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军傅干是反对派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个,他劝阻曹操说,东吴有长江之险,现在把十万大军屯于长江边,如果吴军据险固守,兵马再多也无用武之地,就算有奇谋,也发挥不了作用。可是曹操听不进他的劝告,仍要求按原计划南征。
时值秋雨绵绵,这个时候到本就潮湿的南方去,是最令北方军人担心和害怕的。三军多不愿行,指望着再有人能够站出来,对曹操进行劝谏。曹操知道将士们的心思,传话下去,说谁敢对南征再多说一句,我就处死他。
丞相府主簿贾逵感到实在不具备出兵的条件,遂冒死上书谏阻,曹操大怒,下令将他关进了大牢。不过曹操到底不是袁绍,等头脑慢慢冷静下来,他又下了一道令,称贾逵所言虽然不当,但本心是好的,没有恶意,所以予以谅解并官复原职。
公元214年8月,曹操正式出发南征。前几次出征,曹操都是安排曹丕留守邺城,这次换了曹植。曹植虽非长子,却深得曹操喜爱,临行前,他谆谆告诫曹植,说我二十三岁任顿丘县令,回想当年的作为,感到无憾,现在你也已经二十三岁了,一定要努力自勉才行。
曹操此番南征,依旧走东行线的旧路,称为“三越巢湖”。可是还没等进抵江滨与孙权接战,曹军就遭受了一个沉重打击,荀攸病逝于行军途中。
荀攸的特点是智谋深远,善于运筹帷幄,他和荀彧在曹幕中各负其责,一般情况下,荀彧坐镇后方,荀攸则随军参赞。荀攸死后,曹操痛哭流涕,专门下达一道手令,称他与荀攸共事二十余年,荀攸毫无可指摘之处,实在是一个贤人。
“荀令君(荀彧)之进善,不进不休;荀军师(荀攸)之去恶,不去不止。”这是曹操的评价,他认为荀彧进献好的计策,如果主公不采纳,他就决不罢休,荀攸在对主公错误的行为进行劝谏时,也是不达目的不肯止,但是实际上,荀攸不仅岁数他的叔叔荀彧要大,在处事方面,也比荀彧要世故圆滑得多。
在曹操曾经的谋士中,许攸凭一个叛袁降曹之功,就天天放在嘴边喋喋不休,与之截然相反,荀攸不管献了多少妙计良策,为曹操立了多么重大的功绩,从来都守口如瓶,当时的人们甚至他的子弟,都没有人知晓内情。政治方面,他更是谨慎,尽量不违拗曹操的意愿,曹操推让九锡,荀攸在劝进的文臣中居于首位。
此次南征,荀攸也并未出面劝阻,尽管以他的谋略水平,不可能不知道南征的前景如何。事实是,曹操到达合肥后,就发现情况正如傅干、贾逵等人所料,孙权早已严阵以待,己方暂时无隙可乘。
公元214年11月,曹操从合肥退军。南征期间,曹军未曾与吴军有过重大接触,当然更谈不上取得实际成果,只能说多少还是对孙权进行了威慑,使其今后不敢轻启兵衅,从而减轻了边防部队在防守上的压力。
曹操以往出征,不管成败,在外的时间都在七个月左右,此次从出兵到回邺,前后不过三个月,实属反常之举,曹操仓促退兵,显然还有着战场以外的原因。
天底下竟有这样的事吗?
当年曹操在处理董承案时,夷灭董承等人三族,董承的女儿董贵人已经怀孕,献帝多次恳求免其一死,但都遭到了无情的拒绝。曹操这种异乎常人的冷血和残暴,给献帝以及皇后伏氏都造成了极大刺激。
伏后深恐自己将来落得和董贵人一样的下场,便给他的父亲、屯骑校尉伏完写了一封密信,信中描述了曹操如何欺蒙肋迫献帝,又如何残杀国丈董承及董贵人,并以激烈的言辞痛斥曹操罪孽深重。
伏后希望父亲能够暗中设法除掉曹操,然而伏完并没有董承那样的胆量,又见到董承一族惨死,哪里还敢犯险,结果一直到他病死,都没敢起事。
献帝虽是傀儡皇帝,也只是时势使然,他本人其实并不是一个无能昏庸之人,从种种迹象来看,献帝和他的近臣确曾多次谋划要除掉曹操,伏后给伏完写信一事,属于向外戚求助的性质,应该也在此列。
随着曹操的势力越来越强,献帝与伏后始终未能或不敢,将他们欲除去曹操的意图付诸实施。可是谁也不会想到,伏完死前居然没有将女儿给她的密信销毁掉,更想不到的是,事隔数十年后,信件居然又被人发现并揭发出来。
曹操驻兵合肥时,恰好得到后方的这一报告,不由大怒,立即中断南征,率大军返回邺城。有人说,曹操是担心伏后及其家族在后方发动政变,所以必须赶回去进行弹压,因为一旦政变得逞,南征大军的给养和退路都将被截断,有导致覆灭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