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赫鲁晓夫等人访南之前,英、法、美、苏四大国已经就奥地利的国家命运开始进行谈判。苏共中央主席团不顾莫洛托夫的坚决反对,还是同意做出妥协让步。5月15日,奥地利宣布为独立的永久中立国。7月,奥地利国家条约生效,四大国占领军同时一并撤离。
1955年5月,所有的欧洲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人举行会晤。不过,格外惹人注目的事情是南斯拉夫的故意缺席。与会者共同签署了一项友好、合作和军事互助条约,“华沙条约组织”便随之诞生。由此,华沙条约的签字国结成了一个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相抗衡的联盟,并且开始为各国在欧洲地区的武装部队建立统一的司令部。同时,还建立了一个政治协商委员会,社会主义国家党政领导人将定期相聚,统一口径并参与委员会的工作。
早在1955年春即已确定下来的苏联对西方领导人的策略,终于在同年7月的一次会议上得到具体的显示。参加这次会议的有代表苏联的赫鲁晓夫、布尔加宁和朱可夫、来自美国的艾森豪威尔和杜勒斯、英国代表艾登和麦克米伦以及法国的富尔和比内。这是自1945年波茨坦会议后四大国巨头的第一次聚会。这次会议广泛讨论了许多问题,但没有签署任何协议。会议结束时发表的公报只声称,将委派四国外长继续进行进一步的磋商。然而,这次会议却为德国问题的解决铺平了道路。不久之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政府总理康德拉·阿登纳率领一个官方代表团访问了莫斯科。从苏联报刊刊登的双方发言内容(发表这类文件又是赫鲁晓夫提出的一项创新之举)来看,两国代表的会谈进展得非常不顺利,气氛紧张。但双方最终还是达成了妥协,联邦德国与苏联之间建立了正式外交关系,随后两国又各得其利地开始了更加密切的贸易往来。
这年10月,莫斯科迎来了缅甸领导人吴努。11月,在回访缅甸并过访阿富汗之前,赫鲁晓夫和布尔加宁飞抵印度。与一年前印度总理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在苏联进行国事访问时所受欢迎相比,他们在这里受到的接待只有过之而无不及。在新德里、加尔各答、孟买以及其他许多城市,万人空巷拥聚街头,欢迎苏联代表团并聆听布尔加宁和赫鲁晓夫热情洋溢的讲话(这些讲话随后亦印刷成文,公之于世)。一次,人们的热情冲动还险些酿成一曲悲剧。当时,有好几百人冲决了警察布置的警戒线,赫鲁晓夫座车缓缓行进的街道上顿时乱作一团,人们挤得水泄不通。当赫鲁晓夫钻出座车与那些蜂拥而来、竟相表示欢迎的人们握手致谢时,他的汽车被人拆得身首分离,体无完肤,许许多多的汽车碎片在人群中传来传去,不知所终。赫鲁晓夫和布尔加宁被拥挤不堪的人群所吞没。苏联保镖特工和印度秘密警察部队队员不得不用强力来搭救二人,这些彪形大汉把他们两个囫囵个儿地从人群头顶上递送出来,终于使两人突出了重围。最后,为使秩序安定下来,保卫人员用尽了吃奶的力气。事后,负责国家安全事务的部长谢罗夫曾回忆说,他还从未遇到过像在访印期间保护苏联领导人安全这样棘手而又急迫的工作。
国际新闻界兴师动众地采访了赫鲁晓夫和布尔加宁在印度的行踪,又同样声势浩大地宣传了另一桩事。1955年12月,苏联爆炸了第二个高当量热核装置,但这次是在高空进行的,由此向全世界各国表明,苏联已然拥有强大的、可投掷的氢弹。相比之下,美国军火库中的任何核武器在爆炸当量上都望尘莫及。接着,苏联科学院的遴选结果充分体现了国家对这一成就所感到的骄傲和自豪。新当选的科学院院士中,人数最多的群体是由物理学家和数学家构成的,其中声名显赫者有伊·塔姆、布·哈里顿和安·德·萨哈罗夫。
与频繁的外交活动相比,国内的改革也搞得有声有色,两者齐头并进,相得益彰。在挫败了贝利亚窃国之举以后,党政领导人的注意力转向了令人恼火的国民经济问题。他们尤其关注于农业形势,这不仅因为农业长期停滞不前,而且还因为农业的情形好坏已经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那种大吹大擂粮食问题已经解决的官方声明,完全是欺人之谈,完全是画饼充饥。因为苏联实际上根本没有足够的粮食;畜牧业的状况也是一塌糊涂,甚至比实行集体化以前的1928年还要糟糕;几乎所有的日用消费品都非常短缺,房荒也日趋严重。在1940年——1952年期间,尽管有战争的严重破坏,但工业投资仍增长了三倍之多,国民经济也有所发展。虽然这样,消费品制造业还是始终供不应求,远远满足不了需要。虽说国家对食品以及工业用原材料的需求已有显著增长,但农业生产仍停留在1940年的水平上。调查表明,在斯大林的执政时期,国家统计局对有关农业生产的统计数字材料做了系统性的夸大——平均夸大值竟达20%。但是,商店柜台空空荡荡的货架揭穿了官方统计数字的骗人把戏,商品广泛匮乏的事实人们看得一清二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