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洛阳时,曹操曾用诛杀异已要员的方式为自己立威,但那些人的地位不及三公。作为大将军以下职衔最高、最具影响力的官员,一般情况下,三公不能随便被罢黜或被杀,况且,杨彪、张喜也不像前述官员那样有着明确的罪名,曹操对他们接连发难,其杀鸡儆猴的用意和效果更加明显。
曹操对朝廷旧官的态度很明确,挡路的要罢免或杀戮,投靠的要奖掖乃至重用。董昭、钟繇在曹操遣使长安时就帮助过他,特别是董昭,还是迁帝都许的主要幕后策划人,曹操任命董昭为洛阳令,派他控制旧都,同时又任命执法严明的满宠为许都令,用以控制新都。
尚书官员位于三公之下,但因参与机密,传达诏书,实际权力超过三公,尚书台也因此成为总理国家政务的中枢机构。曹操很清楚尚书台的作用,他以自己最为倚重的荀彧为尚书令,以钟繇为尚书仆射,后者相当于尚书令的副手,通过这些心腹亲信,曹操牢牢地掌控着尚书台,然后再通过尚书台干预和控制朝政。
英雄自有英雄之见
从迁帝都许到全面掌控朝政,曹操这边搞得风生水起,把袁绍等诸侯们看得目瞪口呆。
当初,袁绍没有及时采纳沮授的“挟天子以令诸侯”,其原因之一,是认为把皇帝迎到自己身边会碍手碍脚,是个拖累。现在他才发现,曹操在接过被他放弃的“挟制权”之后,照旧可以以天子的名义发布诏令,让他处处感到被动和掣肘。
另外一个新出现的情况是,本来曹操的政治声望和号召力远不及袁绍,但却通过迁帝都许完成了角色转变,一跃成为众人仰望的天子重臣、朝廷柱石,从而彻底脱离了袁绍的控制。袁绍对此懊悔不已,尽管他明知所谓关东盟军早已名存实亡,却还是摆出盟主的谱,以许县低湿为由,要求曹操将献帝迁至甄城。
甄城为兖州州治,离袁绍所占据的冀州较近,袁绍若想抢回献帝或对朝廷施加影响的话,相对可操作性更强一些。考虑到甄城是曹操而不是他袁绍的势力范围,袁绍以为曹操能够爽快答应下来,不料曹操一眼就看穿了他的小算盘,不但予以拒绝,还以献帝的名义,下诏责备袁绍,说:“你地大兵多,却专门树立党羽!从没看见你出师勤王,只看见你擅自同别人互相攻伐!”
曹操这一榔头敲下去,把个袁绍砸得眼冒金星,可因为是皇帝下的诏,他又不好发作,只得写了一封很长的信,竭力进行辩解和表白,以免再授人以柄。
自少年游侠时代起,袁绍就凭借着高贵而显赫的家世,对曹操形成凌驾之势,虽然曹操如今已经可以不受袁绍的控制,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这种心理阴影仍会或多或少地继续存在下去。袁绍在诏书面前气急败坏却又无可奈何的那副表情,无疑让曹操的内心得到了极大释放和满足。与此同时,这也是一个完美的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袁绍再怎么嚣张,公开场合还是不敢和皇帝对着干。既然如此,那就更应该把他从原先那个盟主的壳子中拉出来,纳进朝官的体系了,于是曹操便以献帝的名义,任命袁绍为太尉,封邺侯。
太尉是三公之首,恰好给袁绍“四世三公”的家族背景续上了香火,但三公位在大将军之下,而献帝御封的大将军正是曹操。袁绍又羞又恼,说:“曹操几次失败,差点就要完蛋了,都是我救了他,现在竟然要挟天子对我施令,岂有此理!”
袁绍上表,拒不接受太尉之职。这个时候,袁绍在关东群雄中独占鳌头,是妥妥的超级大鳄。曹操虽也凭借着控有兖州及豫州的大部,再兼“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势头,从独角兽上升为大鳄,但双方在实力上的差距还是很明显的,曹操若执意要与袁绍相搏,难操胜算。
想到如果马上与袁绍闹翻,于己不利,曹操果断决定把大将军的头衔让给袁绍,自己改任三公之一的司空,行车骑将军(车骑将军仅次于大将军)事。
袁绍表辞太尉不过是装装样子,并非真心,曹操既然已如其所愿,将大将军拱手相让,在面子和里子皆得的情况下,他也就高高兴兴地接受下来。
英雄自有英雄之见。许都不是袁绍的势力范围,曹操在朝中依然是一言九鼎,所谓的大将军对袁绍而言,并无多少实际用途,倒是以后他再也无法独立于朝廷之外,拿过去的盟主之位说事了。
没有实权的地位再金光闪闪,亦不值得可惜,曹操真正在乎的,还是他对袁绍说过的“天下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