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斯大林的研究有很多方法,大致可分为两类。其一,斯大林的性格对其政治、社会生涯的影响;其二,讲述苏联的历史发展脉络,以此呈现作为个体的斯大林之面貌。这部《斯大林传》也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强调特定时期的特殊性,另一部分则要突出斯大林政治生涯中已经成为常态的一些特质。这一书稿希冀将这两方面结合起来,故此书稿将“大清洗运动”的细节描写和十月革命的背景讲述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这部传记披露了众多有关斯大林的档案资料,例如斯大林在哥里的童年时光、斯大林的教育经历、1904年军队的劫掠行为、斯大林在西伯利亚的流亡生活、斯大林在1917年的活动、俄罗斯内战与苏—波战争、斯大林的婚姻、“大清洗运动”中的斯大林、第二次世界大战,等等。许多非常重要的资料已经被发掘出来。这一书稿的一个任务就在于对斯大林的某些方面进行重新解读,例如斯大林的格鲁吉亚背景,斯大林的文化传承,十月革命前、十月革命中以及十月革命之后斯大林的政治地位变化、1922—1923年与列宁关系的破裂、“大清洗运动”的起因与影响以及斯大林政治生涯的多面性。从1878年出生到1953年死亡,斯大林引起了人类世界的大地震。他人生中的每一个事件都需要仔细研究,因为斯大林和他所处的时代密切相关。
在对斯大林的研究当中,有一个经历让我记忆深刻。1998年12月我有机会采访斯大林的侄女基拉·阿莉路耶娃(KiraAllilueva)。地点就定在她的莫斯科公寓中。我原想将这次采访做成广播节目,已与BBC联系妥当。基拉·阿莉路耶娃曾被她的叔叔监禁,但采访中她并没有对叔叔的行为表示出任何不满。在那次采访中,基拉·阿莉路耶娃给我看了斯大林写的诗。(早期的章节解释了适当了解斯大林的诗作对于了解斯大林本人所具有的重要意义。)这是我第一次知道斯大林还曾是一个诗人。1947年,我还曾在莫斯科列宁图书馆现场采访过拉扎尔·卡冈诺维奇(LazarKaganovich)。对于这本书的出版,基拉·阿莉路耶娃坚持一点:作者需在完全了解斯大林之后再对其进行解读、评价。
牛津
2004年6月
第一部分 革命者
THEREVOLUTIONARY
1.众所周知的斯大林
约瑟夫·斯大林是历史上最具争议的人物之一。他制造了大规模的屠杀。从20世纪20年代到1953年他去世,斯大林权力膨胀,成为苏联共产主义制度的化身。1917年十月革命后,俄国建立起了一个政党、一种意识形态一统天下的专政体制。这种模式成为“二战”后全球三分之一国家进行社会转型的典范。列宁虽然建造了苏联,但在巩固和稳定这个国家方面,起决定作用的还是斯大林。如果没有斯大林,苏联可能在1991年解体前的几十年前就垮台了。
1924年列宁逝世后,斯大林在随之而来的党内领导人的竞争中获胜,这使大部分人吃惊不已。国内战争结束后,为了维持统治,俄国共产党曾非常不情愿地做出了妥协。斯大林掌权后,不再接受这种妥协。斯大林在苏联推行工业化,数以百万计的农民在农业集体化中丧生。随着劳改体系的膨胀,斯大林通过20世纪30年代末的“大清洗”巩固了其专制独裁。1941年,希特勒打击苏联的“巴巴罗萨”计划使斯大林猝不及防。作为最高统帅,斯大林指挥苏联红军奋起反击,打败了德国国防军。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苏联宣称东欧为其势力范围。不管怎样,斯大林的声望达到了顶峰。1953年,斯大林逝世时,数百万的市民聚集起来哀悼。其实,这些市民有充足的理由反对斯大林和他所倡导的政策。斯大林离苏联而去,而此时的苏联已经成为世界大国、工业重镇,整个社会文化氛围浓厚,他所遗留下来的恐怖机关和政治信条几乎举世无双。斯大林死后的苏联历史,主要是试图对其遗产进行一系列的保留、修正和清算。
斯大林自己没有写回忆录。20世纪20年代末期以前,人们疏于对斯大林进行只言片语的描述,即使是一个小小的概述,也鲜有人问津。即使有类似的文字,也充斥着对斯大林的嘲讽与轻蔑。1917年,俄国卓越的编年史家尼古拉·苏哈诺夫(NikolaiSukhanov)对斯大林不屑一顾,认为他是“毫无生气的、迟钝的、头脑空白的家伙”[1]。托洛茨基(Trotski)及其支持者,如鲍里斯·苏瓦林(BorisSouvarine)和艾萨克·多伊彻(IsaacDeutscher),嘲笑斯大林毫无主见,缺乏个性,这点也被其他革命政党所认同,如被驱逐出境的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人。尽管他们的政治方向各不相同,但当他们描述这位列宁的继任者时,意见是趋于一致的。在他们看来,斯大林天资愚钝是不言自明的,缺陷是显而易见的。在罗曼诺夫王朝于“二月革命”中垮台之前,他并没有徨徨不可终日地生活在流亡状态中。[2]斯大林既不通晓多国语言,也不是能言善辩的演说家!他仅仅是一个行政管理人员!这些事实证明,斯大林在党的领导人中仅居二流。十月革命后的十年间,即使那些对斯大林态度温和的同志都认为,斯大林的长项是行政管理,国家的重要决策应该由他们做出而非斯大林。[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