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传记 > 二十世纪军政巨人:墨索里尼传(91)

二十世纪军政巨人:墨索里尼传(91)

作者:(英)丹尼斯

1936年初,巴多利奥统帅的大军开始从北面移动。与此同时,格拉齐亚尼的部队由南面的索马里向北挺进墨索里尼认为,这样也许能完全避免妥协的和平当英国最后作出决定,建议对意大利实行石油禁运时,新的危险出现了。墨索里尼在答复时威胁说,如果实施石油禁运意大利就准备抛弃国际联盟,并进攻苏丹。同时,他继续在罗马、日内瓦和吉布提分别举行会谈,以鼓励绥靖主义者,使他们觉得他依然愿意妥协。

在此期间,格朗迪企图重新赢得墨索里尼的信任他从伦敦发回了一份令人难以置信的报告:英王爱德华向意大利人暗示,他同情意大利并秘密地站在意大利一边据说爱德华还告诉这位外国大使,英国政府心怀“邪念”,打算支持国际联盟。格朗迪接到指令,以战争威胁在伦敦制造恐慌:设法在英国报纸上发表文章,宣扬意大利兵强马壮,部队高达800万之众,拥有欧洲最强大的空军:谁若反对意大利的正当要求不仅要失败,而且可能会导致德国在欧洲称王称霸。

5月初,巴多利奥夺取亚的斯亚贝巴,从表面看,战争似乎胜利结束了。但事实上,埃塞俄比亚的绝大部分地区仍保持着独立,在以后的三年中,战斗继续激烈地进行,意大利公众对这些全然不知。维托利奥·伊曼纽尔在埃塞俄比亚称帝。与此同时,墨索里尼宣布,从现在起所有埃塞俄比亚人犯都将作为“叛乱分子”予以处决。他的将领们得到允许,只要能够保密,他们有权继续使用毒气,执行一项“有计划的恐怖和灭绝政策”他们还接到了特别指令把埃塞俄比亚为数不多的知识分子阶层全部消灭掉,因为这些人可能要领导抵抗运动为此,每伤亡一个意大利人,就要处决十个埃塞俄比亚人。

墨索里尼多年来一直谋求建立意大利帝国,如今终于大功告成意大利公众欣喜不已,因为他们听说埃塞俄比亚人一致欢呼意大利征服者为他们带来了西方的文明、正义和道德欧洲其他各国也为此感到宽慰,因为意大利告诉他们,意大利现在“心满意足”,没有别的领土要求了。法西斯主义将变得保守,反对暴力,反对革命分子,站在“路障的另一边”。墨索里尼进一步向英国人保证,有关他要组建一支庞大的埃塞俄比亚军队之说纯属谣言,没有根据墨索里尼这些话没有一句是真的,但他却希望人们会相信他。

墨索里尼私下承认,进行这样一场战争也许是不道德的:但同时又认为,在政治斗争中,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胜利是唯一能被接受的道德“历史上最伟大的殖民战争”是由他亲自策划、亲自赢得的,他希望每个人都知道这一点。他命令,不得让戴博诺、巴多利奥和格拉齐亚尼等战地司令官的功绩掩盖住他的功劳这一胜利被说成是震惊世界的“杰作”。据说欧洲的军事专家们都深信,埃塞俄比亚是打不垮、攻不克的。不少外国人受雇为他著书立传,然后出口转内销在意大利被大量引用,作为外国人一致对他表示钦佩的证据。但是,有些外国专家认为这场战争本来只需一半时间就能取胜的观点,却只字不提了。

这次战争的伤亡与财产损失没有确切的统计根据埃塞俄比亚人自己可能有些夸大的说法,他们至少死亡五十万人意大利所公布的士兵死亡人数为五千人左右,而且绝大部分是殖民地部队的有色人种士兵。墨索里尼的评论十分冷酷无情。他说,如果多一点意大利人被打死那更好,这样可使战争显得更加严肃。从耗资方面来说,战争花费了国家几乎全年的总收入如果对在非洲消耗的军需品作必要的补充,其数量则相当于七十五个师的装备若以金钱计算,则相当于其后三年的军事预算总额。但是,墨索里尼认为,他能使人们相信,与以往任何时候相比,战后军队的武器装备会更精良,物资供应会更丰富他用同样夸张的口气将埃塞俄比亚这块新殖民地说成是什么“希望之乡”,解决意大利经济问题的钥匙。而事实恰恰相反,新殖民地极大地消耗了意大利有限的财力。

出于宣传的需要,不少类似的谎言必须永久维持。但是,那些不受他宣传蒙蔽的观察家们并不难看清,意大利为建立这块新殖民地费尽了九牛二虎之力,致使国力受到极大削弱意大利通往红海的补给线漫长,费用巨大,而且非常脆弱,不易保护。墨索里尼的恫吓和威胁迫使英国不得不加速重新武装,从而使这条补给线更加不安全经济制裁尽管实行得不很有力,但依然给意大利带来了灾难由于与西方民主政体国家日益疏远,墨索里尼更趋向于同德国结盟他开始失去意大利极为有利的条件:不能再在两大势力集团之间挑拨离间,坐受渔人之利。在外交政策上,他也一下子失去了选择的自由:他现在已成为众矢之的,美国也受人鼓动将法西斯分子看成是一伙肆无忌惮的暴徒。很多人再一次纷纷议论说,墨索里尼如果不是精神错乱,必然会在别的什么地方再来一次“疯狗行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