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传记 > 二十世纪军政巨人:施罗德传(26)

二十世纪军政巨人:施罗德传(26)

作者:冯云峰

被下了死刑判决书的人往往会活得更长。施罗德的斗志苏醒了。他向社民党保证,要猛烈还击阿尔布莱希特内阁。1986年10月,市镇选举之后他重新开始了对绿党的争取。红绿联盟当时在各市镇已是现实。就联邦州政治种种迹象来看,中期而言他也很是有利可图。施罗德宣称:“要获取权力就必须能够妥协”。从1986年8月28日在社民党纽伦堡大会起,他已经是党中央理事会成员了。

半年之后,1987年1月15日的联邦议会大选中绿党获得创建以来最大的胜利,8.3%的选票(1983年时5.6)使它的发展势头比自由民主党更显强劲,后者获9.1%选票(1983年7%)。基民盟以44.3%败北(原为48.8%),但仍强于社民党,后者在第一候选人约翰内斯·劳的带领下仅获令人失望的37%的选票(原为38.2%)。这一结果已足以让科尔总理领导下的执政联盟继续连任。施罗德的观点得到证实,社民党人只有与绿党合作才能成功,1987年初,在黑森州议会选举失利的压力下(1502张选票使基民盟和自民党联盟以微弱优势获胜),施罗德说道:“我们建立红绿联盟的愿望肯定会引起恐慌,但它会带来更多的希望。社民党内的赫尔曼·拉伯以及其他一些人对这种恐慌尤其起了煽风点火的作用。他们对我们的失败负有责任。如果我们能将社民党左派的大多数组织起来,这无论对国家还是社民党都将有百益而无一害。而这本是可行的。”“不过,绿党首先得证明,他们有从事可核算政治的能力。”这一根本原则施罗德是忘不了时常加以重复的。

这位反对党领袖一次又一次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1987年3月,如民德《民族报》所载,他要求州政府“立即停止一切职业禁令”;同月他再次访问民德,与民德政治局委员赫尔曼·阿克森会面,访问结束时又在东柏林召开记者招待会,会上他对戈尔巴乔夫拆毁中程火箭的建议表示赞同;紧接着他又要求波恩对民德让步,不再把萨尔茨吉特算作西德属地,同时他重新为民德在埃尔伯河边界事务中的地位辩护,还把重新统一称为基民盟的“痴人说梦”,而这一切与他往日在此问题上的立场大相径庭。他的榜样勃兰特此前倒是以相似的方式自我表达过。1987年5月施罗德再次号召全党,就一些具体方案进行深入细致的讨论,以在基民盟之左形成一个多数派。

现在施罗德的路线又变得很绿、很左,这使他的党内友人也甚为不满。这导致了1988年的大冲突。社民党主席约翰内斯·布鲁斯批评道,施罗德总津津乐道于一些偏执的观点,而带着这些观点社民党是无法在两年后成为执政党的。“冲突的起因是关于布什豪斯火力发电站的争论,施罗德在有害物质限量问题上坚决不做任何让步”,“而这将造成失业,危及与工会达成的协议”,布鲁斯如此说道。

生态保护主义者施罗德开始反击。他可没兴趣,任由党首对自己喋喋不休地指摘。他面临信任危机,不过,对此他第二天一早便不再想知道什么。显然一夜间他感到了自己所做事情冒的风险几乎没人在这场激烈的争论中转向党首那边,但大家都知道:他们没有更好的候选人。1988年8月社民党州理事会早在哥尼斯路特的一次秘密会议上以全票赞成做出决定,重新推举施罗德为州总理的第一候选人。10月在库克斯港的州党代会上代表们也遵循了这一路线:施罗德获得了投出201票中的188票,12位代表投了反对票,还有一位弃权。这就是说施罗德赢得了94%的投票,而两年前他仅获79。而社民党下萨克森州主席布鲁斯也以相似结果获得连任。

还在党代会期间,这位新造出的第一候选人就以一席极富挑战性的讲话进入了第二轮权力角逐。施罗德表示,虽然仍将努力加强与绿党联系,但作为关心经济的地方政治家,他也将致力于加强北方各州间的合作关系。布莱梅、下萨克森、汉堡和石勒苏益格应创造出足以与共和国南方各州相抗衡的经济实力。施罗德在党代会上说:“作为连接东欧和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枢纽,这一地区很有前途。”他的口号是:“壮大北方!”切尔诺贝利事件让他看到,即使环境这一主题也只在一定条件下才有效——尽管有核泄漏灾难,基民盟与自民党联合政府还是得以连任。加强生态与经济的联系看起来比单纯依靠绿色基础有前景得多。施罗德将社民党政府的工作重点归纳为以下四条:1)拯救北海计划;2)通过投资帮助经济现代化;3)改善通讯基础设施;4)改善教育和科学领域的基础设施。因为它们应被视为对未来有决定作用的领域,这样他一方面安抚了工会,另一方面又对自民党以及绿党开了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