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传记 > 蒋介石传(1950—1975)(154)

蒋介石传(1950—1975)(154)

作者:杨树标

第一期四年计划的主要目的是以最有效、最迅速的途径提高工农业生产能力,充裕物资供应,增加出口减少进口,以求对内稳定经济、对外改善国际收支状况。为此,台湾当局共投入了658800万元新台币,其中农业投资229100万元,工业投资332000万元,交通运输投资97700万元。[178]结果,农业计划所有21个项目,有15个项目达到或超过指标,只有稻米、香蕉、花生、柑橘、木材、远洋渔业等6个项目因预期指数过高或遭受自然灾害而未能达标;工业计划的所有25个项目,有9项超过计划指标,有16项未达指标,但其平均增长率达到了11.7%,超过了原计划规定的11.1%;在交通运输方面,铁路的客货运、公路客运均完成了计划指标,仅水运货物装卸量未完成指标。

第二期四年计划仍旧由“经安会”主持,农业、工业部门也仍然由第四组和工业委员会分别负责编制。整个计划的汇总和协调则由“经安会”秘书担任。该计划基本上是第一期的延续,但在内容上有较多的变动。如交通计划从工业部门计划中分离出来单独编制。新增国际贸易与收支计划和财政金融措施两大项目,分别由第一组和第三组负责设计。

第二期四年计划的主要目的在于继续开发资源,增加农业生产,加速发展工矿事业,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扩展出口贸易,平衡国际收支,谋求农工之间和各工业部门之间的密切配合和均衡。为此,当局共投入1902600万元新台币,其中农业投资498400万元,工业投资1026600万元,交通投资377500万元。[179]结果,农业年平均增长率为5.3%,超过了原定4.5%的计划指标;工业计划的实施要差得多,煤、水泥、棉布、发电量等项指标都没有达到预定的要求;塑胶、硫化铁、汽车轮胎等项,连原计划的一半都没有达到。

在第二期四年计划实行期间,当局还采取了诸如放宽进口限制、提高生产能力、鼓励出口、实行外汇改革、完善金融机构、建立证券交易市场等一系列措施。这些措施大大促进了台湾经济的发展,也造就了一大批经济奇才,王永庆即是其中著名的一例。

王永庆原来只是台北新店一个农民的孩子,家里穷得连鞋子都买不起,小学未毕业就开始独立谋生了。后来他借钱开了一家米店,不料在抗日战争期间被美国飞机炸得精光。但他毫不气馁,重新开了一家更大的米店,并兼营砖瓦、木材生意。1954年,台湾实施第一期四年计划,将五大企业开放民营。王永庆雄心万丈,决心一试。恰巧台湾政府又要辅导私人发展石化工业,王永庆应同行赵廷箴之邀,合资创立塑胶公司,生产塑胶原料,开始了事业的起飞。同年,他们以120万美元从日本取得生产聚乙烯化合物的技术。1957年,他们又以50万美元的资本开办了台湾塑胶工业公司。10年后,台塑发展成为一个大企业集团,王永庆也成了资产近百亿的富翁。可以说,王永庆的经历,清晰地刻画出这个时期台湾经济的一个缩影。

在第二期四年计划的基础上,台湾又实行了第三期四年计划。因为“经安会”已于1958年取消,所以计划由“经济部”与“交通部”共同承担。1958年11月,“经济部”下设立了“农业及工矿计划联系组”,任用原来“经安会”第四组和工业委员会旧人,继续从事农、工两部门的计划制定工作。1960年9月,“交通部”也在其下建立了“运输计划联系组”,接办原工业委员会所承担的交通计划的制定工作。整个计划最后由“经济部”负责汇总。

第三期四年计划的目标在于改善投资环境,提高生产能力,增强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扩展对外贸易,减少对美援的依赖,将经济逐步引向新的结构。整个计划较前两期充实,新增加了社会建设计划和石门水库计划。为此,当局共投资5957600万元新台币。结果,农业年均增长率达到6.3%,工业年均增长率达到14.9%,都超过了计划指标。由于国际糖价高涨和各项产品出口量的稳步增长,外贸业绩甚佳,出口额达到了原定指标的138.4%。1963年,台湾贸易自光复以后第一次出现顺差。同年,台湾工业生产净额首次超出农业。这说明台湾经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变化。

台湾经济之所以能在20世纪60年代初取得较好的业绩,是由多方面的因素促成的:

(1)国民党政策的调整。60年代初,蒋介石在“反攻”无望的情形下,开始提出“建设台湾,反攻复国”的口号。1961年7月,陈诚奉蒋介石的旨意,根据国民党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主持召开了“以研讨经济的发展,配合反攻军事,增强反攻力量为主旨”的阳明山第一次会议。1962年11月12日,国民党召开八届五中全会,蒋介石称此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为反攻复国开路”,集中人才,完成“复国建国”。他认为“建国”工作比“复国”更为艰巨,要完成“复国建国”工作,就必须首先建设台湾。而要建设台湾,则“必须经由现代化政治、现代化经济、现代化教育、现代化社会,和现代化生活的建设,才能确实根基”。接着蒋介石就现代化经济提出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