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当局按照蒋介石的意旨,将国民党八大提出的“政治反攻为主,军事为辅”、“建设台湾,策进反攻”等口号,总称为“长期的反攻总体战”。这是台湾当局对“反攻”政策作的第二次调整。其实这次调整,只能算是新瓶装旧酒,因为它的实质仍是在“七分政治,三分军事;七分敌后,三分敌前”的反共方针下,加强对大陆的“政治作战”。此后,台湾当局就充分利用各种会议,鼓动“反攻大陆”。
1960年9月28日,国民党召开的八届三中全会,一方面企图拉拢大陆同胞,分裂祖国人民,提出“我们同是炎黄子孙,血肉相通,生命相属”,污蔑大陆同胞“不幸被关入铁幕”,遭受“长期的奴役与摧残”;另一方面,鼓动内部,增强反共信心。为此,全会通过《反共建国纲领》和《促进反共爱国人士团结合作决议》,并在政治报告决议中诬称:“确信民主必战胜极权,自由必战胜奴役,惟有消灭共党,才能铲除共产根源。”10月2日,蒋介石亲临会场主持会议,在致词中扬言要“提高自信,加强互信,发扬党德,重整党纪,同生死,共患难,切实负起责任,掌握契机,完成艰巨伟大的历史使命”。还说什么:“反攻复国时机很快就要到来,希望大家加速完成各种准备,迎接胜利。”[18]
1962年11月12日,国民党召开八届五中全会,以推进“反攻大陆总体战”的实现。蒋介石在会上作了《复国建国的方向和实践》的报告,大肆制造舆论,阴谋把大陆人民与中国共产党分裂开来,并激发其反共心理。全会通过决议,决定了国民党今后的三大任务:(1)“反攻复国”的动员与准备;(2)国民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准备;(3)为“反攻复国”和“建设台湾而集中和汇集人才。会议还讨论通过了《光复大陆指导纲领》和关于《对政治报告决议案》。会议声称这个纲领“是遵照总裁指示的精神,衡酌当前反共革命情形的发展,以及遵照反攻作战革命建国的需要而制定的”。会上由审察委员会召集人谷正纲说明了审查经过。《指导纲领》分为“基本方针”、“实施要领”、“指导与执行”三部分共16条。这个纲领的基本点“是确定光复大陆以完成国家统一”,“恢复人民自由”,“根绝共产暴政”,“建设三民主义新中国为目标”,综合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各种力量,“以发挥总体战的功能,与大陆反共革命相互结合,创造里应外合的形势,团结海内海外、敌前敌后一切反共革命力量,共同反抗暴政,加速共产政权的灭亡”。会议还通过了《政治报告决议案》,强调要“同心一德,自信自强,克服危机,不计牺牲,团结奋斗,向光复大陆的道路前进”。指出“光复大陆要依靠中国人民自身的力量”,“要团结海内外反共力量和策应大陆反共革命为中心”开展工作。并以组织名义约束国民党员,要求他们“作革命的前卫、全民的先锋”,“贡献我们所有的聪明才智和生命”,“争取反共的光荣胜利和建国的伟大成功”。
1963年11月12日,国民党在台北召开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出席和列席人员共850余人。大会正式确立了“反攻复国总体战”策略,发起所谓“中华文化复兴运动”,并筹组“中华民国反共建国联盟”。
陈诚在大会上作了《政治报告》,称“反共作战是一种长期的总体战”,它包括政治、经济与文化、社会各方面,以及过去与将来的作战,并不仅仅限于一时的军事作战。在“总体战”中,大陆是“主战场”,台海是“支战场”,国民党的战略原则是以“政治为前锋,军事为后卫,使大陆革命与台海战争相结合”。[19]大会确定国民党当前的中心任务,就是以“七分政治”和“三分军事”,策进对大陆的“政治作战”,渗进大陆,发展“策反组织”,有计划地从事各种破坏活动。大会还通过了《中国国民党现阶段工作纲领》,制定了“反攻复国”的各项具体部署,鼓吹以国民党“为领导的核心,发挥政治、经济、外交、文化、心理一切力量,与军事紧密配合,组成一个战斗体,完成反攻大陆的战斗准备”。[20]
为了加强国民党的组织功能,确立其在“总体战”中的“核心主导作用”。大会通过了《中国国民党党章修正案》,规定“加强各级纪律委员会之职权”,运用监察权能处理违纪案件,整饬党纪,严密组织,达成“巩固的战斗体”。会议决定“加强各级组织的任务”,健全基层组织,重新编组,号以“战斗知能的训练”,使之“担负战时工作与非常任务”,“充分发挥党政军统合战力与联合作战的组织领导作用”。唐纵在《党务工作报告》中强调,国民党各级党部要在观念和方法上实行“革新”,使国民党组织“从战斗中求坚强,从新陈代谢中求发展,从不断革新中求进步”。会议通过《中国国民党政纲案》,以“策进反攻、光复大陆”为目标,强调在国民党的“主导作用”下,建设“复兴基地”、“结合民心”、“充沛战力”,实现其“反共国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