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传记 > 二十世纪军政巨人:赫鲁晓夫传

二十世纪军政巨人:赫鲁晓夫传

作者:(苏)罗·亚·麦德维杰夫

二十世纪军政巨人:赫鲁晓夫传

(苏)罗·亚·麦德维杰夫

第1章译序

从一名文化不高的普通工人到独当一面的地方领导;从斯大林的赏识者到斯大林的清算者;从权力斗争的赢家到权力斗争的失败者;从一言九鼎叱咤风云的超级大国领袖到起居受到监控直至郁郁而终,赫鲁晓夫一生大起也大落。

从1953年斯大林魂归西天直至于1964年从权力峰巅跌落,赫鲁晓夫领导苏联共产党11年,并担任多年的苏联政府首脑,其执政期间,批判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平反冤假错案;开垦荒地发展农业;缓和与西方国家的紧张关系,同外国首脑进行广泛的交往;但是他所策划的诸多改革匆忙草率,操之过急,不仅未能如愿以偿,反而使机构不是减少而是叠床架屋,使老百姓的积极性不是上升而是挫伤。

赫鲁晓夫身上揉和着太多的优点与缺点,矛盾和冲突。他做了不少好事,也办了不少错事;他生性好动,足迹遍及国内各地;他坦率直言、在联和国大会上狂呼乱叫;他急不可耐,不满官僚行动的拖沓:他我行我素,与群众的距离由近到远……于是他死后并未能盖棺定论,人们对他的评价各执一辞,就宛如他墓前那尊一半黑一半白的雕像。

本书作者是前苏联著名的历史学家与“持不同政见者”,他力图用一种客观的态度评述赫氏的功过是非。应当说,作者的持论还是相当公允的。加之其流畅的文笔、独到的分析更使本书好读而又能给人以无穷的回味。

第2章序言

自从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赫鲁晓夫被迫退休赋闲以来,多年时光荏苒而去,在苏联国外有关他的评说和论著为数甚多,但迄今在苏联国内公开发表的言论中对他却几乎只字不提。然而,正如在国外一样,他在苏联国内依然被人怀念。原因并不复杂,在20世纪他无疑是一位声名最为显耀又富有争议的政治人物之一。

作为撰写个人传记的对象,赫鲁晓夫是一位众说纷纭的热门人物。这不仅仅是因为他在长达11年时间里,领导了苏联共产党,并且起先在事实上、后来又名副其实地担任了我国政府的首脑;也不仅是因为他集中执掌了世界上两大超级大国之一的几乎无限的大权,他时常责无旁贷地必须作出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命运的许多决定,而且他的生平和品格也需要后人予以审查和评价,因为他是一位杰出的国务活动家和政治家,他那叱咤风云的生涯在苏联历史乃至整个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上,都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赫鲁晓夫与他同一时代的几乎所有的著名政治人物都经常会晤,譬如铁托、艾森豪威尔、肯尼迪、毛泽东、戴高乐、卡斯特罗、丘吉尔、艾登、尼赫鲁、胡志明、苏加诺、纳赛尔、恩克鲁玛、阿登纳和陶里亚蒂。在这些大人物面前,赫鲁晓夫镇静自如,每当出现利益纷争或观点分歧之时,他总是毫不退缩而敢于应战。倘若说在公开的政治争端中他并不总是能以胜利者的姿态出现,那么至少可以说,他一般是可以同对手打成平局的。

在处理与国内政治同事的关系上,他在长时间内同样是应付自如的。他在斯大林死后上台。斯大林根本不想为自己身后的接班人问题操心费神,他显然以为自己会长命百岁。他甚至对自己最亲密的同事也睨而视之。结果在他撒手尘寰之际便出现了一场尖锐的权力之争。在这场斗争中,赫鲁晓夫最终取胜,脱颖而出,表明他自己不但敢于同贝利亚这样可怕的对手进行较量,而且还能够把莫洛托夫、马林科夫、卡冈诺维奇和伏罗希洛夫这一班似乎在政治上比他更为精明的权力角逐对手一齐赶下了台。

与其说赫鲁晓夫是一个改变了对斯大林信仰的人,倒不如说是他的对手。在苏联历史上,赫鲁晓夫的统治时代有着独到的个性;在其风格和情调上,这个时代与斯大林专制的黑暗岁月和赫鲁晓夫离开政治舞台后的“稳定”时代都迥然不同。然而他本人肯定没有把改变他前任所建立的那种政治体制当成自己的任务,相反,为了巩固他自己的权力以及推行某些政治和经济上的改革,他还充分利用了这种体制的独裁主义结构。尽管这样,他在实质上还是修改了这个体制,不但摧垮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而且也扫除了有关党及其领导人一贯正确的神话。他那种坚持不懈的努力业已证实,有了下层的支持,就可以自上层入手变革苏联的社会。假如说他实行的许多改革不是短命便是失败,那么探究其原因主要还在于这位改革家匆忙草率和操之过急的特点,用人人皆知的苏联官方用语来说,就是他的“唯意志论”和“主观主义”。

 1/108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