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传记 > 王安石传(34)

王安石传(34)

作者:梁启超

梁按:王安石是科举取士制度的坚决反对者,读了他的《上仁宗皇帝言事书》,才知道他为什么不主张科举取士。后来,科举取士用经义来取代诗赋,也只是一时的权宜之计,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他在熙宁初上《乞改科条制札子》,指出:“古代选拔士子都是依靠学校,所以思想和道德统一于上,风俗习惯形成于下,它所培养的人才都能在社会上有所作为。自从先王竭泽而渔式地选拔人才,教育、培养的方法又失去了根据,士子之中虽然有很好的人才,却少了学校老师和同学对他的造就,这是许多人担心的局面。如今想要恢复古代的制度,革除科举取士的弊端,却担心不能依照顺序逐渐地觉悟。首先应该终止以声病和对偶为特征的诗赋写作的考试,使学生能够专心致志地研究儒学经典的意义,并等待朝廷兴建学校,讲求三代以来教育、选拔人才的方法,并在全国范围内施行这种方法。”把这两篇文章合起来读,王安石的主张、见解就看得很清楚了,而后世有些人动辄将八股文毒害天下的罪名强加于王安石的头上,为什么这样诬蔑他呢?

现在有的干部政策,又何止论资排辈?还要排出身,排跟过谁,排门路的高低,排是哪条线上的,不一而足,就是不看能力和品行。

王安石一直在说先王如何,他是借先王批评当下,先王成为一种理念、一个标杆,用以衡量当下的问题。今天我们再读王安石亦应如是,不必纠缠细节,直接把握核心。

现在,选拔人才已经不按照先王的办法去做了,至于任用人才,又不问他的德行是否合适,只问他出来做官的先后;不论他的才能是否相称,而只论他担任过什么职位。因文学考取的,却派他管理财政;已经任命他管理财政的,又调他去主管刑狱;已经派他主管刑狱了,又调他去掌管礼仪。这样一来,一个人就要具备百官应有的才能,而造就这样的人才是很难的。要求一个人做他难以做到的事,能够做到的人是很少的。既然很少有人能做到,人们也就你看着我,我看着你,都不努力去做了。所以,派一个人去掌管礼仪,他从不为不懂礼仪而担忧,因为如今掌管礼仪的人都是不曾学过礼仪的。派他去主管刑狱,他也不会因为自己不懂刑律而感到可耻,因为现在主管刑狱的人都是不曾学过刑律的。现在,天下的人也逐渐接受了忽视教育的现象,适应了固有的习惯和风俗,看到朝廷任用的官吏,如果不是按照资历任用的,就纷纷议论和讥笑他;至于任命的职位和这个人的选拔官吏不认真、不谨慎,使用他们又很不得当,安排给他们的职务也不能长久,布置给他们的任务还很零碎,却要用律法来束缚他们,使他们不能按照自己的意图去做事,因此我知道当今在位的官员有许多是不称职的,如果稍微给他们一些权力,而不用律法来约束他们,他们就会放肆得无所不为。这样看来,现任的官吏不称职,却要凭借律法进行治理,从古到今,没有这样能把国家治理好的。即使现任官吏都是称职的,如果都要靠律法来约束,不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从古到今,想要治理好国家,也是从来没有过的。如果选拔官吏不认真、不谨慎,使用他们又很不得当,安排给他们的职务也不能长久,布置给他们的任务还很零碎,却要用律法来束缚他们,那么即使有贤能的人担任了官职,但他们同那些不正派而又无能的人比起来,也是几乎没有什么区别。正因为这样,朝廷有时明明知道这个人道德情操高尚又有工作能力,能够胜任某个职务,但如果他的资历比较浅,排不上队,仍然不能任用和提拔他。即使把他提拔上来,也会有很多人不服气。有时明明知道这个人没有本事又不正派,但如果他没有出错,也没有被当事人揭发,则不敢根据他的不能胜任就撤他的职。就算是撤了他的职,人们也会表现出不服气。他确实是个不正派又没有本事的人,大家为什么还会不服气呢?就是因为真正的社会精英担任这个职务,与不正派又没有任何本事的人担任这个职务,在做事方面没有什么不同。我在前面说过,不能只管任用官员,给他们工作,却没有刑律来处罚那些做事不负责任的人,就是这个意思啊。

教育、培养、选拔、任用,其中只要有一项不合乎先王的道理就足以伤害天下的人才,何况这四个方面都执行得很不够呢,因此在职的官吏中,没有才能、得过且过、敷衍了事、贪婪卑鄙的人多到不可胜数,而乡村里弄之中也很少有可以任用的人才就不奇怪了。《诗经·小雅·小旻》中说:“国虽靡止,或圣或否。民虽靡膴,或哲或谋,或肃或艾。如彼流泉,无沦胥以败。”说的就是这个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