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传记 > 魏王曹操(172)

魏王曹操(172)

作者:关河五十州

曹操这才发现,情况远比自己原来想像的还要严重得多。徐晃所据的宛城乃南阳郡中心,南阳起义刚被镇压不久,以前的宛城守将侯音即为那次起义的领导者,可见曹军在当地不得民心,极易再次发生变乱。

限于后勤供给条件,曹操一向都以少而精的原则来编组军队,他外出远征,一般情况下,每次最多都只能集结十万大军。襄樊战役爆发后,于禁从关中已经带走了至少三四万的主力部队,刘备尚在汉中虎视眈眈,所以陈仓防线及其关中也必须部署相当数量的精锐武装,这样一来,曹操真正能够从西北调来的兵力就很有限了。徐晃部多为新兵,很难直接和关羽交锋争胜,此外虽然还能再从关中零零碎碎地抽出一些机动兵力,但也形不成规模。

假如徐晃救不了樊城,亦守不住南阳,许都必受威胁,许都的守军不多,万一关羽攻入许都抢走献帝,曹操将失去他自挟天子以令诸侯以来的最大政治资源,“以魏代汉”以及统一天下的图谋亦将随之落空。

想到这里,曹操真是一身冷汗,他赶紧召集军政会议,提出许都离前线太近,是否应将献帝迁至邺城,以避关羽兵锋。最终,因大家都担心迁移将会极大地动摇人心,使得局面更加被动,此议方才作罢。

联吴

曹操面临着自赤壁兵败以来的最大危机,曹营的上上下下都被动员起来,纷纷献计献策,其中谋士司马懿、蒋济的观点引起了曹操的特别关注,这就是“联吴”。

在赤壁大战前,曹操并不把孙权、刘备放在眼里,对于“联吴”基本是不屑一顾的。赤壁一战,曹操被孙权打得鼻青脸肿,只得退还中原,从那时候起,他才清醒过来,开始明白孙刘联盟的价值,并尝试对孙、刘进行挑拨和分别拉拢,“联吴”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策略。

“联吴”的效果,最初并不理想。原因是多方面的,一者,当时孙刘都处于发展期,有抱团抗曹的现实需要,二者,刘备营中有诸葛亮,孙权营中有鲁肃,两人都是极具前瞻性眼光的大战略家,特别是鲁肃,正是他始终坚持,一力促成,才有了“湘水划界”。

当然还有最不可忽视的一点是,曹操对于“联吴”的认识仍不够深刻,他总认为自己的中原大军数倍于孙刘,赤壁兵败只是一时失利,只要缓过神来,总能把孙刘都统统收拾掉。这种心态导致他对于“联吴”一直都是采取权宜态度,比如给孙权写信相诱,以及“四越巢湖”未果后接受孙权求和,事先均缺乏认真细致的战略性思考和安排,于是注定都只能沦为失败。

一场两场战斗战役的失败,是可以补救的,一个战略性的失误,却会导致满盘皆输。襄樊战役距离赤壁大战已过去了十一年,在这十一年中,曹操以一敌二,孙、刘两家则是合二抗一,虽然偶有破裂,但马上就又能弥合,这样造成的结果是,孙、刘逐步扩张势力,一个进据江北,时时逼攻合肥,一个全取益州、汉中,而曹操却只能步步退却,直至被关羽水淹七军,襄樊危在旦夕。

曹操本有扑灭群雄之志,在其全盛时期威风八面,势不可挡,关东的袁绍、袁术、吕布、刘表,关西的马超、韩遂,哪一个不是强者中的强者,好汉中的好汉,最后都被曹操一扫而空。唯独对于江东的孙权、巴蜀的刘备,曹操一直难占上风,无怪乎有人评论他“公亦老矣”,说曹操还是年纪太大,故而已经雄风不再,打不动了。

其实真不是年纪的问题,是战略出错了,司马懿、蒋济点醒了曹操。

要论“联吴”的时机,此时却也再好不过。孙、刘之间的联盟关系本就属于利益的联盟,相当松散,也相当脆弱。在争夺荆州之前,因为刘备独取益州,未让孙权分到好处,孙权一怒之下,接回了嫁给刘备的妹妹,接着又为荆州归属,差点与刘备全面开战,是刘备慑于曹操进兵关中,以及依赖鲁肃的说服调解,双方才得以重归于好。

随着鲁肃去世,孙权的态度再次出现变化。

荆州在长江以南的部分,以江陵为最重要,自江陵顺流而下,对下游的江东地区据有天然的地理优势。正因如此,曹操在退往北方后,才会让曹仁留守江陵,周瑜也才会死盯着江陵不放。当初江东拿下江陵并不容易,周瑜一条命可以说就是断送在了江陵,但它后来却被“借”给了刘备,即便“湘水划界”,也没能要回来。

在刘备尚未取得益州时,他和关羽的力量都还有限,江陵尚未对江东构成威胁,及至刘备占领益州、关中,其实力已与孙权相当,江陵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了。关羽虽然只是刘备的一个大将,却具有独当一面和独立发展的能力,他以江陵为基地,雄视各方,连江东也处在其威慑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