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传记 > 斯大林传(247)

斯大林传(247)

作者:罗伯特·谢伟思

尽管如此,美国还是不愿意为将东欧从苏联控制下解放出来付出更多的努力,遏制政策实质上是美国接受了东欧国家处于苏联控制下这一事实。1945年是解放这些国家的最好时机,因为当时西方公众的意见尚可操控,两年之后操控的空间就很小了。美国人和英国人接受的教育是要他们尊重“约瑟夫叔叔”;他们被告知,德国和日本已经被打败,战争已经结束。在此背景下,如果在1947年年终试图动员英国和美国士兵对抗苏军,将会极其困难。

苏联对美国挑起的冲突很快就进行了报复。1947年9月,在波兰召开了各国共产党会议,斯大林并没有屈尊出席,他只是通过电话和电报的形式命令共产主义世界建立一个铁桶般的组织体系。日丹诺夫代表斯大林出席了会议,任何偶发事件日丹诺夫都会请示莫斯科。这次会议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囊括东欧各国,包括意大利和法国共产党在内的共产党情报局,以便大家协调行动。随着与美国关系的恶化,斯大林也收回了原先的各国以不同方式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承诺,号召东欧各国加速共产主义化的步伐。在西欧,法国和意大利共产党由于不愿意放弃议会斗争方式而不断受到指责(尽管斯大林自己曾经鼓吹过这种方式),一直到易北河以东建立起严格的共产主义秩序是当时的目标。斯大林在其他地区也有一定的野心。他希望通过手头唯一的政治手段——共产党的好战性,打破英美在西欧的霸权。[8]

然而,美国通过公然资助基督教民主联盟的方式来干涉意大利的选举,而且这种方式被证明行之有效。欧洲形成了两大阵营,战时联盟现在开始了武装对峙。然而,矛盾最尖锐的地方居然还是德国,美国、苏联、英国和法国在德国都有各自的占领区。这四大国在柏林居然也各自拥有占领区,尽管柏林作为一个整体位于苏联势力范围内。

随着形势的发展,斯大林变得焦虑起来。于是他想极早试探一下西方对德国的决心。苏联代表首先是主张建立一个统一的德国政府,条件是德国的非军事化。斯大林长远的目标是把德国变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或中立国,他还希望德国能够增加对苏联的赔款。1948年6月22日,苏联开始对美国、英国和法国在柏林的占领区实行封锁,当发现这一方法失效时,他又选择了将苏占东区与德国其他部分分割开来,同时还让军队守卫在边界地带。冲突不可避免,斯大林的赌注是西方不愿意冒战争的风险。事实证明斯大林的算盘打错了。美国和英国利用空运的方式给他们的柏林占领区提供食物,是否挑起军事冲突的决定权再次转向斯大林。英美通过空中走廊运送物资一直持续到1949年5月。斯大林最终选择了放弃。此次试探表明双方的决心非常坚定,难以调和。美苏之间的关系因此进一步恶化。西方在1949年9月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作为回应克里姆林宫在同年10月宣布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成立。

这是一个变动不居的时代,像其他人一样,斯大林为特定事件和局势所震惊,他花大量时间应对接连发生的危机,然而没有什么事可以改变斯大林对全球政治局势的判断。他并不期待赢得美国人的欢心,而马歇尔计划也证实了他之前的悲观预测。在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CominformConference)会议上,日丹诺夫提到的两个阵营将会永存、竞争不可避免的提法居然像预言一样准确。资本主义阵营率先形成军事联盟,北大西洋公约(NorthAhanticTreatyOrganization)组织于1949年4月成立,美国占据主导地位。这个联盟包括英国、法国、意大利、加拿大、比利时、荷兰、葡萄牙、丹麦、挪威、冰岛和卢森堡。希腊和土耳其在三年之后也加入进来,联邦德国于1955年加入,西欧与北美的许多国家依附于北约,这是一个强大而协调的联盟。抵御苏联的入侵是其一目了然却没有公开宣称的目的。对于所有欧洲盟友而言,北约最大的优点在于将美国政府及其强大的军事实力捆绑在欧洲战车上,共同将苏联遏制于“铁幕”之外。如果说在1936年出台了反共产国际协定,那么在1949年实际上出台了反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的协定,只是在名称上没有体现而已。

当苏联在1949年8月29日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的时候,西方的安全忧虑增加了。贝利亚任命库尔恰科夫(IgorKuichatov)为原子弹项目的主要技术研发人员,他组织了一些杰出的物理学家。同时苏联的情报机构为他们提供了从美国那里得到的秘密材料,这提升了原子弹的研发速度。对铀的提取则由成千上万的战俘从西伯利亚的矿藏中采集而来,这些战俘生还者少之又少。在1949年6月,苏联在本国和捷克的矿藏中得到了足够的钚和铀-235,这些都为原子弹的研发提供了条件。[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