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传记 > 二十世纪军政巨人:赫鲁晓夫传(33)

二十世纪军政巨人:赫鲁晓夫传(33)

作者:(苏)罗·亚·麦德维杰夫

1954年2月初,莫斯科市和州的几百名共青团员在首都集会,赫鲁晓夫和农业部长伊·亚·别涅吉克托夫到会讲演。他们呼吁全国各地的共青团员参加开垦处女地和休耕地的运动。他们的号召自然是指向青年人的,因为处女地条件非常艰苦,第一批拓荒者将不得不住在帐篷和临时性的营房里;也根本没有时间去建造可供享受的生活设施。即便是在哈萨克,反对开垦处女地的意见在同月召开的当地共产党第七次代表大会上也被否决了,会议通过的决议申明,共和国党组织决心支持开垦处女地。沙亚赫麦托夫和阿方诺夫均被免职,由潘·康·波诺马连科和列·伊·勃列日涅夫分别接任第一和第二书记。到2月底,成百上千的青年人带着火热的激情奔赴西伯利亚和哈萨克。劳动工具和机械设备也直接从其他地区的工厂迅速调来。

同年3月,党中央委员会在莫斯科举行全会,听取并通过了赫鲁晓夫的进一步报告。全会决定,应当开垦出1300万公顷的新耕地,其预期粮食产量到1955年时应当达到2000万吨。在处女地将建立150个国营农场,四至五个农场为一组,接受拥有重大执行权力的中央委员会特派员的督察。两个月之后,党中央委员会的又一次全体会议听取了赫鲁晓夫关于促进苏联农业发展的两点建议。为了使其中的第二点建议付诸实施,赫鲁晓夫又发出了紧急呼吁。既为获得更多的粮食,也为获得更多的粗饲料,必须大规模地种植玉米。当时,他声嘶力竭地喊道,种植玉米将是强制性的;如果必要的话,他将毫不手软地要求采取那些与18世纪用以确保农民种植土豆的措施相类似的强迫手段。在他的正式报告文本中这段话被删除了。

要夸口说在新的体制下已经取得了进展,似乎还有些为时过早,但在1954年晚夏时节便已经组织起一个规模宏大、奢华浮丽的全苏农业展览。7月末,赫鲁晓夫以及其他一些头面人物视察了展览会耗资数千万卢布修建的宫殿楼阁和各种设施。8月1日,这个展览会作为一个永久性的机构而揭幕。值得指出的是,在农业展览馆、莫斯科大学新校舍以有其他一些雄心勃勃的工程项目(这些项目并不是由赫鲁晓夫提出的)竣工之后,赫鲁晓夫要求所有的建筑师和负责施工的人员坚决反对一切耗费巨大的“建筑求大求高的毛病”;他指出,建筑业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大批量建造住宅,并且坚决支持主张尽快采用标准设计以及较先进的建筑施工方法去建造住宅、学校、幼儿园和电影院的那些建筑师和施工人员。在1954年12月举行的全苏建筑师会议上,赫鲁晓夫还循循善诱地做了一次长篇演讲。没多久,没有电梯的五层砖砌住宅楼在莫斯科郊外遍地出现,有如雨后春笋一般。这些建筑物确实不大会为首都的风貌增光添彩,一些建筑师甚而轻蔑地称之为“赫鲁晓夫楚别依”(意为赫鲁晓夫式贫民窟)。但在另一方面,这些单调呆板、外观不雅的砖砌公寓楼确实有助于缓解苏联各大城市普遍存在的严重房荒。

相对于前几年而言,1954年的粮食收成要好得多。但从总体来看,并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根据。在工业生产增长13%的同时,粮食产量至多只提高了3%粮食和蔬菜仍然相当匮缺,供应紧张。在1955年1月召开的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上,赫鲁晓夫承认1953年9月中央全会提出的目标并未实现。他劝说中央委员们同意进一步提高农产品的收购价格,并根据农业建筑和机械化的需要而加大对农业的投资。3月3日的《真理报》宣布,全苏国营农场部部长科兹洛夫因其“工作不能令人满意”而被解职,改由原农业部部长别涅吉克托夫继任其职。后者所遗空缺另由马茨凯维奇填补,他曾在乌克兰同赫鲁晓夫共事,相互之间知根知底,关系非同一般。这一年,党中央委员会还批准了另一项改革措施,准许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在制定和实施自身生产计划方面拥有更多的自主权。让人遗憾并为之悲哀的是,这一原则随后便遭到破坏,而在几年之后又干脆被抛到九霄云外,完全被人遗忘。

总体而论,1955年对农业来说还是一个好年头。不过,最好的成绩是由那些位于早已开发出的熟耕地上的农庄赢得的,处女地则为严重的干旱所困扰,收成并不理想。但赫鲁晓夫对处女地开垦计划的热情仍然居高不下,有增不减,他进而又要求成千上万更多的青年工人为这个业已发轫的事业贡献力量。结果,在12个月之后,又开垦出了3000万公顷的新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