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传记 > 《二十世纪军政巨人:赫鲁晓夫传》 > 正文 第七部分 执政的最后一年(1964) 第22章 外交活动和国内情况

第22章 外交活动和国内情况

尽管年龄已大,赫鲁晓夫却依然精力旺盛。从1964年1月到10月,他精神抖擞地处理了一系列国内公务,同时还出国访问;如此大的工作量,对于一个年轻人也是够重的。

1月初,菲德尔·卡斯特罗再次抵达苏联进行访问。赫鲁晓夫和去年一样热烈地表示欢迎,并且专门为他安排了一次冬季狩猎。两位领导人又共同签署了一份关于古巴向苏联定期出口蔗糖的协定,这对古巴来说极为重要;之后他们离开莫斯科前往加里宁、基辅以及乌克兰其它城市进行访问。在基辅期间,赫鲁晓夫还会见了法国财政部长瓦莱里·吉斯卡尔·德斯坦。

3月下旬,赫鲁晓夫又奔赴匈牙利,那里正在庆祝全国解放纪念日。他参观了几家工厂,又在米什科尔茨市几所高等院校同大学师生举行座谈,而后又到苏军驻匈部队视察。回到莫斯科之后,他出席了为阿尔及利亚总统本·贝拉举行的招待会。一两天后,这位苏联总理又陪同本·贝拉前往克里米亚参观疗养院和国营农场。

5月6日,赫鲁晓夫在雅尔塔登上“亚美尼亚”号轮船,此行目的地是埃及的亚历山大,三天后船抵该市。这次国事访问是为了给阿斯旺水坝第一期工程竣工仪式剪彩。这一工程是依照苏联设计加以建造的,使用了苏联的设备,并由苏联提供资金援助。埃及总统加麦尔·阿卜杜勒·纳赛尔亲自到亚历山大港迎接赫鲁晓夫,并在该市通往开罗的沿途为赫鲁晓夫安排了盛大的夹道欢迎仪式。刚到埃及首都,来不及稍事休整,赫鲁晓夫就到人民议会发表了演说,参观了国家博物馆和伊斯兰艺术博物馆,接着又驱车前往吉萨去观赏金字塔并参加埃及青年节的庆祝活动。到埃及的几天之后,他和纳寒尔又南下来到阿斯旺,当时赶来庆贺的还有阿尔及利亚总统本·贝拉和伊拉克总统阿卜杜勒·萨拉姆·穆罕默德·阿里夫。埃及和苏联领导人一起按下了引爆电钮,一声轰响,原来用以暂时将尼罗河与新河道隔离开来的巨型阻水墩随之消失。阿斯旺水电站第一阶段工程就此竣工开始投入使用。

返回开罗之后,赫鲁晓夫和纳赛尔又深入探讨了两国双边援助与合作问题。为表彰这位苏联领导人对埃苏关系所做的贡献,赫鲁晓夫又被授予埃及的最高荣誉奖章——尼罗河锁链形项颈勋章。按照有来有往的外交礼仪,苏联必须向纳赛尔授予一枚同等的荣誉勋章作为答谢。这件事可有点麻烦。

当初,埃塞俄比亚的海尔·塞拉西皇帝在访苏时曾把本国最高荣誉勋章授予赫鲁晓夫;在此之后,这位苏联领袖便提出设立一种专门的苏联勋章,不但能够授予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人,也可以授予其他国家的首脑人物。不言而喻,无论是列宁勋章还是劳动红旗勋章,授予埃塞俄比亚皇帝这样的人物,都显得有点牛头不对马嘴。最后,还是授予塞拉西皇帝一枚军事红旗勋章,因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他毕竟是和同盟国站在一起反对轴心国的。但是从那时以来,这个设立新荣誉勋章的问题仍然悬而未决。赫鲁晓夫同苏联驻埃及大使进行磋商,大使断言纳赛尔应当得到苏联最高荣誉勋章。于是,一封密电立即打往莫斯科,赫鲁晓夫在电报中要求授予纳赛尔苏联英雄称号,而且埃及副总统阿密尔元帅也应获得同样的殊荣。尽管党中央主席团对此大有啧议,最后还是颁布了必要的法令,并且火速将勋章送往开罗。

这两次授勋真是有点不伦不类。在国际外交界看来,这种活动内含污辱之意,因为这两位埃及获勋者当年都曾支持纳粹反对苏联的盟国英国;不仅如此,而且在埃及,共产党还被迫处于地下活动状态,许多共产党人银挡入狱,遭到严型拷打。莫斯科上下对赫鲁晓夫这种不分清白的慷慨颇有微词。

5月底,赫鲁晓夫返回苏联。6月初,他前往列宁格勒参观视察在此期间,南斯拉夫的铁托总统飞抵此城同他举行了短暂的会晤。6月初,赫鲁晓夫开始了为时3周的斯堪的纳维亚之行,随同前往的还有他的家眷。这次访问已经延期了好几年,因为苏联同瑞典、丹麦和挪威的关系现状还难以证明出访这些国家有多少必要,而且即便能够成行,也肯定不会像这次这么旷日持久。尽管如此,赫鲁晓夫对自己沿途的所见所闻依然兴致很高,并且十分留意这些斯堪的纳维亚人使用化肥的方式。

七八月份国内公务繁多。赫鲁晓夫及其大队随从人员于7月5日从斯堪的纳维亚回国。两周后,他又动身前往华沙出席波兰人民共和国建国20周年庆典。8月1日,根据苏联各地农作物将要普遍丰收的预测,赫鲁晓夫又外出参观了国内几个国营农场和集体农庄,并且视察了处女地的垦荒区,当地农民正在准备开镰收割。这一次他又卷入了有关休耕地优越性的激烈交锋之中,其中一场争论最后导致赫鲁晓夫极其武断地撤掉了哈萨克绍尔丹吉谷物研究所所长巴拉耶夫的职务。两年前,巴拉耶夫的观点曾使赫鲁晓夫大为恼怒。然而这一次,这位苏联领导人的权威地位却受到了挑战。当他离开之后,处女地垦区的区委书记弗·斯·科洛米耶茨随即召开了一次区党委会议,将赫鲁晓夫的行动告知所有与会者。与会者当中有一位国营农场场长公开站出来为巴拉耶夫及其主张的耕作方法大加辩护。大多数与会者也都附和他,拒绝了赫鲁晓夫关于修改这种耕作方法的倡议,而且还宣称赫鲁晓夫显然是偏听偏信了。这或许是唯一一桩这类事件,但却清楚地表明赫鲁晓夫的声望和权势正在呈下滑趋势,大不如从前了。

8月18日,赫鲁晓夫返回莫斯科。此后大约一周的时间里,他还先后接待了4位到克里姆林宫作客的重要来宾:英国外交大臣理·奥·巴特勒、联合国秘书长吴丹、美国银行家纳尔逊·洛克菲勒和加拿大报业巨子罗伊·汤普森。8月27日,他又前往捷克斯洛伐克,出席纪念斯洛伐克武装起义20周年的庆祝活动。东道主正是当时斯洛伐克共产党中央第一书记杜布切克。

赫鲁晓夫执政以来心头的大事一直是农村问题。9月初,他刚从捷克斯洛伐克回来,马上就提出了一个新的方案,他确信此举能够彻底改革畜牧业和耕作方式。计划的中心内容是要在全国各地建立一系列专业化领导管理机构,用以分别指导诸如养猪育牛,家禽饲养,甜菜、玉米及棉花种植等农业具体分支部门的工作。但与以往推出的方案相比,这次新方案刚一推出便遭到了中央主席团和各地州委书记的强烈反对,他们认为此举既没有必要也不明智,因为事实上绝大多数国营农场和集体农庄的发展水平还很落后,还达不到专业化生产的水平。然而赫鲁晓夫还是不顾大家反对,决心一意孤行。他提出了一份详尽的建议书,对自己的决定广加论证,并把它发至各地州委及各加盟共和国党中央委员会。他还计划于11月份在莫斯科安排一次中央特别全会以专门讨论这一问题。不过,这个全会永远也不能举行了,这是他万万没有料到的。

另一项已经筹备完毕但始终未能实现的计划是出访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尽管民主德国领导人瓦尔特·乌布利希一直全力加以阻止,赫鲁晓夫还是提议要在苏联与联邦德国相互关系上做出一些实质性的变化。但是由于他本人无法控制的种种因素,访问终未成行,变化亦未出现。

尽管如此,苏联同其他国家的融洽关系却有所发展。9月下旬,赫鲁晓夫先后会见了印度总统拉达克里希南、埃及总理阿里·萨布里和印度尼西亚总统苏加诺。他还挤出时间接见了一批日本国会议员,法国第戎市长卡农·基尔以及不少国家的大使和记者。另外,在一次旨在增进苏印友好的集会上以及在莫斯科举办的世界青年论坛大会上,他都发表了演讲。直到10月2日,在与苏加诺总统第二轮会谈结束后,赫鲁晓夫才飞往南方,他计划在黑海之滨的皮松达海角别墅休假一个月。

当时米高场也在那里。他和赫鲁晓夫一起会见了访问苏联的东西方国务活动家,并举行了会谈。他们还一道焦急地倾听了有关10月12日发射宇宙飞船的广播报道,船上载有三名宇航员。赫鲁晓夫一直与飞行指挥中心保持着联系,当飞船成功地环绕地球飞行三圈的消息传来之后,他又和米高扬用无线电话与宇航员们通了话,并祝贺他们的成功。

赫鲁晓夫在海角别墅里优哉游哉,沉浸在苏联太空飞行又一次成功的兴奋之中,根本没有意识到此刻在遥远的莫斯科,一场推翻他的阴谋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