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传记 > 二十世纪军政巨人:蒙哥马利传(74)

二十世纪军政巨人:蒙哥马利传(74)

作者:冯云峰

伤亡原因美第7集团军英第8集团军

疟疾9,89211,500

战斗8,375约9,000

艾森豪威尔后来与亚历山大和蒙哥马利进行了讨论,他经过深思熟虑的判断是:当时我认为,现在我仍然认为,7月中旬以我们所拥有的兵力兵器对埃特纳火山的敌人阵地发动正面进攻将要遭到失败。由于现在我们已经知道巴顿具有指挥机动部队保持进攻势头的能力,能否这样问:艾森豪威尔、亚历山大和蒙哥马利是不是全部错了,因为他们都未能看出蒙哥马利在西西里所创造的那种局面和他为诺曼底战役设计的那种战略格局非常相像?如果一俟各种可能性变得清楚后,蒙哥马利就主动承担起责任或者受命将尽可能多的敌人抵抗力量吸引到东部来,而巴顿则受领尽早发动一次他擅长的那种强力突击的任务,那么西西里战役可能会得到一个不同的结局。西西里战役肯定是一次胜利的战役,但是在胜利中隐藏着失败:太多的德国人逃跑了。虽然这次战役在蒙哥马利的《回忆录》中被描写得很轻松,虽然这次战役在当时受到了赞扬,但对蒙哥马利来说,这次战役比他在非洲所进行的另外几次战役差劲得多。

蒙哥马利在西西里被攻占以及意大利人“无条件投降”以后发生的那场壮丽戏剧中只扮演了一个次要角色。他在第一幕中扮演一个几乎不允许有什么勇敢举动的角色。(例如,考虑一下蒙哥马利将会怎样处理卡西诺问题将是一次很吸引人的战争演习。)无疑,这充分地说明了为什么蒙哥马利对他在意大利战役中所担负的任务的叙述有点酸溜溜的味道,为什么他的简单的编年史式的记载主要是由一些信件和文电组成。他写道:“我们曾经提出向欧陆进军,但一旦打到那里之后,战斗该怎么打,却心中无数。直到西西里战役结束的那天,即8月17日,我们才把要在意大利登陆的地点确定下来。就第8集团军来说,我们必须于8月30日让军队渡过墨西拿海峡,但是‘目标’不明。”蒙哥马利在1958年发表上述谈话时,他十分清楚为什么意大利战役的方针和原则缺乏明确性,为什么这场战役进行得那么拖拉。局限于一个集团军司令官的纯军事观点来说,蒙哥马利的话当然是完全正确的。但是,以艾森豪威尔这个最高统帅的观点来考虑形势,那就不一样了。1月的卡萨布兰卡会议同意了进攻西西里。5月初在华盛顿举行的“三巨头会议”把地中海地区的未来事态发展列入了议程,但会议给艾森豪威尔下达的指示也只不过是:利用“赫斯基”战役的战果,计划一场足以使意大利退出战争并牵制住最大量德军部队的战役。“甚至在8月举行的魁北克会议上,英美一致同意的方针也是用极其含糊的言词表达的。谁都明白为什么。这是因为英美两个强有力的派系之间在战略原则上长期存在着意见分歧。以马歇尔为首并在很大程度上得到罗斯福总统支持的美国派把横渡英吉利海峡进攻欧陆放在第一位,他们害怕卷入地中海地区的政治纠纷;而以丘吉尔和布鲁克为首的同样强大的英国派则按照英国的传统方式谋求通过“打垮支持者”来摧毁德国,并且认为,特别在面对俄国挑战的情况下,沿地中海北岸作战在政治上很大好处。英国派因此对从北面进攻欧陆是不热心的。艾森豪威尔处于左右为难的境地,从这些争论中产生的进攻意大利的方针就成了一种政治上的折中方案,而政治上的折中方案只能提供一个短期目标,很少能提供长期目标。实际上,自“三巨头会议”以后,艾森豪威尔感到有把握的唯一的长期目标是,最迟在11月1日以前,他要从意大利调出七个久经锻炼的师来用于未来的“霸王”作战计划。

意大利投降迫在眉睫,局面愈发混乱了。7月31日(这一天罗马派出了两个使团,一个往里斯本,另一个往丹吉尔,去与英国代表进行接触)到9月8日这段时间,谈判面对着非常复杂的情况,意大利一方不断大肆施行愚民宣传。因此毫不奇怪,艾森豪威尔难于给他属下的指挥官下达一个明确的指导方针。这时,制订出的许多作战计划都打算让一支盟国部队从意大利南部的某一地方登陆。这些计划的代号分别为“酒杯”、“敲板”、“滑膛枪”、“煽动叛乱者”、“硫磺”、“支柱”、“巨人Ⅰ”、“巨人Ⅱ”、“雪崩”和“贝镇”。众多计划中只采纳了最后的两个。“雪崩”是马克·克拉克将军的第5集团军9月9日在萨莱诺突击登陆的代号,以那不勒斯港为作战目标。但在实施“雪崩”计划之前要实施“贝镇”计划,“贝镇”计划由蒙哥马利负责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