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传记 > 蒋介石传(1950—1975)(152)

蒋介石传(1950—1975)(152)

作者:杨树标

陈诚之死,对蒋氏父子来说是悲喜参半。从悲的这方面来说,蒋家失一忠臣。从喜的这方面来说,蒋经国接班的道路已经扫清,今后再不必为此伤脑筋了。但总的来说,蒋氏父子对陈诚还是有感情的,特别是陈诚这么“及时”的去世,以前纵使有种种不快,也一笔注销了。在以后的岁月中,蒋氏父子对陈诚的子女应该说是相当关照的。

“湖口兵变”耶?“湖口事件”耶?

1964年1月,即国民党进行“总登记”、CC派解体、陈诚辞职等一系列事件发生之后,军队内部一批少壮分子,又企图发动一场兵谏。这次事件的主角是“装甲兵团副司令”赵志华,并牵扯到“皇次子”蒋纬国。

赵志华,东北人氏,国民党中央陆军官校第十期毕业生,后入美国西点军校专攻装甲兵科,曾任蒋介石和宋美龄的侍卫。后来,他追随蒋纬国任职于国民党军装甲兵团。淮海战役时被人民解放军俘获,但在押送途中潜逃。1949年1月,他从广州跑到香港。4月,蒋纬国将他接到台湾,担任装甲兵第三旅旅长。1953年,国民党军整编,装甲兵扩充为两个师四个旅,赵志华在蒋纬国的关照下出任第一师师长,以后又逐级升至“副司令”。

蒋纬国和蒋经国不同,没有什么班底。到台湾后,蒋介石为更好地控制军队,任命蒋纬国为“装甲兵团司令”。蒋纬国的主要靠山是宋美龄。宋美龄自幼在美国长大,故对蒋经国的苏俄习气多有不满,而将西化甚深的蒋纬国视为己出。1948年,蒋经国在上海“打虎”,查封“扬子公司”,并责令孔令侃到案交代明白。但砸“扬子公司”的招牌,无异于剥宋美龄的颜面。夫人一个电话,蒋介石不得不放下锦州战事,出面“训子”。蒋经国不敢惹父亲发火,只好低头认错。逃台之后,各种势力重新分化组合,官场上滚打的人,称走蒋介石路线者为“内科”,走宋美龄路线者为“妇科”,走蒋经国路线者为“儿科”,走美国人路线者为“外科”。随着时局的发展,“外科”和“妇科”终究不敌“内科”和“儿科”,宋美龄为了表示支持蒋介石“传子”的大计,也渐渐退出权力核心。1963年,蒋介石为了扶植蒋经国在军中的势力,下令免去蒋纬国“装甲兵团司令”,调任“陆军参谋大学校长”。

蒋纬国为了报答蒋介石的养育之恩,对这出“扶嫡抑庶”的老戏表现得相当大度。但他的部下却对此多有不满,甚至有人公然斥责蒋经国排除异己。为了平息舆情,蒋纬国在卸职时,正式向当局推荐由副司令赵志华接任。不料,蒋介石却派了一位资历才干都不如赵的郭东来任“装甲兵团司令”,这就更加剧了部分军官的不满情绪。事有凑巧,新任“司令”不久被调到“革命实践研究院”受训,按惯例这时应该由赵志华代理“司令”。然而,正像当年的孙立人两次应当“参谋总长”而终于落空一样,此次赵志华也是连碰两次钉子。蒋介石又派了一位与装甲兵素无联系的人来代理“司令”。这一下使赵志华在下属面前无地自容,他向蒋纬国哭诉冤屈,要求立刻离职,但被蒋纬国百般劝阻。

1964年2月,台湾突然传出装甲兵中有人图谋发动“兵谏”失败,赵志华被拘押的消息,“台独”分子也在东京散布说台湾发生了士兵哗变。驻台外国新闻记者四出打探情况,但台湾当局严密封锁消息,使人难明事实真相。“国防部”发言人称:“有一个军官发表了不相宜的讲话,这件事不值一提”,“只是个意外事件”云云。

那么,在湖口发生的这一情况,到底是“兵变”还是“事件”呢?根据1964年3月13日香港《联合评论》的介绍,大致经过是这样的:

1964年1月21日,装甲一师官兵在检查完装备后,集合听训,师长徐美雄也在场。赵志华登台演讲,第一段讲了他和装甲师的渊源,第二段讲了当局效率低下,大家对“元首”阳奉阴违。讲到第三部分,赵志华明显激动起来,他突然心血来潮地拔出手枪,向在场的官兵高叫:“我们在台北的政府不仅贪赃枉法、懦弱无能,而且用人行政无不自私自利。为了挽救国家的危亡,我们大家应该把这一批贪官污吏驱逐出政府之外,我们军人于必要时应该向‘总统’施行兵谏!”当时在场的官兵,有鼓掌赞成的,有大声喊“对”的。这时,有一个叫张明善的少尉军官高举右手走到赵志华面前高叫:“我拥护赵副司令的建议。”赵志华闻言大喜,伸手欲同这位军官握手,谁知此军官乘赵不备,突然打落赵的手枪,再拦腰将赵抱住,这时有几个宪兵乘机冲上,将赵捆绑而去。而在场的上万名官兵,全部惊呆,无一人对赵施以援手,听任宪兵将赵押走。事后查知,那位立下“大功”的军官是政治部派往该部的“政训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