ICQ英语聊天室里认识的女孩,英语非常好,我起初以为她也是大学生。很长一段时间以后才知道她在武汉念高三。她总在聊天室里待着是因为她不用参加高考,过完暑假就要去美国念书。我想她以为我是男孩,我总是给人这样的印象。”

“嗯。”

“我们开始网恋,而且约好在暑假见面。见面的事情我们计划了很久。”

“你们的计划是什么?”

“我去武汉找她,然后我们一起去附近的山里玩几天。是那种没有手机信号的山里。”

“浪漫。”

“是啊,浪漫。”

“她后来知道你是女孩吗?”

“我们从来没有确切地说起过这件事情,而且我们只在聊天室和MSN交谈,单纯的文字的交谈。但我想她是知道的,因为后来她消失了。在我们约定见面的前两天,她再也没有回复过消息,也没有出现在聊天室。我还是去了武汉,又像说好的那样去了她学校附近的肯德基,在那里等了三天,用各种方式试图联络她。后来她的手机终于接通了,接电话的是她妈妈,她妈妈让我不要再骚扰她。”

“太过分了。”

“我也能理解。因为我是陌生人,而且因为我是女孩。我的生活困难重重。”

“这不会是女孩自己的意愿,她肯定被家里人阻隔。”

“我也是这样想的。”

“后来你们见面了吗?”

“没有,那已经是去年夏天的事情啦。现在她肯定已经在美国了。”

“那她已经自由了。”

“我从来没有和别人说过这件事情,昨天我想告诉王鹿,但我也没能在那个时候告诉她,她有自己的事情要思考,我想以后我也不会再说。”

“你最喜欢她什么?”

“你说的是谁?王鹿?”

“不不。那个女孩。”

“美丽的大脑和敏感的心。以前我以为那是独一无二的,但现在我认识了更多朋友,你和王鹿也都是这样的人。”小皮这么说,我捏了捏她的手指。后来陈浩来找我们,手里拿着撕下来的海报和树林里捡的松果。我们都坐上最后一班返程大巴,发车前我四处寻找夏威夷衬衫男孩,我想问问他在论坛的ID,但是他不见踪影。我有些遗憾,却很快忘记了他,和朋友们回到了指挥部。王鹿和京已经从医院回来了。王鹿像是几天几夜没有睡觉,枕着书包,轻轻打呼。而小鸟依偎在她头发做成的窝里,偶尔轻轻抖动一下翅膀。

派对过后的相关讨论在论坛里持续了很长时间,大家反复回忆和调侃那一天的种种细节,总有新的瞬间成为更高光的时刻。我也不可避免地和其他人一样,想要不断延续集体幻觉,甚至还写了一篇文章发表在《音像世界》杂志上,后来却再也没有敢重读,我想那是因为被反复揣摩的快乐,最终却结晶为近乎哀伤的记忆。网站的注册人数也在那段时间里激增,连续好几天的在线人数都维持在一万以上。小皮说那是一个技术性错误造成的,并非同时在线人数,而是当天在线人数的总和。但原先的免费论坛空间无论如何也已经捉襟见肘,小皮在线上发起一场募捐,没想到得到踊跃回应,我们几个也都或多或少地凑了钱,小皮用这笔钱租用了独立服务器,并且趁此机会升级了论坛。自此论坛被分隔成几个板块,不再只是简陋的聊天室。但实际上我们习惯了混乱,并没有人仔细遵循板块划分的规则。

我们节目的收听率在此之后攀升至小小高峰,自十月开始改为直播。我和王鹿原本想在第一期直播中请指挥部的各位一起来节目里做嘉宾,但是京在九月底便来到指挥部和我们道别。他终于谈成一笔大生意,要去深圳,从那里倒卖一批电子产品去莫斯科,等赚到钱以后他要去东南亚的海边生活,泡妞和冲浪——“应该是再也不会回来了。”他是这样说的。但陈浩和我们其他人打赌,下了很大的赌注。陈浩说京会在冬天到来前回来,他绝对无法再在莫斯科熬过一个冬天。

京离开之后不久,王鹿也下定决心从指挥部里搬了出来。当时小皮家里空出一间出租房,原本租给饭店的女工当宿舍,那间饭店倒闭以后便空着。房子在杨浦大桥脚下的新村里,有卫生间,煤气灶在公共过道里,租金非常合适,而且被之前居住的女孩们维护得干净整洁。王鹿搬家那天,我们其他人也都去帮忙,除尘,粉刷阳台,更换灯泡。阳台外面有一大片树木,大风刮过,便发出巨大的声响。我们劳动至深夜,坐出租车去了通宵营业的大型超市。超市里除了我们没有其他夜游的人,明亮到几乎产生回声。我们推着购物车,穿梭在庞大整齐的货架之间,随意浪费时间,反复挑选便宜坚固的物品。我也不知道这样说是否确切,但我想京的离开让我们每个人都对原有的一些想法产生了动摇,想要去终结或者开始一些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