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传记 > 蒋介石传(1950—1975)(187)

蒋介石传(1950—1975)(187)

作者:杨树标

1972年,蒋经国升任“行政院长”后,立即落实“本土化”方针,以缓和积聚多年的省籍矛盾。他不仅提出了“台人治台”的口号,而且还设计了一个号称“大有为政府”的“组阁”方案:由台籍徐庆钟任“行政院副院长”,林金生任“内政部长”,高玉树任“交通部长”,并在“政务委员”中引入李登辉、连震东、李连春等三名台籍人士。

同年,台籍刘阔才被国民党推选为“立法院副院长”,戴炎辉被推选为“司法院副院长”、谢东闽被任命为“台湾省主席”。1973年,台籍周百炼又被国民党推选为“监察院副院长”。

综上所述,在一年多的时间内,除“内政部长”一职按惯例仍由台籍人担任外,国民党又将行政、立法、司法、监察等四院的“副院长”、“交通部长”、“台湾省主席”以及三席“政务委员”职位交到了台籍人士手中。

1975年,蒋经国当上党主席,加快了提拔台籍人士进入中常会的节奏。1976年11月,国民党十一届一中全会增选林金生、蔡鸿文为中央常委,台籍名额增至五名。1977年3月,国民党十届三中全会又增选徐庆钟为中央常委。1979年12月,十一届四中全会又增选林洋港、李登辉、邱创焕、洪寿南为中央常委,台籍名额达到九名。1984年,国民党召开十二届二中全会,又增加许水德、高育仁、张建邦、连战、黄尊秋等五人为中央常委(林金生、蔡鸿文退出;徐庆钟已退休,空缺名额由辜振甫担任),使台籍人的名额上升为12名。1986年,国民党十二届三中全会又选出吴伯雄、施启扬为中央常委,台籍人名额增至14名,占中央常委总数(31名)的46%。国民党中央的各部会及各地方党部,也陆续由台籍的“青年才俊”出任负责人。

同时,各级行政机关也加大了引入台籍人士的幅度。1978年,蒋经国提名谢东闽为“副总统”。1984年,台籍施启扬出任“法务部长”。至此,在“行政院”的八部二会中,台籍人占据了内政、交通、法务三部;在总共七名“政务委员”中,则有台籍高玉树、张丰绪、郭为藩、萧天瓒等四人,超过了半数。1987年,台籍黄尊秋和林洋港又分别出任“监察院长”和“司法院长”,原来由台籍人士担任的这两部副职则仍由他们的小老乡续任。

至蒋经国去世前,由台籍人占有的重要位置有:“副总统”、“监察院长”、“司法院长”,行政、立法、监察、司法等四院的“副院长”,三名“部长”,四名“政务委员”,“台湾省主席”,台北、高雄两“院辖市市长”,以及78%的省政府单位首长、100%的县市长。党内有14名中央常委、4名中央副秘书长、2名工作会主任、6名副主任,以及台北、高雄市党部主任及绝大多数地方县市的党工负责人。

“本土化”方针的实行,使国民党得到相当一批台籍政治人才的合作,其统治基础也相应得到巩固。但是,上述各项人事任命,距离清除省籍矛盾的目标还相距甚远。国民党政权的重心是军队和特务系统,这两个系统仍由外省籍人掌握,并不敢有丝毫的放权。在拥有决策效能的“中央常委会”内,虽然台籍人的比例越来越高,但真正有发言权的仍然是大陆来的“党国大老”。“行政院”各部会中,国防、外交以及经济、财政等主要部的“部长”也仍由大陆人士担任。

另一方面,国民党的“适度”让步,也极度刺激了台籍人的参政胃口。只要外省人在各权力系统中仍占多数,他们就有“理由”宣称所谓“本土化”不过是一场骗局。而旅居台湾的外省人则又认为“政府”在人事任命上对台籍人过于倾斜,甚至有纵容“台独”的嫌疑。这样,台籍人对大陆人的嫌隙尚未弥合,却又新产生了外省籍对台籍人的怨心。

经济革新与“十信弊案”

1964年,陈诚因病辞去“行政院长”之职,该职由严家淦继任。严家淦理财有术,业务娴熟,蒋介石对他十分倚重。此时,俞鸿钧、尹仲容等人相继离开了台湾财经中心,新一代的李国鼎、俞国华未成气候,杨继曾等陈诚派由于大势已去也难有作为。于是台湾财经界几乎形成了严家淦一枝独秀的局面,只有“夫人派”徐柏园尚可争锋,经蒋介石斡旋,“严掌经建”,“徐握财金”,双方相安无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