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传记 > 二十世纪军政巨人:墨索里尼传(112)

二十世纪军政巨人:墨索里尼传(112)

作者:(英)丹尼斯

1月底,墨索里尼更加深信,德国将赢得胜利。这样,“从荣誉和道德方面考虑”,他就不得不站在他们一边。意大利人也许不喜欢他这样做,因为按他的说法,意大利人是像绵羊一样胆怯的民族,他们必须用鞭子抽打才能积极干活;但为了他们自身的利益,必须让他们从早到晚穿制服。其实,他此时仍不打算和德国人并肩战斗;他倾向于打一场“平行战”,不但风险较小,而且纯粹为实现意大利目标而战。他既不准备进攻法国,也不准备进攻英国,而是要占领南斯拉夫,可能还有希腊,作为将来与西方和平谈判时的砝码。

2月,墨索里尼在防务委员会上炫耀自己,显得信心十足,声称是他亲自负责领导意大利作好了战争准备,并向大家保证,他已做好了应付任何不测事件的准备。他认为,采取军事行动的可能性不大,法国人也许会被吓得低头屈服除了一支即可整装待发的庞大的意大利军队之外,他还准备在阿尔巴尼亚再征募一支雇佣军,而且武器已经备好,足以应付他考虑的那种战争。必须承认,原料非常短缺,然而他却把责任推到官员们身上。他责备说,既然早知战争迟早要爆发,为什么不多作储备。也许他自己忘了把好战的计划告诉他们;也有可能他没有批阅那些定时呈送到他办公桌上的有关贮存和物资短缺情况的报告他知道意大利所需的煤大部分仍靠进口,但他企图使自己和别人都相信,在情况危急时,他们可以作出“巨大努力”从国内煤矿采煤以弥补不足。

实际上,墨索里尼对煤炭供应这一极其重要的问题估计不足因为他不让别人知道可能的需求量,所以其他人也从未认真考虑过他以错误的推测出发,认为意大利的低品位褐煤煤田很快就能投入生产,不仅运输方便,而且易于加工成工业用煤。可是,意大利对进口煤的需要量已开始进一步增加,不到数月,军火工业因缺少燃料而几乎瘫痪,开工率还不到生产能力的一半。其实,这并不足为奇。意大利每年进口的一千万吨煤差不多全靠海运,一旦同西方开战,就得靠陆上运输。然而,穿越阿尔卑斯山脉的九条铁路中只有两条是复线据估测,运输能力只等于意大利和平时期需要量的四分之一多一点另外,意大利到1940年才意识到,战争一旦来临,它立即需要一万辆新货运卡车,而事实证明这个数字还远远不够由于火车准点的法西斯神话已为人们所接受,加之墨索里尼又从未向任何人下达过制定战时交通运输计划的任务,因此一直没有把这件事摆上议事日程。

在处理另一个棘手问题、即外汇储备问题时,墨索里尼比较严肃认真虽然他从未与负责外汇的官员们讨论过战争的可能性,但他们多次告诫过他,意大利面临即将失去偿付能力的危险可是他这个人绝不会因为缺少黄金和外汇而不参加一切重新绘制欧洲地图的战争为了取得更多的硬通货,他鼓励出口武器正值需要在国内集中力量进行重新装备的时刻,意大利武器出口的贸易额继续大幅度地增长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940年,而且成交客户大多数是不久即将与他交战的国家。一次,一个印度骗子声称能把贱金属变成黄金。墨索里尼竟然派了一名院士前去调查,看是否属实。他比较认真的设想是,一旦夺取了法兰西银行的存款,意大利的黄金储备就不难得到补充了。

与此同时,他心安理得地听任宣传人员胡吹,意大利工业动员的速度比俄国或德国都快。他们心里一定清楚这是欺人之谈。然而,他指望战争非常短暂,因此可以把所有的产业工人立即送往前线由于是“闪电战”,工厂就不需要转产去生产武器。他认为其他国家的批量生产思想是颓废的资产阶级社会或苏维埃社会的特征;法西斯意大利的工业重在保证质量譬如只适于制造一次性发动的赛车引擎而不是制造战斗机通用的飞机引擎在法西斯意大利。工厂也同其他许多机构一样有时只是一个舞台布景道具建成后可能不生产任何产品。

墨索里尼亲自领导了一场自给自足运动,力图使意大利摆脱依靠进口的困境。虽然这场运动成绩不小,可是许多必要的进口继续增长。以新产品“自给自足纤维”(即意大利人造羊毛)为例,其用意是为了减少纺织品进口,可是这种纤维只能从大量进口牛奶中提取1939年,两家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即将竣工。据宣布,这两个企业建成后意大利很快就将在战时工业生产所需要的钢材方面基本上实现自给自足。但是,这一估计必须将增加煤和废旧金属的进口考虑在内,才可算正确。然而在战时,煤和废旧金属这两种商品将极其短缺。实际上,在战争爆发以前,意大利钢铁产量下降的原因正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