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经济的目的与我们现代化经济的前提,乃在均福与安和——避免资本制度财富不均,和消灭共产主义阶级斗争的流弊,乃为我们民生主义经济思想,所特具的功能和属性。而实业计划与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又为实现此一功能和属性的正确途径。
经济建设的起点和前途——由初期的以农业为重点的建设,安定农村经济,支持并助进工业的发展,乃进而至于以工业为重点的建设,促进农工商事业,并以促进国民经济建设;使人人能生活,人人享幸福,均富于民,藏富于民。并力求民生与国防之配合,以策进国家之富强。
在生产方面,必须发展交通,开辟地利,均供求,畅流通,谋求国际合作,提高生产技术,以求生产能力之增加。在分配方面,要使粮食利润的分配很平均,劳资工商的关系很合理,货恶其弃于地,而力不必为己。在消费方面,满足食衣住行育乐的民生需要,并同时养成国民勤劳、节俭、朴实的传统美德。[180]
1963年11月12日至22日的国民党“九大”上蒋介石发表的《我们复国的精神志节和建国的目标方略》长篇演讲中,他的调门已经明确地从“军事”改变为“建设”的反复阐述。他把“军事力量”说成只占“总体性战争”中的“十分之一,最多为六分之一”,其他“十分之九或是六分之五的力量”是“政治、经济、外交、社会、教育、文化”,“必须以军事准备同等的努力”。他反复提出“现代化的建设”。[181]这表明,台湾当局的施政方针已经从50年代初的“军事第一”、“反共第一”过渡到“反攻复国”与“建设台湾”并重。
(2)世界资本主义经济进入一个稳定发展时期。二战后,发达国家在科技日新月异的情况下,将发展重点移向与高科技有关的新兴产业部门。与此同时,将资本输送到发展中国家与地区,利用当地廉价的劳动力制造廉价商品。台湾当局在这次世界性经济结构的重新整合过程中,注意吸收发达国家输出的资本、技术,跻身于国际经济体系,寻求更大的买方市场。
(3)美国“经援”的不断输入。从朝鲜战争爆发到1965年6月30日美国停止“经援”,共计有148200万美元流入台湾,平均每年1亿左右。美援是台湾经济初步发展时期的主要资金来源之一,在历次经济建设计划中均占重要地位。尤其是50年代的大部分时间里,美国对台提供的援助大多属于无偿赠与性质。美国政府用这笔资金帮助台湾当局建设各类大型项目、采购物资、进行技术人员的出国培训以及聘请外国专家到台指导。他们还用这笔资金购买小麦、黄豆等民用物资,而后由台湾当局出售,充裕物资供应,回收通货,制止了恶性通货膨胀。
现在许多经济学家在研究“台湾经验和经济政策”时,相对比较全面、也比较客观。他们对台湾经济的初步发展,在阶段的划分上虽然不尽合拍(即时间的起讫上),基本上是指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指蒋经国当“行政院长”前)。他们认为“自1949年退到台湾以后,国民党政府面临着来自中国大陆的压力,随时都有陷入战争的危险,所处的外部环境比其他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更多艰难险恶。台湾政府从挫折中痛定思痛,汲取教训,认识到再无退路可言,因此谨慎小心,励精图治,艰苦奋斗。台湾当局采取了一系列谨慎的恢复经济、稳定局势的政策。台湾没有优先选择发展重工业或全面的进口替代战略,而是根据自身资金缺乏而劳动力丰富的资源禀赋特点,重点发展了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层次比较低的工业部门,以此带动整个经济的工业化。由于台湾政府没有过度强调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给人们以相当大的发展经济的自由,于是,台湾自然而然地出现了大量的中小企业,而这些中小企业必然集中在像农产品加工、纺织、合成板、塑胶、水泥、玻璃、家用电器等劳动力密集产品的领域内。台湾经济顺应时势走上了一条符合资金比较优势的道路。在这段时期,台湾政府还有两点高明之处:第一,稳定客观经济环境。台湾自1949年实行货币改革,到1952年消除了恶性通货膨胀,结束了经济上混乱状态。第二,实行认真、彻底的土地改革,瓦解了农村落后的封建土地制度,缓和了农村的社会矛盾,加速了城乡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使得农村劳动生产力摆脱了旧有的生产关系的束缚,大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土地改革的成功不仅使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到战前的水平,而且连续十几年保持了较高的增长率,同时为农村劳动力向工业的转移创造了条件。农业的发展不仅保持了台湾的粮食供给,而且通过出口,为台湾的工业化提供了最初的资本积累来源。从广义上来讲,土地改革也是一种经济自由化的过程,把生产力从旧的生产关系和土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在这个阶段中台湾政府政策的目标没有超前于台湾的经济资源禀赋以及由资源禀赋决定的比较优势,这是台湾的实际情况,因而顺利地达到了稳定局势、恢复经济的目标,为随后的经济起飞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鉴于台湾是一个缺乏自然资源的海岛经济,拓展工业品外销是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为了鼓励出口,早在1954年台湾就制定了《外销品退还原料进口税办法》和《外国人投资条例》。1955年又实行了外销产品原料进口税由海关担保记账,不缴纳现金的保税制度。在《所得税修正案》中增加了奖励外资投资的条例。在1960年开始实施《奖励投资条例》等等。毫无疑问,台湾政府的这一系列决策是正确的,对鼓励台湾经济走向世界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政府意愿并没有使得台湾经济立刻由进口替代为出口导向型经济。在这段时间里,台湾的对外贸易并没有得到显著的发展,台湾经济还始终保持着以内销为主、外销为辅的内向型经济的特色。总的来说,在这段时期内,台湾的经济状况并不理想”。[182]这是台湾经济发展的第一个阶段,从1949年到1958年,实行的是“进口替代政策”。从1958年到1972年,台湾经济发展进入第二个阶段,即“出口导向阶段”。他们认为“在1958年,政府制定了《外汇贸易改革方案》,改复式汇率为单一汇率,鼓励引进外资;简化进口申请和消除出口障碍,为外销产品实行退税;在1964年通过了《加工出口区设置管理条例》,设立加工出口区,发展进口工业,拓展国际市场,实现了‘以贸易促进增长,以成长促进贸易’。在60年代末期,台湾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量外资涌入台湾,出口量大幅度增加,出口的重点地区由亚洲转向北美。台湾经济迅速完成了由进口替代向出口导向的转折,开始了经济起飞。在1961年到1973年期间,台湾国民生产总值平均增长速度高于10%,工业产值的年平均增长速度超过了18%,工业占整个经济结构的比重由25%上升到43.8%,在出口商品总额中工业品的比重达到了84.6%”。“分析这段时期的台湾经济必须要从两个方面来考虑:第一,使得台湾经济发生如此巨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60年代末期出现的世界产业结构的大调整。由于在美国、日本等国的劳动力成本迅速上升,使得他们不得不进入产业升级阶段。许多劳动密集型产业被先后转移到了包括台湾在内的低工资地区。第二,台湾政府鼓励出口,引进外资的政策是正确的。在长达十几年的努力中,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善的法制,扩展了商界、企业的眼光,改变了封闭经济中的一些传统观念。当世界经济发生重大转变,计划到来时,台湾能够毫不迟疑地抓住这个机会。当时,在世界上有许多站在相同的起跑线上的国家,有的仍然坚持‘独立自主,闭关自锁’的进口替代政策,有的国家陷于政治或经济的动乱之中。虽然发展机会是均等的,但是,他们由于各自的原因而丧失了非常宝贵的机会。台湾鼓动投资、促进外销的政策‘十年不鸣,一鸣惊人,十年不飞,一飞冲天’。”[183]郑竹园对此有一番总结性的话,他说“台湾前40年的成就可以说是相当耀眼”。他将台湾经济的实绩归纳为五句话:“经济成长持续上升”、“币值相对稳定”、“所得分配平均化”、“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和“经济结构现代化”。同时,又将台湾发展经济最基本的层次分析归纳为六项:“实施混合的经济制度”、“推动和平土地改革”、“实施均衡渐进的发展方针”、“推动出口导向政策,由对外贸易的拓展来带动整个经济”、“大力普及教育”和“全力吸引外资和技术”。当然,这里把三期四年计划也包含在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