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传记 > 魏王曹操(140)

魏王曹操(140)

作者:关河五十州

在曹军逃至巴丘时,生病加上饥饿,人又死了一半,曹操这次终于装不下去了——同样是远征,同样也很艰苦,可是一年前在平定乌桓的回师路上,那是何等的心旷神怡,意气飞扬啊!

提起平定乌桓,曹操就会不由自主地想到因病去世的郭嘉,他叹息着喃喃自语:“要是郭奉孝(郭嘉字奉孝)还活着,一定不会让我落到现在这个地步!”

“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

曹操越想越难过,越想越伤心,忍不住大放悲声。这个时候,他已经有意无意地忘记了一件事,即贾诩也曾对他发起东征予以劝谏,只是他自己没听进去而已。当然,这也是曹操遭到重大挫折后的一贯反应,就如同当初张绣叛变,他不先从自己行为失检上找原因,而是归咎于没让对方提供人质一样。

在张辽、许褚等人的接应下,曹操终于安全退至江陵。据专家估计,共有四万五千曹军参加东征,其中两万五千是水军,已在赤壁基本覆灭,两万是步骑,大概也折损了四到五千人,这样总计是损失了三万人,也即东征部队的三分之二,曹军知名的将领、谋士则无一人在此役中战死、被俘、失踪。

就曹军总体而言,赤壁大战虽不致于使其伤筋动骨,但在北方经过半年训练的水军全部,以及荆州水军的大部都已经损失掉了,仅剩的一万荆州水军难有大作为。陆军方面,人员倒是消耗不算太大,然而经过赤壁一战,也验证出北方士兵普遍无法适应这里的气候与地形,在南方作战很吃亏。

经过权衡利弊,曹操没有就地在江陵休整备战,以迎击孙刘联军的反攻,而是决定率大军返回北方。虽然他命曹仁继续留守江陵,但自此以后再未向江汉领域投入重兵。种种迹象显示,江陵在曹操手中,更像一个过河的卒子,其作用仅限于给孙刘两家制造威胁,牵制他们的兵力。

曹操要在另外一个地方下大棋,这个地方就是淮南。

吃一堑,长一智

南征期间,曹操的出兵和后勤运输路线,为纵贯冀州、颍川、荆襄的南行线,赤壁大战开始后,又延伸至荆江航道,这条路线不仅过远过长,而且到荆江航道那段后,就完全变成了吴军的主场,曹军在赤壁大战中的惨败,很大程度上也正是受此进攻路线所累。

吃一堑,长一智,曹操重新调整部署。当时中原人前往江东,并不需要绕行荆襄,他们是先从各条水道进入淮河,接着以寿春为中转枢钮南下合肥,再入巢湖,继而沿濡须水进入长江,最后渡江东行,即可到达江东的中心区域,此路线亦可称之为东行线。

若以曹军根据地冀州为起点来进攻东吴,东行线是距离最近的一条路线,相比于南行线,它的另一个优势是全程可通水运,能够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畜力。

对于吴军而言,也是如此,他们要反过来攻击曹占区,东行线同样不失为理想途径,所以孙权才会在赤壁大战中对合肥进行突袭。从这个意义上说,曹操以淮南为新的主攻方向,沿东行线进兵,也有给孙权造成军事压力,防止其乘隙大举入侵的作用。

公元209年3月,曹操率军来到家乡谯县。就在两年前,他已经回过一次家乡,两年后重归故里,既非休整部队,也不是乡情所致,而单纯是因为谯县河流纵横,可用以训练水师。

要同孙权接着较量,没有与陆军一样强悍的水军不行,而如玄武池一类的人造水池,又根本练不出那样的部队。过去玄武池练兵,曹操都是将练兵任务交给属下大将,自己没有直接参与,此番他亲自主持,在谯县设置造船工场,打造舟舰,同时增招水兵,加强训练。

不到四个月,曹操就建立了一支新的水军。新军建成后,他即亲率水军南下,从涡水进入淮河,再溯淮河入淝水,然后屯军合肥,时称“一越巢湖”。这是赤壁大战后,曹操新建水军的首次公开展示,相当于给曹军新败后一度低迷的士气打了一针强心剂,同时也是在对孙权给予威慑。

随军的曹丕也参加了水上行军,他很兴奋地作赋,对其中“大兴水运,泛舟万艘”的壮观场面进行了记述。玄武池练兵时,曹操水军的规模较小,远不能与这次相比,由此也可以看出,曹操虽然在赤壁大战中惨败,但其实力却未受重创,否则的话,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大规模重建水军,并做出再次南征的姿态。

在孙权对合肥等地的初次进攻中,淮南地区遭到很大破坏,战后郡县守令多有缺额。曹操将扬州治所由寿春迁至合肥,选用通晓军事的官员担任扬州刺史,并让曾以奇计吓退孙权的蒋济对其进行辅助,对于淮南各郡县的长官人选,他也都调配选用了合适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