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传记 > 苏东坡新传(209)

苏东坡新传(209)

作者:李一冰

子珪僧从前已获朝廷赐予紫衣,这次苏轼又上状为他请得“惠迁”师号,用以酬谢他两次修井的营干劳苦。13

然而问题是一个接着一个发生的,钱塘六井虽然修好了,但是六井的水源则在西湖;若是西湖的水源不足,不但六井归于无用,即辛苦浚治的运河,不得不取给于江水,江满必挟泥沙以俱来,仍将三年一浚,劳民伤财事小,为患闾里之害更大。

西湖湖水不但供给居民饮用而已,白乐天治湖,做石函泄水,湖水灌溉附近的田亩,达千顷之巨。吴越王时代,特置撩湖兵士千人,日夜开浚。自入宋朝以后,西湖被定为皇家放生池,就疏忽了浚湖的工作,每年干旱时节,水草丛生,横长蔓出,在湖面上出现了一块一块的葑田,葑田占据了湖面,湖水无所容纳,便越来越少了。苏轼说,他做本州通判时,湖上葑田还只占十之二三,到现在相距不过十五六年,湖面已经堙塞了将近一半。

开浚西湖工程,先由杭州父老农民一百一十五人到帅府来请愿,他们说:“西湖之利,上自运河,下及民田,亿万生聚饮食所资,非止为游观之美。而近年以来,水面日减,茭葑日滋,更二十年无西湖矣。”苏轼奋然道:“使杭州而无西湖,如人去其眉目,岂复为人乎!”

钱塘县尉许敦仁也建议“西湖可开”,他说:“议者欲开西湖久矣,自太守郑公戬以来,苟有志于民者,莫不以此为急,然皆用工灭裂,又无以善其后。……”

所以始终无人办好。但看西湖形势,三面环山,一角通江,虽以风景名胜腾誉天下,其实却是杭州城的一大蓄水潭,群山所受的雨水,流注西湖,干旱时期的农田灌溉和全城居民的饮水,莫不取给于此。西湖堙塞了,山水无所容蓄,稍遇干旱,即成灾害。所以开湖是民生乐利的水利工程,并非只为“游观之美”。

苏轼和各方面商议决定,既是为民兴利的事,必须克服任何困难,说到做到。苏轼遂于元祐五年四月二十九日,上《乞开杭州西湖状》,请再赐度牒五十道,配合本州赈饥余款,就可将湖面葑草二十五万丈清除干净,使西湖复唐之旧。照宋朝立法,本州节余款项,知州有权动用。苏轼就利用手头现有一万贯钱、一万石米的节余,足够支应十万人工。以每工开葑一丈计算,就可添得十万丈的水面,全湖积葑二十五万丈,已可消除十分之四。所以拜发奏状前一日——元祐五年四月二十八日,他已差派捍江船务等兵士五百名,先已动手铲除葑草,搬载湖泥;一面再分派民工参加作业,这些民工都是仰赖救济的灾民,以工代赈,减少政府的负担。

自开工之日起,苏轼闲日一至湖上,亲自督察工事的进行,奔走于砾石泥淖之中,甚至忘记回家吃饭,好在他生活习惯简率,就便与堤工同吃。施德操《北窗炙輠录》说:“筑新堤,坡日往视之。一日,饥令具食,食未至,遂于堤上取筑堤人饭器,满贮其陈仓米一器,尽之。”

他借钱塘门外大佛头山,即石佛院的十三间楼,作他的临时办公处。这石佛头山旧称始皇缆船石,僧人思净刻山为佛,筑院,与寿星院为邻,都在万松岭山麓。开工后七日即是端午假日,游人都出钱塘门到十三间楼来玩,苏轼也在那里督工,看到湖上游人如织,那样热闹,心里好不高兴。作《南歌子》词,题为“杭州端午”:

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游人都上十三楼,不羡竹西歌吹古扬州。菰黍连昌歜,琼彝倒玉舟。谁家水调唱歌头,声绕碧山飞去晚云留。辅佐苏轼主持开湖工程最力的,一是驻杭州的两浙兵马都监刘季孙,所用的兵工,完全靠他调度和督率,他每日由万松岭以至新堤,往来奔走,不辞劳怨;第二个是监杭州商税的苏坚,他娴习水道工程,故能担当这个非常重要的角色;第三个是钱塘县尉许敦仁,他首先建议西湖可开,且又是他所辖属地区的分内公事。所以此一工程中,这三个人的贡献都很大。

治湖所需最重要的条件:一是人力,二是船只。

人力方面,工兵自有常业,调拨有一定的限度,加上以工代赈的夫役,还是不够,船只缺乏的情形更严重,等到奉准全面开湖之日,这两项短缺,就成了非常困扰的问题。苏轼亲自写信给秀州的章致平求救,要他集合秀州人船前来助役,语气迫切,可见当时工程紧张的情况:

公见劝开西湖,已动手成伦理矣,想不惜见助。赃罚船子,告为尽数刬刷,多多益佳。……仍告差人驾来,本州诸般,全然阙兵也。至恳!至恳!湖中刬下来的葑草,挖出来的湿泥,往哪里放呢?苏轼周视良久,口中喃喃:“今欲去葑田,葑田如云,将安所置之?”后来他从西湖原有自西至东的长堤和白乐天筑堤得到灵感。那两道湖堤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