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传记 > 二十世纪军政巨人:山本五十六传(61)

二十世纪军政巨人:山本五十六传(61)

作者:(日)阿川弘之

8日,当日本机动舰队开始对珍珠港实施攻击后,据说,“拉尼凯”突然接到命令“速返马尼拉港”。

这里,不能不让人产生一个这样的疑问:如果“拉尼凯”的任务真的是监视日本舰队的动静的话。那么,在珍珠港打响后,它的任务必然会更加繁重。相反,它为什么就在这个时候,又返回马尼拉了呢?显然,它的真正任务并不在于监视日本舰队的动静,而是充当诱饵,引诱日本舰队。也就是要设法让日本舰队向“美国军舰”开第一枪,以便美国能够找到“自卫还击”向日本发动战争的理由。

“拉尼凯”号艇长,战后被晋升为海军少将,一度曾任美军驻日本横须贺海军基地司令。他把他战时的这段危险的经历写成了文章,刊载在1962年9月号美国海军的杂志上。他在文中写道,当他接到“速返马尼拉港”的命令时,立刻感到转危为安:“这下可救了我的命。日本攻击珍珠港,远比‘拉尼凯’所起的作用更能使总统感到满意。”

据当时的陆军部长史汀生说,11月25日,即赫尔把照会交给日本人的前一天,在白宫召开的美国政府首脑会议上,曾讨论了“既要迫使日本先开第一枪,又要尽量减少可能给自己带来的损失。”

这里顺便再引用一个权威人士所说的一段话。

大前敏一,是松永敬介、增田正吾的同届同学,开战时曾为海军省军务局普通成员。他在自己所写的书中提到,英国的生产大臣奥利伯·利特尔顿,是个同美国来往甚密,深知美国国情的人。他在1944年的一次发言中说:

“说美国因受到日本进攻珍珠港的刺激,才被迫参战的,那纯系对历史事实的歪曲。”

从当时美国的舆论来看,绝大多数人是反对介入欧洲的这场战争的。参加欧洲之战的观点,在议会中是孤立无援的。然而,作为总统罗斯福来说,他恐怕不愿意也不甘心坐视希特勒的狂妄和胜利。

虽然美国为寻找借口,支援欧洲战场上的英国,故意越出作为中立国的立场,一再藐视外交上的惯例,屡屡对德国进行挑衅,但德国也并未上钩,丝毫也没有要同美国交战的意思。然而,尽管德国极力回避同美国交战,但它毕竟不能回避三国同盟。这样,在美国看来,在某种意义上说,依然有机可乘。它只要挑动日本先开第一枪的话,那么,德国就会自动进入同美国交战的状态。这样,罗斯福就会获得舆论的支持,进军欧洲。

总而言之,美国事先是否真的知道日本进攻珍珠港,对于这一问题,至今也没有一个明确的结论。

据说,当时为搞清珍珠港事件的来龙去脉,美国曾多次召开过调查会议。战后,上下两院也曾组织过联合调查委员会,并写出了调查报告。调查的结果认为:对美国来说,所以蒙受如此惨重的损失,完全是由于太平洋舰队司令金梅尔上将、夏威夷地区陆军指挥官肖特中将和作战部长斯塔克的玩忽职守造成的。当然,也有很多人持异议。在美国国内,对于这一问题,至今也没有统一的认识,一直争论不休。

有一件事是肯定的,那就是,即使美国知道日本要进攻夏威夷,恐怕也没有想到损失会如此惨重。因为美国对日本空中力量的估计,实在太失之偏颇了。

对于这一点,渊田美津雄曾有过这样一段绘声绘色地描述:

“诺克斯部长为了视察现场,乘飞机来到夏威夷。他刚一下飞机,就被那种惨不忍睹的惨景吓呆了。他只是张着大嘴‘啊、啊、啊、啊’的,连一句话也说不出来。美国海军的那帮家伙们,至今还常学着他当时的那种窘态取乐。”

井上成美也曾经说过:“不论是日本的政治家,还是军人,都低估了美国的国力和民众的精神力量,特别是女性的精神力量。他们认为,美国是个女性有地位、有权威的国家,在这样一个国度里,一旦发生战争,妇女们不久就会提出反对。这种认识,简直就像小孩画漫画那样幼稚可笑……”

当时,在美国同样也有很多人不能客观地看待日本。有人说:“日本人是一群滑稽的矮鬼,满嘴龅牙,戴着牛角框眼镜,脸上总是浮现着不可理喻的傻笑。因为他们眼睛的构造特殊,不适合驾驶飞机。”

美国人对日本人的这种看法,同样像小孩画漫画一样离奇可笑,至少是本身的无知和对对方侮辱而造成的。作为两国间,相互如此地不理解,必然给双方带来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