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传记 > 二十世纪军政巨人:墨索里尼传(108)

二十世纪军政巨人:墨索里尼传(108)

作者:(英)丹尼斯

在以后的十天中,由于情绪时高时低、反反复复,墨索里尼接二连三地改变主意,有时,一天之内竟变动数次他很想当德国在战争中获胜时分享一份战利品,同时开始担心,倘若退缩,德国可能入侵意大利。另一方面,他也害怕打仗,唯恐恫吓战术现出原形,因他曾多次吓唬人说:意大利武装部队已做好一切准备。与以往一样,他头脑里总是死抱着战争光荣这个想法他特别怕别人指责他是胆小鬼,但又极其希望民主政体国家不战而降,或者德国获胜,使他不必参加重大作战行动便能拾到果子与此同时,他再次命令军队做好准备与希腊和南斯拉夫打一场有限战争,以便乘欧洲其他各国的注意力都被德国缠住时轻而易举地实现某些领土野心。

8月21日,他曾一度决定告知希特勒,打算撤回给予德国百分之百军事支援的建议。但碰巧,他听说德国人与俄国刚签订了一项协定,于是他的整个观点又改变了。严格说来,德、苏条约的签订又一次违反了钢铁同盟条约,使反对布尔什维克的策略成为荒唐之举何况墨索里尼曾为推行这项策略派遣那么多意大利人赴西班牙打仗送死。但他本能地意识到,德国、俄国和意大利的联合将无敌于天下因此,他赞同这一条约,称之为彻底改变了画面的妙笔。

8月22日,希特勒通知德国将领,他打算在今后几个星期内“消灭”波兰,如有必要,可使用“最残忍的手段”。他的理由是,他终于可以指望得到墨索里尼和斯大林的支持了德国和俄国将先瓜分波兰,然后商定“重新分配世界”。十分明显,墨索里尼的支持虽不及斯大林的支持重要,但却是促使德国人敢于冒险发动另一次世界大战的因素之一。

希特勒的估计并不完全正确。虽然墨索里尼再次非常热衷于战争,但这种热情只能持续几个小时,他很快便转向另一个极端,变得惊慌失措。在突然事件面前不能作出果断、合理的决定,这对他来说已非第一次,也不是最后一次。但是,只要有某种可能在宣传上获得重大胜利,他仍不愿同内阁或法西斯大议会共同分担责任希特勒的几名亲密伙伴曾秘密地写信给墨索里尼,要求他拒绝参战并施加影响制止这场即将爆发的欧洲大战,可是他未采取任何行动。与此同时,意大利的军事专家们千方百计地力求跟上他无常的情绪:他一会儿推测法国人以五比一的优势压倒意大利一会儿又坚持认为,意大利军队完全能够打败一切敌人。

8月25日,英国人重申,一旦战争爆发,他们将支持波兰。这时,希特勒意识到,在东欧打一场局部战争的想法或许是一个错误的估计。他责怪意大利暗中鼓励英国人采取坚定立场。几天前,英国人的确从一个告密者那里得到一份情报,获知意大利军队的现状,从而完全排除了意大利进行干预的任何可能性。这个告密者是齐亚诺的情妇,也许她始终定期向英国人传递齐亚诺的看法伦敦认为这份情报完全可靠,十分机密。这就让人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为了竭力避免战争,齐亚诺可能故意向英国人递送情报。几天以后,墨索里尼同意再次向英国人保证,他将不参加战争。这一事实进一步表明,这起不慎泄密事件很可能是经他允许的。

8月26日,希特勒竭力坚持,意大利不管怎样必须作出决定。墨索里尼假装表示准备同德国人一起干,但提出一个条件,要求德国支援一万七千列车的物资,帮他重新装备他明知这是一项根本达不到的要求,所需数量是几分钟内推算出来的,这些数字扩大了两倍或三倍,使德国人无法予以满足他蓄意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寻找借口不参加战争。但他做得太露骨,所以希特勒可以指责他胆怯、奸诈。过去两年里,他再三保证,“立即”与德国一起并肩战斗“到底”,给以“百分之百的支持”等等,现在一有迹象表明战争并不是纸上谈兵,并不只是唬人,他却退缩了。

希特勒担心“某个下流坯”(实指墨索里尼)也许会主动出面调停,使他在最后一刻丧失发动战争的机会其实,这正是墨索里尼现在打算做的事,因为他想,要取得政治上的胜利,这是最好的,或许是唯一的机会但德国和英国都拒绝给他这个机会,不同意由他主持另一次和平会议墨索里尼因此感到沮丧与难过希特勒请求他至少要对持中立态度一事保密,以便让对手猜测不透可是墨索里尼的行动恰恰相反,他捎信给伦敦,进一步明确保证,他在任何情况下决不对法国或英国发动战争。在尚未完全弄清谁有可能获胜以前,他深谋远虑,采取两面讨好之术,以求万无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