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中央全会还宣布了其他一些有关任命事项:尤·弗·安德罗波夫担任中央书记;瓦·伊·波里维科夫亦然,他同时还被任命为苏共中央农业局主席;亚·彼·鲁达科夫接任中央工业局主席之职,同时也是中央书记;维·尼·季托夫担任了党中央组织党务问题委员会主席。列·弗·伊利切夫出任党中央意识形态委员会主席。这一职务使他有各种机会以便监视新的思想解放运动扩展的动向,这种思潮正在开始向旧秩序发起挑战,而伊利切夫本人思想保守,对新思潮他早就不满。其后几个月时间里,随着意识形态斗争运动在各条战线的拉开,他同赫鲁晓夫的分歧又日益加剧。
第20章二十二大及其之后
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来说,苏联共产党最重要的一次代表大会是二十大,而就苏联国内的文化发展而言,某些方面二十二大的意义则更加深远。
在红场列宁墓中,装殓着斯大林遗体的水晶棺仍安放在列宁身旁。数以百计的大小城市,数以千计的街道、广场、工厂、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依然以斯大林的名字命名。许多社会科学家和文学家还没有全心全意地追随“二十大路线”,数百万获得平反昭雪的人则变得更加沉默。从1956-1960年期间,报刊上根本见不到那些在历史上曾与斯大林有过冲突的重要政治家、知识界和文化界知名人士的尊姓大名,即便这些人在死后已被恢复名誉也罢。但与此同时,纪念斯大林诞辰和冥日的活动却一如既往,按时举行。在斯大林八十诞辰纪念日之际,报刊又发表了大批对斯大林歌功颂德的文章。例如,1959年12月,苏联《共产党人》杂志刊发的一篇有关斯大林的长篇文章,其中还出现了这样的溢美之辞:
1959年12月21日是约瑟夫·维萨里昂诺维奇·斯大林八十华诞。斯大林是我国共产党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最卓越和最积极的活动家之一。
……斯大林是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组织家,是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坚定战士,他忠于马克思列宁主义和劳动人民的利益。他执行党的崇高的嘱托;担任中央委员会书记达30多年,对党,对苏维埃祖国和人民,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工人运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苏共二十二大之后情况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对斯大林错误的议论已不再仅限于内部会议,公开举行的各种会议上亦能畅所欲言,赫鲁晓夫在谈论这一问题时也不再是孤掌难鸣了。在这次党代表大会上,人们关注的不是修改党纲而是评述斯大林的错误。其后不久,当苏联老百姓翻开报纸时,映入眼帘的不再是那些充满乐观情绪大谈80年代光辉前景的文章,而是追忆25年前黑暗岁月的新作。这些回首历史揭露真相的文字不仅提到斯大林、叶若夫和贝利亚等人,而且也涉及到几十位斯大林的亲信部属。正是由于赫鲁晓夫的影响才导致了这次舆论迅速扭转。
二十二大不是党的非常代表大会,而是一次例行的大会;中央委员会必须就自己的工作提交总结报告,而且不能回避有关1957年6月中央全会和莫洛托夫——卡冈诺维奇——马林科夫集团的问题。但是,据可靠的消息来源证实,党中央主席团曾建议赫鲁晓夫在提及这一问题时应当一带而过,不再深究。
1961年10月17日,赫鲁晓夫登上克里姆林宫会议大厅主席台讲坛,宣布党的第二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参加大会的代表多达5000名,其中还有来自80个国家的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团,但是南斯拉夫和阿尔巴尼亚却没有派代表团参加这次大会。赫鲁晓夫的报告洋洋洒洒面面俱到,他首先评述了当前国际形势以及各国民族解放运动和工人运动所取得的成就。对于苏中两党之间的分歧与冲突,他有意加以回避;但他又宣称,鉴于南斯拉夫领导人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充满了“修正主义观点”,因此他不得不提出批评。报告的下一部分接着谈到了苏联在经济和文化方面取得的成就,同时也指出了国内经济建设某些方面存在的问题。其后,赫鲁晓夫话锋一转,开始谈到苏共本身的工作。
正是在这一点上,赫鲁晓夫又一次提出了有必要清除斯大林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问题,他这次老话重提确实是处心积虑以激起争论,许多中央委员对此感到极为震惊。赫鲁晓夫甚至还破天荒第一次明确点出了所谓“反党集团”全部成员的大名。他指出:
第二十次代表大会所反映的列宁主义方针,最初不得不在某些人强烈反对的情况下加以执行;这些人是反党分子、个人崇拜时期居统治地位的那种方法和秩序的狂热支持者、修正主义者和教条主义者。一个反党的派别活动集团反对党的列宁主义方针。参加这个集团的有莫洛托夫、卡冈诺维奇、马林科夫、伏罗希洛夫、布尔加宁、别尔乌辛、萨布罗夫以及参加他们一伙的谢皮洛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