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传记 > 二十世纪军政巨人:赫鲁晓夫传(67)

二十世纪军政巨人:赫鲁晓夫传(67)

作者:(苏)罗·亚·麦德维杰夫

尼·谢·赫鲁晓夫高瞻远瞩地提出七年计划的宏伟指标,仿佛将一捧五彩缤纷的群星撒落在天蓝色的帷幕上。群星宛如天际的星辰,荧荧发光,交相辉映。它们飘舞回旋,流光闪烁。它们闪耀着光华,放射出炽热。它们的光束透入了我们的心田。精炼钢的数字闪亮着夺目的白光,有色金属的数字散发着碧玉般的绿光,小麦的数字迸发出金子似的黄光,纺织品的数字折射出彩虹样的五颜六色。端详这幅迷人数字织成的篮图,我们为人类高超的想象力而惊叹。在这每一个数字后面,巍然屹立着无与伦比的创造者——大地的主人、共产主义的建设者;在这每一个数字中间,都隐含着人民无穷的创造力。所有这一切,就是一幅计划经济的美好图景,就是社会主义全国管理的动人画面。

但另一项计划却引人注目地没有招来如此热烈的颂扬和讴歌。1958年年底,党中央委员会全会曾根据赫鲁晓夫提交的一份报告,在原则上决定改革机器——拖拉机站,将其所有的农业机械转售给集体农庄。经过为时一个月的全国讨论之后,最高苏维埃批准了这一改革。这一新的改革无非又一次证实,一个基本上还是合情合理的改革,如果不重视细节问题,不预先进行试验和经济上的成本分析,只是仓促轻率而又不顾各地的实际生搬硬套地加以实施,那么它对国民经济也只会有百害而无一利。

早在20年代末期,就已开始筹建机器——拖拉机站以帮助第一批出现的集体农庄,因为这些集体农庄既没财力去购买、也无专业人员来使用农业机械。直至卫国战争爆发时,全苏已有机器——拖拉机站7000多个;1953年年初,这个数字又上升到8000多。早在三四十年代即已证明,一方面发展扩充机器——拖拉机站,同时又鼓励集体农庄自力更生获取农业机械,是两个相得益彰的举措,二者缺一不可。但斯大林却没有采纳这一好的建议,而是规定集体农庄只允许拥有卡车。当时在斯大林看来,将农业机械销售给集体农庄在原则上是为社会主义社会所不准许的,因为这种做法会使一部分生产资料转变为商品,从而又扩大了商品流通的领域。然而,随着集体农庄规模的扩大和收益的增加,随着各种各样可用于农业生产全过程的机械设备的出现,随着农村人口受教育程度的广泛提高,又自然而然地提出了使集体农庄更加全面充分地实现机械化的问题。而在当时的体制下,集体农庄实际上有两个并列上级,一个专管农业机械,另一个负责人力劳动和产品运输。这种体制不利于农庄的进一步发展。

1957年,在斯塔夫罗波尔进行了一项实验,这个边疆区中有12个大型集体农庄得到了原来由相邻的机器——拖拉机站所拥有的农业机械。试验结果充分表明了集体农庄使用自有农机的能力。但是,原先那种将机器——拖拉机站与集体农庄绑在一起的制度早在30年前就已出现,在过去几十年里也已有过这样那样的局部调整,因而目前所需要的就是继续进行试验和逐步实施改革。在向党中央委员会和最高苏维埃所提出的报告中,赫鲁晓夫本人也主张根据各地区的特殊情况和不同的条件推行逐步的改革。他还认为,这尤其适用于那些与其他地区相比农业较为落后、集体农庄较为贫困弱小的地区。依照他的说法,改革机器——拖拉机站一事应当在2到3年的时间里逐步完成,在某些地区,完成改革甚至还要花费更长的时间才行。他亲口说过:

在这件事上,切不可操之过急。”

这一谆谆告诫很快便被他自己置之脑后,在通过新法令的3个月之后,几乎所有的机器——拖拉机站都已关闭。到1958年年底时,80%多的集体农庄已经购得了自用农业机械,而其余不到20%的农庄均是一些规模较小,资金困难者。在同年12月的中央全会上,经过“交换意见”,遂决定同样向那些较贫困弱小者出售农业机械,“以使它们不致感到孤立无助”。时至1959年年初,原有的8000个机器——拖拉机站中,尚存者只有385个了。

这种仓促的行动对集体农庄的生产造成了极为不良的后果。农庄不得不花费巨大的开支来购买那些农业机械,又不得不为修理或停放这些农业机械修建高棚车库。另外,每年还须花费总数多达一亿多卢布的款项来购买燃料油和润滑油,还须接着付给农机手们工资。然而,直到1958年,只有40%的集体农庄还算得上是经济上稳固兴旺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