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传记 > 二十世纪军政巨人:蒙哥马利传(53)

二十世纪军政巨人:蒙哥马利传(53)

作者:冯云峰

第六章向的黎波里前进

“迅速推进是获胜的关键……战争中的有些事情必须靠机遇,碰运气,因为战争就其本性而言是一种冒险事业,是一种困难重重的事业。”

—沃尔夫将军

隆美尔已经输掉了非洲的这场战争,他自己也明白这一点;但蒙哥马利却没有表明他已经意识到打赢了这场战争。隆美尔现在已经正确地估量出蒙哥马利的为人,用他的话来说,蒙哥马利是一个“完全不懂得大胆处理问题”的人。隆美尔当时处于十分危险的形势之下,对他来说,摸清英国第8集团军在这样一个人的指挥下只会小心翼翼地向前推进,无疑具有巨大的价值。隆美尔的这个看法不仅已被事实证明是完全正确的,而且也为蒙哥马利本人《从阿赖曼到桑格罗河》一书中所陈述的原则所证实。蒙哥马利写道:“我并不认为隆美尔所遭受的失败可以担保他不会再次入侵埃及。自我们从阿赖曼开始追击时起,我就十分重视这个问题。我打算在一系列选定区域驻守一支部队来保持本集团军的战略力量对比,以保证在任何局部失败或遭到突然袭击的情况下都不会让敌人占据重大优势。”蒙哥马利的下一步行动就是根据上述原则计划的,他完全忽视了一句十分有用的格言:不应当让客观情况去适应计划,而应当使计划适应客观情况。

概括地说,蒙哥马利的当前意图是:一、夺取欧盖莱隘道并用大量部队来防守它,作为他的西进部队的一个长期歇脚点;二、将第10军(现由霍罗克斯指挥,拉姆斯登已被解职)部署在阿克达山东南面的特米米附近,他认为这样就能挡住敌人向图卜鲁格的任何猛冲,并且还能威胁从旁边通过的敌军翼侧。1941年或1942年,采取这样的方针是十分正确的,但现在就不正确了。意志坚定应当有个限度,超过了这个限度,就变成了执拗了,蒙哥马利的弱点就在于他的见解总是固定的。因此,这里有必要回顾一下蒙哥马利8月11日夜里飞往开罗接受任务时,对于北非所作的考虑以及他对于北非的地形所作的概括。他的概括是这样的:“我的计划中包括四个主要目标:通往的黎波里的沿海公路,沿岸各港口,图卜鲁格到班加西之间的山地以及欧盖莱阵地。”现在,他已经夺得了头两个目标。至于第三个目标,他的看法是:“如果加以固守,并由训练有素的部队由此向南突进,此点是很有价值的,使敌人不能越过。”在12月,他就要通过夺取第三个和第四个主要目标来证明他在8月间的考虑是正确的了。但是,当他做计划的时候,他还不知道战役将怎样发展;他只能猜测和估计,因而他的计划也必然带有临时性质。现在他面临的是实际的形势和一个被击溃的非洲军团。因此,在叙述蒙哥马利占领班加西突出部后所进行的一系列战斗行动(这些战斗行动只是在占领突尼斯群山以后才结束)以前,有必要问一下他是否准确地估计了形势,他的“战斗方案”是否正确。

根据隆美尔的《书信文件集》以及其他一些战后出版物,可以清楚地看出隆美尔当时已经感到形势绝望,尽管他已奇迹般地把溃散地部队集合起来了。要是他能够自由行动的话,他会立即从欧盖莱向西撤退并在“加贝斯隘口”建立一个坚强的防御阵地。该地离突尼斯边境和另一支德军只有120英里。这里,车辆只能在大海与杰里德盐沼(一块不能通行的湖沼地)之间的宽仅12英里的地带行进。适当的时候将在这里进行阿卡里特战役。

但是隆美尔的双手是不自由的,已被好几个夹子夹住。首先,期望希特勒同意退却简直痴心妄想。此外,隆美尔还受到意大利人的两种限制。意军最高统帅部驻非洲代表团已于8月间建立,在隆美尔与意大利最高统帅(隆美尔直接对他负责)之间负责联络。而在11月间,又成立了一个更加起阻碍作用的机构,即巴斯蒂柯元帅所领导的名叫“超利比亚”的司令部。和战役初期的情况一样,隆美尔现在成了巴斯蒂柯的部属。因此,他被迫采取一种双重行动方针。虽然他完全明白,这样做他可能在南面遭到翼侧包围,而他的兵力武器又不足以顶住猛烈的正面冲击,但他还是着手把布雷加港/欧盖莱的阻击线构筑得尽可能坚固;同时努力以直言不讳的方式与他的上司谈判撤退。

在谈判方面,他不可能获得成功。墨索里尼已下令必须不惜一切代价坚守这条防线。11月22日,隆美尔会同意大利将军纳伐里尼,与巴斯蒂柯进行了一场争论。隆美尔和纳伐里尼说:“我们只有两种选择:或是早四天放弃阵地而保住部队;或是晚四天既丢失阵地又丢失部队。”但巴斯蒂柯丝毫也不让步。11月24日,凯塞林和意军参谋总长卡伐列洛元帅到非洲来与他们举行会议,会上隆美尔再次遭到驳斥。会后不久,墨索里尼就要求隆美尔向英军发动进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