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传记 > 二十世纪军政巨人:蒙哥马利传(113)

二十世纪军政巨人:蒙哥马利传(113)

作者:冯云峰

第十三章没有柏林的德国

“谁控制着德国北部,谁就能控制整个德国。”

—布鲁门特里特将军

“军人的政治判断是最愚蠢的判断。”

——劳埃德·乔治

对蒙哥马利及其第21集团军群而言,3月23—24日强渡莱茵河就像场面很大的歌剧“众神的黄昏”中的一幕。这是他们(从更长远的观点、更广阔的范围看,是整个英军)最后一次将堆积如山的武器装备和成千上万的士兵投入一个以英军占优势的有限战场的作战。横渡莱茵河是蒙哥马利作为一个统帅的光辉杰作,同时也是那些在他领导下忠诚战斗的部队的壮举。我不知道是出于偶然的机遇,还是有意的安排,3月23日夜间渡过莱茵河的两处主要突击都是由第51苏格兰高地师(自阿赖曼战役以来该师的HD旗徽一直使他们的征程熠熠生辉)和第15苏格兰师进行的。第15苏格兰师自诺曼底以来的历程表明,初出茅庐者可以很快锻炼成为行家里手。

我想谈点个人之见,对往事的追忆能将许多事情看得更为清楚。横渡莱茵河时我所在的团(当时已是一个超级重炮团)都是美式装备。一大批飞机载运空降兵准时从我们头顶上空飞过时,我们向它们欢呼。当时我们并未意识到这是英国最后一次实际显示其强大的力量。第51苏格兰高地师穿过我们的炮位踏上突击之路时,我碰上一位潇洒英武的连长,我在第59师中向诺曼底进军时曾和他在一起。那时第59斯塔福德郡师已经解散,用来补充奇缺的步兵。那时我并未像现在这样省悟到他与苏格兰高地师在一起的原因。战争行将结束,这是最后一场代号为“大表演”的战役行动。

渡过莱茵河不久,形势就十分明朗了。从那时起直至战争结束,英军在欧洲代表了一种日渐变弱的军事力量,不管丘吉尔如何热情奔放,巧舌如簧,这种军事实力在雅尔塔会议上只能屈居第三了。当我们跨过莱茵河上的活动便桥胜利前进的时候,我们并未认识到这一点,但事实就是如此。看一眼纳粹德国最后垮台阶段的地图就可以形象地了解这一点。东面,布满整条战线的粗大箭头表明俄国人排山倒海般的攻势;西面,朝各个方向伸展的箭头表明美军不可抗拒的突进。在北面的某块地方,可以看到蒙哥马利所部的进军足迹:进入汉堡,突击不来梅,在荷兰艰难挺进,接近易北河,但无论从作战规模上看还是从重要意义上看,英军都不再能同美国人和俄国人相比。评价蒙哥马利所实施的最后一次战役时,这些不容争辩的事实必须牢记在心。

蒙哥马利为何要如此小心谨慎地渡河呢?当时,一些幸灾乐祸的美国将军们常常提出这个问题,后来人们也曾冷静地讨论这个问题。我认为这样提问题是极其错误的。蒙哥马利是在极其负责地执行最高统帅的计划。艾森豪威尔后来确实大大改变了他关于最后打败德国的设想,但是历史记录是确凿无疑的:在横渡莱茵河以前几个月,当蒙哥马利开始制定渡河初步计划时,他就打心里相信他的上司是要把渡河作为最终打败德国人的开始。3月8日,艾森豪威尔确认,第21集团军群必须在24日渡河。

蒙哥马利以谨慎小心著称,此时亦是如此,原因有二:第一,如果要渡河,他决心做到确有把握地过去,还要大大向前推进。当然,美军第一集团军于3月7日靠运气在雷马根夺取了一座桥,这是事实。但是,任何人事先都不知道这件事会在何地、何日、何时发生,美军第1集团军司令或艾森豪威尔对此更是茫然不知。而且,夺取也并不意味着就一切在握。“攻占的大桥在德国空军、大炮、漂浮水雷和带炸药包的水鬼的袭击下终于倒塌了,但到3月24日,八座新建的大桥已投入使用。”夺取雷马根大桥固然是一个激动人心、值得称道的壮举,但是,几乎没有人认为,在计划一次大的作战行动时应把这种碰运气的事当作一种可以预见的因素来考虑。巴顿的第3集团军于3月22日在南面的奥彭海姆跨过莱茵河时,他喜不自禁,要求向全世界宣布这个消息。不言而喻,面对德国人在莱茵河东岸组织不善的脆弱防御,艾森豪威尔的“辽阔战线”战略也有随时出现成功突破的可能性。

第二个原因是。除了他那时时萦回于脑际的从北面直捣柏林的想法之外,他还有一些政治因素需要考虑。英国的目标是确立其在德国北部的存在,解放荷兰、丹麦和斯堪的纳维亚,在俄国人向西渗透之前占领波罗的海沿岸重要的港口。所以,蒙哥马利同布莱德雷手下的将军们不一样,他不仅要确保成功地渡过莱茵河,而且得保证部队跟得上、站得住,这样才能把英国讨价还价的筹码放到棋盘上重要的位置。这种跟进并不容易。英国人在向前推进200英里之后到达易北河畔时,已建造了200座桥梁。越过这么多河川的进军,需要大量的物资储备。蒙哥马利不仅要保证渡过河,而且要向他认为是军事上(他的上司认为是政治上的)极端重要的地区挺进。蒙哥马利如果像霍奇斯和巴顿一样轻率行动,那他就是缺乏负责精神了。他不能这样,他必须作一些预先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