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议院楼座卡罗尔看着她母亲,随后又跟她回到了唐宁街10号。她发现,在通常静悄悄的权力之廊中,弥漫着阴郁绝望的之情,每个人都在分头忙着准备玛格丽特的下野和这届政府的寿终正寝。当她走进去看母亲时真有点说不出话来了。她道,“对不起,我以为你在下院还不错呢。”玛格丽特没让自己流露出丝毫的畏缩,更不用说在女儿面前了。她坚如磐石,说道,“任何人惊慌失措或者支持不住都是毫无意义的。这就是事实,这就是我们打算做的;我们会反击的。”
于是,4月5日清晨涨潮时分舰队的首批船从朴茨茅斯启航,驶离了码头。码头上出现的群情激动的场面是两次大战以来英国未曾有过的。两艘航空母舰,“无敌”舰和有点陈旧的“赫耳墨斯”舰,它们原定卖给澳大利亚海军,在首批开赴战场之列。此后,各种型号规模的船只从世界各地召回并被征用,改造成运兵船和战舰,然后被遣出征,船上人员及部队的给养足供海上长途航行。
卡林顿勋爵在第一艘船只启程之日递交了他的辞呈。玛格丽特苦口婆心力图劝说他改变主意,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她非常倚重此公,虽说他有时过于高傲,但还是值得信赖的。但她凭直觉充分意识到政府倘要免于垮台势必有人垫背。因为此公负责外交部,他是责无旁贷、首当其冲了。嗣后,她非常惦念他,为眼睁睁看着他挂冠而去感到惆怅。
掌玺大臣汉弗莱·阿特金斯,外交和联邦事务大臣理查德·卢斯也命运相同。国防大臣约翰·诺特提出辞呈,但被要求留任。她写道,“国防部不应为针对福克兰群岛的政策负责。我希望你继续留任。”
英国迅速宣布200海里海空禁区,严防外国飞机船只入内。特混舰队继续南下,此间的八个星期是折磨人的,两位主角在谈判着。玛格丽特本来乐意不发一枪一弹达成协议,但随着西西洋寒冬迫近,倘若事至非战不可的地步,则他们越耽搁情形就会越不利。加尔铁里已使自己陷入这般境地,他非满足获得主权的要求不可,少一点也不行——他在军政府中的整个地位有赖于此。成千成千的人聚集于卡萨·罗萨达,亦即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总统宫之外,处于爱国亢奋的狂热之中,一遍又一遍地高呼支持收复理当归属他们的群岛,而它们在以往的那些年代中却为英国侵略者所攫。玛格丽特也同样处境窘迫,亦即主权不能让步。
谈判开始了。亚历山大·黑格自愿充当调停者,在开头几个星期当中几乎天天来往于布宜诺斯艾利斯和伦敦之间。然而,诚如以后他的一位助手所说,“我们满怀希望着手工作。可以对天发誓,没有人会为一片沼泽去动干戈的。但是,我们越深入,我们就越清楚地意识到解决这个问题决不能仅凭理智。”谈判告吹。伦敦接着下令特遣队登陆,并在福克兰群岛上重新升起英国国旗。尽管天气恶劣至极,海上寒气逼人,大雪纷飞,狂风大作,两架直升飞机坠毁,但夺回圣乔治还是初战告捷。岛上的阿根廷守军缴械投降,英国因而误入了一种虚幻的安全感之中。
一周之后,即5月2日,战事真情传到国内。“贝尔格拉诺将军”号,一条由两艘驱逐舰护航的巡洋舰,危险地逼近“无敌”号和“赫耳墨斯”号。这三艘舰只又有英国的核潜艇“征服者”号垫后跟了一天。“征服者”号走得弯弯曲曲,在海空禁区驶出驶进。黄昏将至,伦敦的战时内阁下令“征服者”号开火。两枚鱼雷炸开了“贝尔格拉诺将军”号的左舷,它被击沉了,368人葬身海底。幸存者在救生艇上漂向海面。当夜,风雨大作,不少伤员死于海上。这一事件对英国的震动不亚于对阿根廷。两天后,阿根廷人加以报复了。“谢菲尔德”号在两艘航空母舰以西30海里处担任护卫任务时,被发自一架阿根廷战斗机的法国“飞鱼”式导弹命中船身正心。“谢菲尔德”号舰长约翰·索尔特在后来谈起此情此景时说:“才15分钟到20分钟,呛人的黑烟滚滚而入船上的整个工作区……,隔着鞋子也感到甲板发烫。上层结构向外冒蒸气。船舷上的油漆纷纷剥落。导弹穿入船体处烧得通红,即呈白热。”叫人不可思议的是只有20人死亡,余者大部受重伤,被飞机营救上“赫耳墨斯”号。
闻听此难的那天,她正要在皇家阿尔伯特大厅召开的妇女会上致辞。她获知该舰业已击沉,但尚不清楚伤亡数字,显得异常激动。她身着黑服赴会,丢开准备好的讲稿,脸绷得紧紧的,谈起了战争的恐怖、战事的瞬息万变,还有抗击侵略者的绝对必要性。最后,她一反伸出双手以答鼓掌的常态,只是鞠躬而已,由于本能地感觉到群情之亢奔,她双手垂于两侧。听众为之狂热欢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