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传记 > 二十世纪军政巨人:孙中山传(79)

二十世纪军政巨人:孙中山传(79)

作者:(美)史扶林

一个意味着抛弃中国的专制主义和推翻“异族”统治的反满革命,要求有能够使用暴力、煽动群众和“志士”的人来领导。在俄国恐怖主义者的巨大鼓舞下,学生作者们以成百页的篇幅赞颂革命,促进了对暴力的崇拜。

事实上,在民族主义者的著作中,特别是在邹容、陈天华、杨守仁、刘师培和林獬的著作中,对暴力的肯定是如此的极度狂热,以至使人感到有一种革命至上的倾向。革命的反满主义,最初是作为一个过渡目标,或是一种手段提出来的,其目的是对抗外国人,但由于醉心革命,就把它本身看成目的了。以为革命或以革命名义所干的任何暴力行动本身就是成功的标志,是中国人成熟的一种标志,当学生民族主义者试图把他们的理想付诸实践时,这一点就变得十分明显了。

到一九○五年,年轻的民族主义者开始认识到他们所希望承担的任务十分艰巨。他们怎能完成这么多的任务:推翻清王朝、建立立宪政府、纠正外国人干的不公正的事。他们的良师益友梁启超决定在大喊大叫地反对清王朝之前,致力于改革制度和增强国家抵御列强的能力。尽管学生同样意识到外部的威胁,但还是选择了一个比较容易攻破的目标——摇摇欲坠的清廷。他们以同样的态度回避革命的社会含义和文化含义,这些在他们的辩论中只稍稍触及而已,而梁启超则继续对之阐述,并把反满主义提到最优先的地位。

急于求成的心理养成了他们的潜在的怀疑:中国对多种多样的挑战是否具有迅速反应的能力。他们的怀疑、悲观和急躁,反映在他们热衷于个人暴力行动和英雄主义上,用它来代替一个建立在民众基础上的民族主义的社会运动。林獬甚至告诫,由于民众革命会招致外国借口保护传教士和商业利益而进行干涉,因此刺杀中国政府的重要官员,便可避免这种借口。尽管这些年轻的知识分子常常鼓吹教育和唤起民众,但他们中间的许多人却选择自我牺牲作为激励群众最迅速的办法。他们已经有了一八九八年谭嗣同选择牺牲所作出的榜样,相同的态度在一九○○年史坚如的英雄行为中也可见到。杨守仁最后也走了这条道路,这对于洞察年轻的民族主义者的心情同样具有启发性。尽管在一九○三年杨守仁曾鼓吹在湖南发动一次民众革命,但在次年他却想炸北京的皇宫,以此一击“震动天下”。最后,在一九一一年春,他因对革命前途悲观失望而自杀了。早在一九○五年,他的湖南同乡陈天华也以同样的原因自杀。这两位最有影响的民族主义小册子作者的共同遭遇,说明了绝望的情绪紧紧地扣住了中国青年的心弦。

这种绝望的情绪给反满主义增加了神圣的光彩,而使民族主义的锋芒偏离它原来所针对的西方。这并不是年轻的民族主义者忘记了他们反对帝国主义的心愿,而是他们对赢得这样一场斗争感到绝望,因此只好在对外关系上采取守势。他们希望一个国内的政治革命会给中国带来国际上的地位和尊重,从而使中国摆脱帝国主义的阴谋之彀。总之,他们感到除了权衡轻重外别无选择,而当他们最后的抉择是反满时,孙中山的主张也就变得比较容易接受了。

此时,孙中山正准备向他们提出一种更为简单明了的革命战略。它的主要内容是:民族主义、民众的主权和英雄领袖们的监护作用。孙中山现在只要向他们作最后的保证,即在特定的历史和文化条件下出现的外国思想,是可以有效地移植到中国的。孙中山,这个学生民族主义者如此痛恨的帝国主义者的伙伴、传教士和买办的徒弟,最后竟成为他们的领袖,这是中国革命令人惊奇的转折之一。它表明民族主义者迫切要求一种简化了的救国之术。它也说明孙中山有着迅速取得成就的能力。

第11章十孙中山:一个新的转折

当孙中山的年轻的同胞宣称他们发现了卢梭、华盛顿和穆勒的时候,几乎听不到孙中山的声音。搞起义是孙中山很久以来占优先地位的工作。他需要时间来慢慢接近学生知识分子。他不得不转变自己的作风以适应东京和上海日益高昂的反帝情绪。为了反对士绅偏见,他不得不施展雄辩的技巧和更多的政治手段。吴稚晖是一个例子:第一次听人说起孙中山,他只把孙当成一个“江湖大盗”,并且怀疑孙中山不识中国字。惠州起义后,吴稚晖才知道孙中山“不是寻常的强盗”,他和其他知识分子都被祖父是翰林院编修的史坚如的牺牲所感动。然而章炳麟却附和当时流行的看法,认为孙中山是个“不学无术的土匪”。学生们觉得孙中山这个人“很难相处”,所以他们大都回避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