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传记 > 蒋介石传(1950—1975)(175)

蒋介石传(1950—1975)(175)

作者:杨树标

坏话好话均已说尽,但“全面革新”依然步履维艰。蒋介石知道,台湾政治已陷入了“老人政治”的瓶颈。所谓的“老人”,主要指的是那些随蒋介石从大陆迁台的“忠贞骨干”,他们与旧事物牵扯太多,而且随着年纪的老迈,越来越不易接受新事物,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严重障碍。在当时的情况下,国民党若想将革新进行到底,若想确保其在台湾的继续生存和长期“执政”,唯有采取“新人新政”的做法。

基于以上原因,蒋介石最终决定将“全面革新”方案交付蒋经国去安排实施。“太子”对“父王”的恩典欢呼雀跃,对于他来说,正需要这样一个契机,摆脱父辈的阴影,在国民党内树立自己的威信。因此,他不禁要踌躇满志地高声呐喊:“这是一个大有作为的时代。”

行政革新的全面展开

1969年6月25日,蒋经国升任“行政院副院长”,就势拉开了“全面革新”的序幕。他的做法和蒋介石的一贯作风有相当的差别:(1)从办事程式来讲,蒋经国没有像他父亲那么多的理论。他所奉行的依然是早年学来的苏俄经验,方法可以简单,甚至可以有些粗暴,但务必注重实效;(2)从革新部署上来讲,他也没有像蒋介石原定的那样将党务放在第一位。相反,他直接从自己主管的行政部门着手,兼顾党务、人事、教育、经济、军事等各个方面。哪里出了问题就整顿哪里,完全是一种实用主义的态度。

综观蒋经国的行政革新措施,大约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归纳总结:

(一)密切与民众的联系。

我们知道,国民党出于其特殊的阶级属性,一向不善于做民众的组织动员工作。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首先联络的是帮会和新军。“二次革命”、护国战争、护法战争,采取的也均是以军阀反对军阀的策略。迟至1924年,国民党才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确立了“扶助农工”的方针,开始注意民众的动员工作。甫及三年,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国民党也随即放弃了孙中山的既定方针,日益站到了与人民对立的立场上去。

退台后,蒋介石为了站稳脚跟,开始有意识地改善国民党在民众心目中的恶劣影响。1951年2月12日,他在《改造地方党务须知》中说:“过去党务工作人员不愿接见党员,更不愿接近民众,不是在党部里‘办公事’,就是在社会上‘讲应酬’,使党部变成了‘衙门’,党工同志变成了‘党官’,因此党部与党员脱节,党员与民众脱节。这一个促成败亡的官僚作风,经过这次党的改造以后,必须彻底扫除;而要重新建立一种服务的风气,先由党工同志以身作则,务求做到‘党部为党员服务,党员为民众服务’。经常进行调查的工作,使社会实际情况,从调查报告中反映出来,遇到同志有痛苦灾害,就运用党部的力量予以救助,遇到民众有痛苦灾害,就发动党员的力量予以救助。最重要的是你们各位委员必须深入社会各阶层,接触广大的群众,亲自去调查民间的疾苦和需要,分别予以解除或满足;唯有这样,才能使社会明了本党确实是为民众谋福利的党,愿意接受本党的领导,并且拿出他们自己的力量,忠诚地与本党切实合作。”[21]

20世纪60年代初,随着岛内外形势的变化,自由分子组党的热情日益高涨,“台独”叫嚣也时有耳闻。蒋介石对此深为忧虑,他再次就党群关系发表演讲:“由于目前分歧分子的活动,‘独立运动’者的暗中进行,以及台省少数海外留学生的恶化盲从与冲动,在在都可以看出反党力量不唯业已存在,而且正在滋长,就是由于本党没有掌握好群众的关系,也就是说党没有能确实在台省社会与群众中扎根。”他接着又说:“大家必须认识,党要向大陆进展,就必须先做好在台省生根的工作,而党生根的唯一的地方是社会组织与群众心理,党生根的唯一机能是党员,党生根的唯一的基础是小组。要把握这几项原则,从多线、多面、多方式的来进行,现在立即要开展的工作,就是以下几点:(1)深入民众,切实作好便民和服务的工作,使党与社会民众,切实结合。(2)发动省籍党员,配合当地服务处站及宗亲团体,共同致力于凝结民族情感,融化地域观念与地方派系观念的工作。(3)整训基层行政人员——特别是对警察税务人员,要设法提高其服务的精神和执行的技术。(4)继续策动各地改革不合时代的社会旧习,与积极推动公井、公厕、公浴、公墓、卫生福利等业务,推广民生建设实验村等工作。”[22]此次讲话后,蒋介石也确实在密切“党群”关系上狠下了一番功夫,其中包括对全体党员的重新登记,但效果总是不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