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传记 > 二十世纪军政巨人:蒙哥马利传(26)

二十世纪军政巨人:蒙哥马利传(26)

作者:冯云峰

奥金莱克已经批准了这一具有积极意图的文件,这是毫无疑问的,奥金莱克的性格以及他在7月指挥部队把隆美尔打得停顿下来的那次战役也都是进取性的。蒙哥马利确实没有从奥金莱克那里接收过任何计划。德·甘冈在他的《战争中的将军们》一书中回顾这场争论时曾经明确地写道:“当他第一次遇见蒙哥马利并且谈到人们正在议论的各种可供选择的方案时,蒙哥马利回答说,“最好把这些东西都烧掉。”德·甘冈还补充说:“据我所知,他从未审查过当时存在的任何计划或估计。

在我看来,答案是清楚的。蒙哥马利暗示奥金莱克是个胆小鬼,这是不公正的;他从不称赞奥金莱克在7月的防御作战,也是不公正的;而他拒绝给予奥金莱克的部队以“非洲之星”勋章则更是一个严重错误。这是最令人生厌的事。至于其他方面,这场争论似乎是一场名词术语性质的争论,是围绕着“计划”一词的含义是什么而进行的。简言之,我深信奥金莱克打算(正如亚历山大后来在他的《调遣》一书中所承认的那样)在哈勒法山把隆美尔打得鼻青脸肿,然后在阿莱曼打败他。我同样深信,当蒙哥马利接管第8集团军的时候,并没有通常可称为“计划”的那种详细作战方案。最后,我还深信,要是由奥金莱克来指挥哈勒法山战役和阿莱曼战役的话,尽管他有许多优点,也不可能打得像蒙哥马利那样好。我在下文叙述完8月30日夜间在阿莱曼战线最南端的地雷场上开始的战斗以后,将再折回来讨论这个问题。

人们可能要问,为什么会发生这场战斗呢?根据合情理的推测,对于处在当时境地的隆美尔来说,明智的方针应当是实施“兴登堡路线”式的撤退,即向西撤退许多英里到某个适当的防御阵地上,这样就能缩短过长的危险的交通线,更加靠近自己的基地。隆美尔有充分的论据。隆美尔希望避免他所谓的“机械化的静态战”,因为他懂得在这种作战中,“英国士兵的优点,比如英国士兵的顽强,将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他还看到,英国战线的北段和中段已经迅速地形成了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箱形阵地,箱形阵地的南翼侧有宽广的地雷场,——这正好是一种发扬英国士兵韧性的部署。一次有计划的撤退将使英军这些精心构筑的工事完全失去作用。再者,隆美尔在人员和物资方面十分短缺:他的各个师总共缺员1.6万人,他的运输工具有85%是缺少备件的缴获车辆;他的战斗装备的数量比编制规定的少210辆坦克和175辆装甲运兵车;他的弹药十分缺乏;他的士兵的口粮质量极差。此外,马耳他已重新投入使用,使得盟国能从空中和海上对意大利护航船队进行袭击,从而显著地提高了击沉率;而德国的许多空军中队则从地中海战线转移到苏联战线去了。隆美尔的燃料储备已经不多了,而补给又没有把握。在这一点上,向基地撤退对隆美尔也是有利的。

但是,蒙哥马利却正确地判断隆美尔一定会进攻,因为不管支持撤退的理由多么充足,撤退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希特勒就足以阻止撤退:希特勒拒绝了隆美尔关于从阿莱曼撤退的建议;希特勒在突尼斯的最后阶段,直到轴心国投降那天为止,都不允许救援他的久经锻炼的部队。此外,在8月份,德军的大战略计划看来仍然是可行的;在德军实施的大钳形运动中,苏联方向的大量德军将经过小亚细亚南下,与向前进攻的非洲军团结合起来,向盛产石油的地区和印度洋进发。在整个8月份,德军向俄罗斯南部发动的强大攻势在继续进行:迈科普8月9日陷落;皮亚季哥尔斯克8月10日陷落;莫兹多克8月25日陷落;诺沃罗西斯克9月6日陷落。对隆美尔来说,在德军向高加索的大规模攻势仍在顺利进行时,就把这一巨大钳形攻势的另一端后撤,等于是令人不快地承认自己的失败。

此外,那时隆美尔不仅疲劳不堪,而且有病。他的医务顾问曾向最高统帅部报告说,隆美尔患有胃溃疡和鼻病,血液循环也不好。隆美尔不宜再担任指挥职务了,他本人也已建议让古德里安来替换他,但遭到拒绝。实际上,在哈勒法山战役之前和战役期间,隆美尔的身心都不是处于最佳状态,而他的对手蒙哥马利则精神饱满、富于进取精神和自信。当时蒙哥马利的行动原则:“我现在需要的是,按我的主张而不是按以前那些沙漠指挥官的主张来进行这次战役。”隆美尔带着这样一种绝望和沮丧的心情进行了他的最后一次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