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传记 > 魏王曹操(97)

魏王曹操(97)

作者:关河五十州

看来许攸对曹军的情况很了解啊,曹操没办法,只得笑着说:“我先前说的不过是戏言,其实军中只有一个月的粮食了,您看怎么办呢?”

许攸了解曹操的性格为人,他坚持要曹操吐露真言,不为别的,就是希望得到曹操的完全信任。见曹操已脱下伪装,并且向其请教破敌之策,他这才进入主题:“明公孤军独守,外无救兵,内无粮草,情况确实不妙,不过我有一计,不出三天,可保袁绍全军溃败。”

许攸此计和袁军的第二批军粮有关。这批由淳于琼等人押运的粮草运至前线后,集中屯积于袁绍大营以北的乌巢,并仍由淳于琼领兵守护。

沮授深知这批粮草对于袁军有多么重要,鉴于韩猛故市之失,他曾建议袁绍,派大将蒋奇率军驻守于淳于琼外侧,加强对乌巢外围的保护,同时两人还可以互为倚角,以防粮草再被曹军抢夺和破坏。可是袁绍看起来并未真正吸取教训,他认为淳于琼是袁军第一大将,所率的护粮部队也有万余之多,就没必要再从主力部队中占用资源了,沮授的建议被他一口否决。

许攸知道袁绍麻痹大意,对于乌巢的防守并不严密,他献计曹操,让曹操派一支精兵出其不意地前去偷袭,烧其粮草。

曹操听后大喜。先前荀彧说过,敌情还会发生变化,在此之前,只要随时注意观察,就一定会找到合适的战机。这一推测先前已经兑现过一次,与上一次相比,这一次的结果则足以改变双方的命运,所以曹操派谁都不放心,他要亲自出马。

在留下曹洪守大营后,曹操亲自挑选精锐步骑五千人,准备率领他们连夜偷袭乌巢。这是一次大胆到令人咋舌的行动,毕竟许攸在投曹前没有任何征兆,也无人可以为他做保,万一许攸是假归降,作为三军主帅的曹操岂不等于自投罗网?

曹操手下的好多人包括不少将领,都表示担心,只有荀攸和贾诩认为许攸可靠,劝曹操尽管放心依计而行。曹操自己则知道,以曹军自身的窘迫状况来说,这是最好的一次,也极可能是最后一次天赐良机,过了这个村,就没了这个店,他已经没有时间再等待或选择了,就算是身边绝大多数人都心存疑虑,他也要孤注一掷,舍生忘死地去试它一试。

出发前,偷袭部队全部都穿上了袁军服装,打袁军旗号。每人或背或抱一捆干草,为了不发出声响,口中都要含一根小棍,所乘战马的嘴巴也均被缚住,这叫“衔枚缚马口”。

夜色中,他们沿着小路直扑乌巢。路上经过袁军哨卡,有人盘问,曹军按照事先设计好的口径回答:“袁公担心曹操包抄后路,袭击我们后面的军队,所以派兵来加强守备。”哨卡方面信以为真,抬抬手就把他们放了过去。

曹军一路畅通无阻,到达乌巢后,立即围住粮屯,堆起干草放火。守粮袁军眼见四面起火,又不知曹军虚实,顿时大乱。这时刚好天亮了,淳于琼一看,曹军似乎人不算多,便直出营门,排出阵势,想要迎战曹军。

曹操此番冒险出击,是拼了命的,见袁军出营,二话不说,当即予以猛击。袁军有一万多人,曹军只有五千,但曹军更为精锐,战斗力原本就超过袁军,且夜袭部队经过挑选,乃精兵中的精兵,袁军哪里招架得住,淳于琼只好一边退守营寨,一边派人飞马向袁绍告急。

迷之自信

得知曹操夜袭乌巢,袁绍的反应很让人奇怪,他不仅不着急,相反,还认为这是个攻下曹操大营的好机会。

“趁曹操领兵攻打乌巢,我们去夺取他的大营。即便淳于琼被曹操击破,而我拔掉他的军营,他就无处可归了。”袁绍对长子袁谭说出了这样的话。

你攻我的乌巢,我便攻你的大营,最多我的军粮被你毁了,但你的家也没了。这是袁绍的如意算盘,如果用下象棋来打比方,就是宁可舍去一“车”,但只要能同时将死对方的老“将”,最后的赢家还是自己。

袁绍倒也不是临时起意,事实上,过去他确实有过类似的成功战例。大约七年前,他和公孙瓒在外对战,后方魏郡兵与黑山军发动叛乱,占领了邺城。袁绍当时没有攻打邺城,而是围剿黑山军老巢,最后不仅迫使魏郡兵放弃邺城,而且对黑山军予以了重创。

袁绍将七年前行之有效的经验移植到了曹军身上。在曹袁两军相持的过程中,曹军一直小心翼翼地坚守营垒,轻易不肯出营同袁军交手,此前仅有的一次主动出击,还是徐晃袭击韩猛粮队。这其间肯定也把袁绍给憋坏了,现在曹操亲自率部出击,他便理所当然地认为曹操大营必然空虚,只要出动主力,便可一击而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