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指出,曹操有如此多软肋,孙刘联军不难取胜,前提是孙权须派出一员猛将,统兵数万,和他们并肩作战。
当初刘备邀请诸葛亮出山相助,诸葛亮曾为他分析天下形势,预计今后曹操、刘备、孙权有成三足鼎立之势的可能,现在他认为这个条件正在成熟:如果曹操被击败,必然将乖乖地退回北方,到那时,孙刘两家的势力都会增强,鼎立而立的局面也就形成了,江东自然可保无忧。
“成败的关键,就在今日!”诸葛亮为他的雄辩做了最后的总结。原本举棋不定的孙权被他说得热血沸腾,于是决定同部属们进行计谋,以便商量具体的联盟和作战方略。
没那个必要
对于刘备投靠孙权,乃至孙刘联合的可能性,曹操并不是毫无预见。各个击破曾是曹操过去经常使用的招数,近如对付袁尚、袁谭,远如对付吕布、袁术,均屡试不爽,如果需要,他也同样可以故伎重施,对孙李进行离间。
不是曹操想不到,是他认为没那个必要。
曹刘交战,刘备就从来没有赢过,可谓是逢曹必输,长坂一战更是被打得一败涂地,曹操完全有理由相信,他的部队只须沿江而下,即可将其彻底击败。
刘备就算再不济,毕竟还具备在北方转战十余年所积累的经验和阅历,拥有和曹操以及袁绍、袁术、吕布等共论英雄的资格。孙权只是继承了父兄打下的基业,他自己是能打还是能杀?之前征伐江夏得手,想来也不过是黄祖无能,兼赖孙权部属之力而已。
连老江湖刘备都屡战屡败,孙权自然更非对手,这应该是曹操当时所秉持的另一个想法。在他的盘算中,对于孙权,实在不行,也只要大兵压境,适当恫吓一下,这位见世面不多的小儿,应该立马就会俯首听命,像公孙康献袁尚人头那样,乖乖地把刘备脑袋割下送来。
曹操是怎么想的,他的多数属将们就是怎么想的,他们认为,刘备不过是在步袁尚的复辙,就算跑去江东,最后终究还是要为孙权所杀。
曹操君臣都不约而同地具有如此认识,自然并不奇怪。要知道,公孙康的事情离得不远,公孙康可以杀袁尚,孙权为什么就不能杀刘备?这不是什么虚构的臆想,是经验之谈啊!
唯有随军谋士程昱的判断与众不同,按照他的分析,孙权不仅不会杀刘备,而且必然与之联合。
孙权能够将父兄之业承接下去,表明他这人是有谋略的,但他接手江东不过才八个年头,而曹操从起家到征服荆州,已经有二十年了,比他的两倍还多,加上曹操如此快就克服荆州,孙权不能不对之敬畏有加。然而也唯因如此,知道光靠自己难以抗拒曹操,孙权才有联手刘备的必要。
孙权不是公孙康,刘备也不是袁尚,这是事情的症结所在。当年刘备尚依附于曹操的时候,程昱便力主杀掉刘备,就是因为他深知刘备素有英名,勇而能战,手下的关羽、张飞又都是“万人敌”,一旦给他们以机会,潜力是难以想像的。
刘备既坐拥这样的资源,孙权怎么会看不到和不加以利用呢?程昱推断,孙权在此危急关头,一定会借助刘备的力量,刘备当然更有联合孙权的必要和需求,两弱难对一强,他们为了图存,结合起来乃势所必然。
孙刘就结盟已达成初步意向的消息一传出,也就给程昱的推测落了实锤。在这种情况下,曹操决定立即顺江东下,前去攻打孙权。另一个随军谋士贾诩对此存有异议,他认为曹操先打败袁氏集团,现在又收取荆州,威名如日中天,军队的实力也已今非昔比,这样就具备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条件。如果曹操能够充分利用楚地的富饶条件,犒赏官兵,安抚百姓,使他们安居乐业,那么不须兴师动众,就可以使江东归服。
贾诩虽然进入曹幕的时间较晚,但早已被海内视为超一流谋士,对于这一类大智囊的进言,曹操一般情况下都会予以斟酌和采纳。不过现在对于曹操来说,却相当于一个特殊时期,他满脑子琢磨的,都是拿下江东后该如何庆祝,而不是江东拿不拿得下来的问题。对于贾诩的逆耳之言,他实在听不进去,故而破天荒地没有采纳。
曹操的这种情绪,从他随后给孙权写的信中便可窥知一二:“最近我得天子之命,奉辞伐罪,旌旗向南一指,刘琮束手就擒。现在我已调集水军八十万人,将要与将军会猎于吴(即在吴地会战)。”
毫无疑问,这是一封带有自得和恐吓意味的挑战书,其中的措辞,无论是“奉辞伐罪”,还是“会猎于吴”,都可以看出曹操根本没把孙权放在眼里,江东似乎也已是他的囊中之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