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德琳是一名热衷于美国政治的学生,她似乎是父亲的翻版,他们有着共同的兴趣,不同之处只是关注的国家不同而已。虽然在这个时代,韦尔斯利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教师和学生都是共和党的拥护者,玛德琳、威妮肖尔、及好友埃米丽科恩都是艾德莱E.斯蒂文森的支持者,斯蒂文森在1965年的总统竞选中未能将德怀特D艾森豪威尔赶下台。有一次,3人站在波士顿街头拐角处为民主党募捐,直到有人威吓要逮捕她们才离开。后来,她们簇拥着斯蒂文森登上波士顿集会的演讲台。
当女儿在韦尔斯利就读期间,曼杜拉和约瑟夫考贝尔全心身心地投入到丹佛大学的工作中。此时,该校正在扩大规模以吸收日益增长的招生人数,约瑟夫考贝尔是个难得的教授,正忙于筹建一所国际关系研究院。
他一直渴望着成为美国人,1957年3月25日,在他们移居美国8年多后,约瑟夫和曼杜拉考贝尔在丹佛地区法院举行的仪式,正式成为美国公民。回家过圣诞节的路费不足,玛德琳没能回科罗拉多出席为父母举行的仪式,同年夏天的8月14日,她获准加入美国国籍,她用女生特有的圆柔隽秀的笔迹郑重在国籍证明书上签下自己的名字:玛丽杰娜考贝尔。
2年级夏季在《丹佛邮报》实习期间,玛德琳遇上了乔奥尔布赖特,一个整整齐齐的年轻人,黑头发,圆脸庞,家族报业帝国的继承人。她当时正在《邮报》资料室汇订剪报,回答订户提出的问题。有一天乔来到资料室查阅资料,她注意到他的左手无名指上戴着年级戒指,还以为他已结婚成家。一天,他主动跟她交谈,他问道:“你上学吗?”玛德琳答道:“我在马萨诸塞州韦尔斯利镇的韦尔斯利女子学院读书。”她已习惯跟中西部的人这样解释她那所小小的文科学院的方位。乔听后笑着说:“我上马萨诸塞州威廉斯顿的威廉斯学院。”后来他们才搞清楚她曾跟他最好的朋友、一名哈佛学生约会过。
起初,玛德琳对乔的背景一无所知,后来他们约会时,她母亲坚持不能总让乔付账。曼杜拉对女儿说,乔毕竟仍是个不能自食其力的学生。玛德琳和乔出去时各自付钱,对半分担约会的费用。
乔住在大学生联谊会的一所房屋内,距考贝尔家两个街区。曼杜拉考贝尔喜欢这个年轻人,经常邀他到家吃晚饭。玛德琳继续跟丹佛的花花公子艾尔斯顿梅休约会,母亲邀请乔到家里来让她很尴尬,但乔给考贝尔一家的印象不错。他们家虽然简朴,墙壁上装饰着许多油画,来找玛德琳的年轻人见后说:“哟,你们家有这么多油画,是你父亲画的吗?”这时候,约瑟夫考贝尔会在喉咙里用捷克语咕哝一句:“笨虫!你不能再跟他一块出去。”当乔奥尔布赖特进屋后,他说:“你们有这么多油画。我父亲是个画家。”约瑟夫考贝尔抬起头来用捷克语对玛德琳说:“这位与众不同。”当乔跟玛德琳的父亲谈论哈里杜鲁门时,他发表了一番批评看法,考贝尔转身朝着女儿说用捷克语说:“这不行!”但随着谈话的继续,考贝尔被打动了:乔很有才智。
乔奥尔布赖特是个严谨的年轻人,他在童年的时候漂泊的地方不如玛德琳多,但也很艰辛。他生在新奥尔良,出生一周后就随父母搬到伊利诺伊的利伯蒂维尔,他原来的名字不叫约瑟夫奥尔布赖特,而是约瑟夫梅迪尔帕特森里夫,其生身父亲是杰伊弗雷德里夫,——芝加哥一家有影响的法律事务所令人尊敬的合伙人,这家事务所是《纽约每日新闻》的出版商约瑟夫梅迪尔帕特森的法律事务代理人。帕特森有两个女儿,艾丽西亚和约瑟芬。约瑟芬在《芝加哥每日新闻》当记者时遇上了杰伊里夫,里夫跟第一任妻子离了婚,然后于1936年与约瑟芬结婚,第二年生下乔,3年后乔的妹妹艾丽丝出生。1944年乔七岁时父母离异,两年后,约瑟芬跟画家伊万勒洛雷因奥尔布赖特结婚,他因擅长细致地描绘死亡及腐朽的题材而知名。伊万奥尔布赖特收养了乔和艾丽丝,并发展为被乔后来称之为“理想的”关系。
乔和艾丽丝被姨妈艾丽西亚帕特森宠爱有加。艾丽西亚是个善于交际、喜爱冒险的女人,她和丈夫古根海姆共同经营《每日新闻》,这是长岛的一份内容活泼、前途看好的报纸,他们在拿骚县一位前汽车交易商的汽车陈列室里创办了这份报纸。
艾丽西亚没有生育,她把乔当成自己的儿子对待。在二、三年级的暑假期间,乔到《丹佛邮报》做实习记者,而且像大多数初出茅庐的记者那样先着手报道警察,这给艾丽西亚姨妈留下颇为深刻的印象。返校后乔被推选为美国大学优秀生全国性荣誉组织的(ΦBK)联谊会成员。1958年他的毕业论文是有关祖父约瑟夫梅迪尔帕特森的生平,这也是迄今为止有关帕特森其人的最具学识的作品,但乔的母亲对儿子撰写的论文献词不禁恼怒万分。献词是:“献给玛德琳,在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