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传记 > 二十世纪军政巨人:墨索里尼传(100)

二十世纪军政巨人:墨索里尼传(100)

作者:(英)丹尼斯

希特勒一直小心审慎,不向墨索里尼透露扩大德国“生存空间”的计划他认为意大利在西班牙已忙得不可开交,正好乘此时机并吞奥地利和占领捷克斯洛伐克,说不定还可不必给他的伙伴任何回报在东南欧,他正逐步夺取意大利的市场,吞并奥地利以后,他切断了意大利的里雅斯特港的原有贸易线,使该港几乎成为死港墨索里尼此时必然意识到,尽管在议会里人们有组织地向他欢呼,但舆论业已大哗,认为他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对此,他感到无可奈何,忐忑不安。偶尔,他也扬言要改变意大利在欧洲的立场,誓“把德国打垮,使她起码在两个世纪内翻不了身”他秘密地决定执行一项耗资巨大的防御计划,沿意、德两国的新边界构筑一道坚固的防御工事。

采取这样的行动是不负责任的,也是不现实的,简直不像是一个缔约的盟友应有的态度但他仍想脚踩两只船——一方面向德国人暗示结盟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又以与德国人结盟作威胁,迫使西方民主政体国家对他让步。有时,他仍怀有一种荒诞的想法:在民主政体国家准备就绪前发动一场速决战有时,他只是想用战争的叫嚣恫吓别的国家,为意大利人打气,而私下他决心再等四、五年,到轴心国的重新武装已有相当进展时再发动战争。3月,他向议会宣布,他至少拥有八百万军队和一支世界上最大的潜艇舰队;空军的实力在世界上也名列榜首他已做好准备应付任何不测事件他向意大利人又许下了新的诺言,一旦战争爆发,这支武装力量将由他自己亲自统率他特别羡慕希特勒对军队的有效控制,并决心说服国王让他也能像希特勒一样统帅军队,因为意大利宪法明文规定,武装部队的最高统帅不是首相,而是国王。

首先,他授予自己军衔。为此目的,他设计了帝国第一元帅的新军衔,只授予国王和他自己。他表面推辞不愿接受,但心里却非常得意。将军中有些人感到气愤,因为墨索里尼是文职官员,根本不会打仗,也没有任何军事知识,竟被授予意大利军队中的最高军衔。当这一消息在议会宣布时,循规蹈矩的议员们顿时又高唱起《青年之歌》。

1938年4月,领袖与英国签订了新的友好条约,目的是不想与对方作背水一战但是,这一条约纯粹是为了装点门面,毫无实际意义英国在批准这一条约时附有条件,要求意大利军队撤出西班牙但墨索里尼在瓜达拉哈拉失败之仇未报以前无意接受这一条件。

5月,希特勒来意大利,作为对前一年墨索里尼访问柏林的回访墨索里尼亲自负责接待的准备工作他对希特勒要经过的路线逐段仔细检查,确保沿路的房屋都粉饰一新(或如有必要,予以拆除),道路两旁移栽了树木,修建了装饰性的门楼,从而给人一种繁荣富强的假象他自信正在安排一场比他在德国看到的更壮观的表演意大利报刊以极其自豪的语调报道了展出的新型武器包括军队领导人在内的一些人都意识到,这只不过又是一种装饰门面的摆设而已墨索里尼发现有些装甲车上的火炮是木头做的假炮,心中十分沮丧。

希特勒回到德国,心情沉重。来意大利时,他曾希望把轴心变成意大利和德国的正式结盟,从而为他下一步侵略行动—入侵捷克斯洛伐克—提供方便但意大利人并不急于与德国结盟,竭力回避任何严肃的政治讨论他们只作出一般性的保证表示支持德国反对捷克,而德、意结盟问题仍悬而未定。

墨索里尼决心利用德国,借助他们取得的任何进展为自己牟利问题在于如何微妙地选择时机和密切配合在公开讲话中,他继续叫嚣以战争维护意大利对其他国家的统治但有时他也感到自己讲过了头,便指示报纸不要发表他的好战言论。尽管如此,当他发现许多意大利人不希望采取风险性较大的外交政策,不赞成为反对“所谓民主的富豪统治”而打乱国际秩序时,他又怒发冲冠,于是加剧紧张局势,宣布意大利处于永久性战时动员状态他还命令左右舆论的人迅速掀起一场仇恨法国的运动,使意大利人相信:民主政体国家大大落伍了,无可救药;这些国家只要一想到战争,就吓得胆战心惊,对拥有巨大军事优势的法西斯意大利来说,根本不足以构成任何危险。

实际上,墨索里尼是在自欺欺人因为其他国家在意大利都有可靠的军事情报来源,他们也同德国人一样知道意大利的武器陈旧窳败,八百万军队并不存在。墨索里尼和其他国家也都清楚,意大利依赖海上运输:仅1939年,每天平均就有四十四艘船只停靠码头,其中三十五艘要经过直布罗陀海峡;加上外汇短缺,物资储备不足,意大利如被法、英海军袭击,将是非常脆弱和不堪一击的。也许他想以大话蛊惑人心也有可能他听信了将领中某些人的一派胡言:在重新武装的技术方面,意大利远比德国先进。事实上,意军在8月份进行的演习更使德国人坚信,墨索里尼的战备工作极其落伍,糟糕透顶但是,对这些不足之处他本人究竟了解多少,别人很难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