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西军残余力量,马超败退凉州,韩遂亦在凉州的陇西郡栖身,其余诸将如梁兴等,则仍滞留于关中。夏侯渊首先在关中展开清剿,通过消灭梁兴等部,使关中地区得以全部平定。
马超逃至凉州后,凭借在羌胡中的影响力,收聚羌胡兵,又重整了一支部队,再加上张鲁的援军,在凉州攻城掠地,连凉州刺史都被他杀了,颇有在凉州称雄之势。夏侯渊率部攻入凉州,在凉州参军杨阜等人的协助下,里应外合,终于打败马超。马超兵败后,形同丧家之犬,先依附张鲁,见张鲁难以作为,复被张鲁部属排挤,便又入蜀投奔了刘备。
韩遂比马超更惨,他也是以残兵败将与羌胡兵混搭,但组成的新军根本就不够夏侯渊打。韩遂穷困窘迫,第二年死于部将之手。
作为崛起于西北,已基本羌化胡化的野狼式兵团,凉州军自铁马狂飚般地闯入中原人的视野起,便以强悍的战斗力,空前的杀伤力,残酷的破坏力,令世人不寒而栗。无论是韩遂、马腾在凉州反叛,还是董卓入京,以及关东诸侯讨伐董卓的战役,很少有人敢撄其锋,但是如今,随着曹军,这个比凉州军团更凶猛更善战的军队的出现,西北一带已再无凉州兵的踪迹。
除了彻底击灭凉州军团,夏侯渊还消灭了在陇西割据的宋建,又遣大将张郃等平定河西,招降了曾帮助马超、韩遂抵御曹军的河西诸羌。
曹操获悉,极为高兴。
“诸夏侯曹”不仅是谯沛集团的核心,曹操起家时的核心力量,更是曹操的宗族姻亲。在后来夺取天下的进程中,“诸夏侯曹”逐渐落伍,他们既缺乏汝颍集团那样的智谋,又没有异姓将领那么能打,最后也就只剩一个曹仁能与“五子良将”稍微比较一下。尽管如此,能被曹操捧在手心里的,依旧还是“诸夏侯曹”。因为曹操认为,只有“诸夏侯曹”才能始终对自己忠心耿耿,这一点,非其他人可比,尤其是随着代汉的不断深入,对曹操而言,将领们是否忠心,已逐渐变得比他们是否具备足够的能力更为重要了。
夏侯渊在西北的表现如此完美,今后赋予“诸夏侯曹”大任也就有依据了。曹操立即下达了给夏侯渊的褒奖令,说那个宋建虽在陇西割据了三十余年,结果被夏侯渊一举消灭,夏侯渊的威风不得了,正是“虎步关右,所向无前”。
就这么说,曹操还觉得没说到位。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孔子曾对另一个弟子子贡提到,别说子贡,就是他这个老师,恐怕也都不及颜回,“吾与汝不如也”。曹操把孔老夫子的这句话抄在了褒奖令上,意思是就算我曹操亲临西北,也不一定能打得这么好,由此便将夏侯渊也即“诸夏侯曹”的地位抬到了诸将之上。
曹操平定西北虽是其棋局中必走的一步,但却不是他的终极目标,在曹操的计划中,还要夺取汉中,窥视益州。
本来当初在渭南取得大捷后,曹操就可以乘取将兵锋转向汉中,但是因为后方突然爆发农民起义,他不得不火速把主力部队从关中抽回河北,这样就推迟了对汉中的进军。接着是南征孙权,两越巢湖,包括处理伏后案,导致进攻汉中计划被一再推迟,刘备却趁此机会取代刘璋,成为了益州之主,这一消息如同当头一棒,让曹操心中很不是滋味。
汉中地处益州北部,乃入蜀要冲,孙、刘、曹三家,还有刘璋都对它打过主意,刘璋在位时就想让刘备替他拿下汉中。曹操估计刘备在益州站住阵脚后,将会很快进窥汉中,威胁关中,因此决定亲率大军,抢在刘备之前对汉中动手。
公元215年4月,曹操率十万大军进驻长安。次月,曹操到达陈仓,在与夏侯渊部会合后,向关中进发。
汉中的张鲁与陇西的宋建相仿,都已经割据了三十余年,但宋建地盘小、力量弱,汉中之民则超过十万户,张鲁也并非自守之徒,经过多年经营,汉中军具备一定实力,马超在企图夺取凉州时,张鲁就曾派兵支援,马超战败后,张鲁政权更是成为了秦蜀之间的最大割据势力。
当然,如果是在平原上对战,对于曹操而言,张鲁是完全不在话下的,击溃凉州军团都犹如摧枯拉朽,打个汉中军有何难哉?关键是汉中四周环山,基本与外界处于隔绝状态,外部军队很难进入,张鲁身处重地,也正是依赖周围的山险,才能够闭关自守这么长时间。
过去曹操为取得关中,曾以攻打汉中作为烟幕弹,当时卫凯因不明曹操的真意,曾着力强调前往汉中道路之难行,对用兵汉中提出警告。卫凯并没有夸大其辞,曹操兵发汉中,至少有四条路线可选,曹军所走的陈仓故道,即由陈仓自散关南下,乃是当年刘邦南下汉中时“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原路。在四条道路中,陈仓故道相对最为平坦,但却也让曹军将士吃尽了苦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