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传记 > 卓别林自传(36)

卓别林自传(36)

作者:卓别林

有一晚,几个年轻人出来打发时间,不经意间走进了威廉·莫里斯的美国音乐厅,看见了我们的演出。他们当中一个说:“如果有一天我做了老板,我就要请那个演员演戏。”他指的是在戏里扮演酒鬼的我。这个说话的年轻人叫麦克·森纳特,当时是一个临时演员,每天能拿五美元,是后来奇斯顿影片公司的创始人。

我们这六个星期的演出空前卖座,于是再一次被沙利文和康斯汀轮回上演戏院邀去做巡演,为时二十个星期。

第二轮巡演快要结束,三个星期之后,我们就要回英国了。这难免让我心中抑郁。

我在离开旧金山前的那天,在街上漫步,偶然走进了一家看相算命的店铺。接待我的是一个四十岁上下的胖女人。她嘴里还嚼着饭,像例行公事一般,看都不看我,就指着墙根的小桌子让我坐,然后自己坐在我对面,对我说:“请洗一下这些牌,对着我抽三次,然后把您的手摊到桌上。”她翻过牌,铺在桌上仔细地看了一会儿,接着看我的手。“您现在准备出远门,也就是要离开美国。但不久以后您还会回来干另一行,不同于您现在做的。”她说到这里有些迟疑,略显迷惑。“虽然有些不同,但又几乎是一样的。我看您干新的这行前途无量,但我不知道具体是什么职业。”这时她才抬起头来看看我,拉起我另外一只手:“您要结三次婚,前两次不那么美满,但最后生活幸福,还有三个孩子。”(这个她可算错了)然后,她又一次仔细地看了我的手。“这可是一只发财的手啊,您将来会成为百万富翁的。”接着她又给我相了面,说道:“您将来会得支气管肺炎寿终,享年八十二岁。请交一元卦金吧。还有什么要问的问题吗?”

我大笑起来:“没有。我还是不多麻烦您了吧。”

第九章 与电影开始结缘

离开时我并没有多么留恋,因为自己已经决意将来会再回美国,而如何回,何时回,我暂且还没有考虑过。而且,我也很渴望回到伦敦,怀念住在我们家那套舒适房间里的日子。去美国之后,我几乎把那几间屋子视为我的朝圣之地了。

我很久没有接到雪尼的信了。他最后一封信提到要把外祖父接到我们家。但在伦敦车站接我的时候他却跟我说,他结婚了,所以退了那套房间,搬到布里克斯顿路一所有家具的房子里去了。这让我倍受打击,因为我已经无家可归了。那个让我的生活充满了意义的地方,那个让我宽慰的避风港,那个让我骄傲的家已经不存在了。我只好在布里克斯顿路租了一间房子。但那个地方让我觉得郁郁寡欢,我想要尽快回到美国。那晚,伦敦对我的归来表现得那么冷淡,我就像一枚钱币投进了空洞的老虎机一样,毫无声响。

我很少去看雪尼,因为他已经结婚,而且每晚都有工作。但每周日,我们都会一起去看望母亲。母亲的病情不大好,在那医院里也得不到很好的治疗。由于我们现在已经能负担她的医疗费了,就把她转进一家私人医院,已故的英国著名喜剧演员丹·伦诺曾经在那住过院。

我像个流浪儿一样,孤独感一天天加强。我想,如果能够回到当初那套小公寓里,我的情绪不会这样的。不过,我自然也会有快乐的心情。英国熟悉的风俗和生活都让我倍感亲切。当时正值夏季,英国在这个时候的浪漫和可爱是绝无仅有的。

卡诺,我的老板,邀我跟他一起去塔格岛度周末,乘着他那艘能住家的船去。那是一艘装修考究的船,船上镶着红木板,还有几间客厅。入夜时分,船上亮起五光十色的彩灯,十分好看。在一个温暖而叫人欢喜的夜晚,我们吃完晚饭,坐在甲板的彩灯下,一边喝着咖啡,一边抽着烟。这样的英国风情让我对其他国家不再留恋了。

从美国归来后,我们的戏团再次登台,在伦敦的各个游艺场连续演出了十四个星期,非常卖座,观众们都十分喜爱。但我一直在想着自己能不能回到美国。我爱英国,却不可能在英国一直生活下去。我总是因为自己的卑微出身而感到不安,想到自己将来注定会郁郁不得志。因而,当知道我们又被邀请到美国巡演时,我才觉得又看见了出人头地的希望。

周日我和雪尼去看了母亲,她的情况似乎有所好转。雪尼离开伦敦去外省前,我跟他一起吃了晚餐。在伦敦的最后一晚,为了消解心中的混乱和烦闷,我又去西区散步,边走边告诉自己说:“这些街道是我最后一次看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