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记述可能不够周详。首先,儿玉这时在东京,而让后藤去进行谈判。此外,孙中山在没有首先巩固广东基地的情况下,不大可能接受从厦门向北进军的计划。另外,日本人对厦门的骚乱比对广东的骚乱更感兴趣。八月和九月,他们全都做好了接管厦门港的准备。如果孙中山来接管,特别是如果他擅自取用这个银行的金库,那么他们就会处于有利的地位。几百万元对孙中山来说将强烈地引诱他去攻打这个城市,然后再打回广东。
在孙中山自己的记述中,没有提到这些细节。他只是提到,儿玉答应在革命军起义后提供帮助,并指示过后藤见机行事。在这个援助计划中也包括了日本的军官,孙中山希望这些人跟他一起渡海到大陆。无论如何,日本的建议所具有的吸引力足以使孙中山撤销他给郑士良的命令,从而扭转革命攻势的方向,推迟同惠州西部和广州周围地区的支持者的汇合。尽管这个新的计划模糊不清,但它却是在绝望的情况下设想出来的。孙中山为他在大陆上束手无策的战士着急,他非常需要援助,只好饥不择食了。
孙中山在台北时,在与儿玉和后藤达成协议之前,曾做了最后一次努力,以争取刘学询并取得他那难以确定的收入,听说李鸿章终于在九月十六日离开上海赴天津,刘学询没有陪同,孙中山便派平山带一封信到上海给他。尽管孙中山装出勇敢的样子,并因有着占领广州的机会而欢欣鼓舞,但他向刘学询描述的这个计划只能说纯粹是绝望的产物。显然,这封信是他与刘学询在八月三十一日商谈的继续。孙中山现在提醒刘学询,那时候他曾提出两个可供选择的行动方案:一个适用于清廷迁回北京的情况,另一个则适用于清廷迁西的情况。孙中山没有透露选择了哪一个,只说惟有后一个才行得通。他所概述的可能是第二个方案,即用侧翼的机动攻击和内部起义双管齐下的办法攻占广州。孙中山透露,惠州军队既然已经起义,北江和其他各地的援军就会很快参加进来,清政府将不得不从城里派出部队,这样从内部起义夺取该城就易如反掌了。孙中山以非常自信的口吻详细地说明了他的安排,他还透露说,有关登陆的秘密安排,已同澳门当局谈妥,他即将前往荷属东印度,大概是去招募新兵。
孙中山在要钱之前,极力劝诱刘学询。目前一个五人的政府就行了,不管这个政府的领导者叫做“皇帝”或称“总统”,这个职位一定留给刘学询,因为孙中山已经决定刘学询应该得到这个职位。孙中山自己则掌管兵政,其余三个内阁成员由刘学询挑选,负责掌管内政、外交和财政。不过孙中山建议,这三个职位可分别给盛宣怀、杨衢云和李纪堂,而像何启和容闳这样的人可作为驻外使节。孙中山继续写道,由于同联军冲突,国家面临着被瓜分的直接威胁,保持中国的完整,已经刻不容缓。孙中山希望刘学询同杨衢云、李纪堂一起,尽快给他一百万元,这些钱可通过平山转交给他。
孙中山在信的末尾重申了他的提议:因为原来的候选人李鸿章已决定接受议和全权大臣的使命,刘学询肯定是新政府的首脑了。他声称,刘的任命已对革命军宣布,以后将公诸于世。孙中山还提到同刘坤一、张之洞合作的可能性,要是他们和革命者结盟,就能阻止外国的入侵。如果他们不同意,孙中山建议在占领广州后,前去江苏和湖北会见这两位总督。孙中山对多年来怀有皇帝野心的人进行最后的劝诱,他的努力十分了得,显示出他纵横捭阖的才能。然而,刘学询这个人太精明了,不会依靠孙中山来作为拥他为王的人,他宁愿紧紧地抓住他的一百万元不放。此后不久,儿玉带着他的建议前来,孙中山只好把刘学询忘掉了。
与此同时,还有另一个更为现实的援助郑士良的希望:即把失败了的菲律宾独立军留下的军火送给他。当孙中山最初计划这次远征时,他还记得这些武器,并曾委派已于七月份从香港回日本的宫崎办理此事。十月,郑士良的军队急需军火,孙中山便命宫崎马上送去。但是他的朋友在答复中告诉他,这笔专用于菲律宾军火的款项已被他们的日本代理人鲸吞,他们所得到的只是一堆毫无用处的废铁。
孙中山在过去的两三个月中差不多什么都尝试过了。他建议李鸿章在两广独立;请英国人充当全国监护人的角色;对刘学询,则许给他一个王国。现在只剩下日本人了,我们无法知道他到底许给他们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