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传记 > 高岗传(73)

高岗传(73)

作者:戴茂林 & 赵晓光

11月7日,陈云在路过桦林时致信高岗,信中说:

所谓“半生不熟”,是指积极分子的成分不好或不很好,群众未真正地发动起来,结果地主虽然被打击了,但仍有潜势力,在心理上仍旧统治着群众。造成这种状态的原因是由于一味求快,在群众中酝酿不成熟。估计“半生不熟”的地区在全东北一定很多,改进这种地区的状况已成为群众运动中重要的工作之一。(2)

陈云的信引起了高岗的高度重视。根据陈云反映的情况、意见以及对松江、黑龙江、嫩江部分地区的典型调查,在高岗的主持下,东北局于11月24日发出《关于解决土改运动中“半生不熟”的问题的指示》。

这个指示把各地情况分为比较好的、“半生不熟”的、弄乱了的和未开辟工作的四类地区。其中最多的是“半生不熟”地区。特点是:地主的威风没有打掉;在分地斗争中没有真正发动群众;没有真正的积极分子;群众还没有感觉到自己的武装就是保卫胜利果实的命根子。因此,群众在斗争后的态度是懒洋洋的,对农会工作漠不关心。从形式上看样样都有了,地也分了,地主也斗了,武装、农会都有。但切实查起来,毛病很大,内容甚少。产生“半生不熟”的原因,最主要的是没有经过群众酝酿成熟,使群众自上而下地起来斗争。当时轰轰烈烈,过后冷冷清清。

指示同时还指出:

深入和巩固群众工作的中心任务,就是要解决“半生不熟”的问题,把“夹生饭”煮成“熟饭”。要求各地党委和工作团切实检查土改情况,发现“夹生饭”地区,就集中力量加以解决。

在高岗的直接领导下,东北的土地改革又进入了“煮‘夹生饭’”(即把“半生不熟”的“夹生饭”煮成“熟饭”)时期。各省第二次派工作队深入农村调查和发动群众,确实发现了许多新的问题。

12月中旬,黑龙江省委负责人赵德尊就土改中的有关问题致信高岗,说:

“我们省委几个人,经过反复的考虑,对于目前‘进一步深入与巩固群众工作的中心任务’是什么?一致的有这样的一个意见,就是,‘进一步深入发动群众查地运动’。”“根据黑龙江九县的群众工作检查与反映来看(主要是庆城、海伦、拜泉、克山等县),所谓‘夹生饭’、‘半生不熟’的主要具体内容有四:一、斗争果实(包括土地、粮食、牲口、房子)农民很多没有到手(实际上,东北局对城群工检查也证明了这一点)。二、农民大多数表现决心不够(包括政治上的勇气信心不够和经济上生活生产困难不能解决)。三、恶霸地主反攻活动很普遍(花样很多,但主要是搞垮我们农村的积极分子——新起的斗争骨干)。四、骨干差并与广大群众结合不够(主要是积极分子问题和积极分子脱离群众问题)。因此,解决‘半生不熟’,也就是群众工作的中心任务。”(3)

赵德尊在信中还提出:“要在过去土地斗争的基础上再来一次深入查地的斗争。”

高岗于12月20日回信给赵德尊说:

“你提出的四个条件,作为‘半生不熟’的具体内容,比较符合一般‘半生不熟’地区的实际情况,从这种估计和认识出发布置工作,也是正确的。过去东北局关于深入巩固工作的指示,主要是根据宾县的经验,现在看来,宾县的工作和各地比较起来,一般的该是已经前进了一步,因此有些要求的提出,可能是过时了,但其经验值得各地重视。”“深入巩固工作的中心是什么,即怎样把‘半生不熟’的饭变成‘熟饭’。松江提出的口号和办法是‘查地挖坏根’,即在深入土地斗争的基础上,把群众的经济斗争和政治斗争结合起来。龙江把深入查地斗争作为中心,来解决‘半生不熟’问题,基本上是正确的。”“深入查地斗争是经济斗争也是政治斗争,二者不可能机械地分开。当然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斗争对象,二者的比重自然是也有不同。查地斗争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如有些地方是地未到手,粮未到口,有的地方是地主瞒地,不给地照,以及用各种各样的办法保存土地,则需查黑地、要地照等斗争,是更加复杂了的斗争,因此在领导掌握上更应审慎。”“另外,在办法上应注意:一、查处中农和贫农隐瞒的黑地不没收。二、佃富农、佃中农和贫雇农之间关于今年分青分粮的纠纷,应在使贫雇农今年能得到实惠的原则下,采取调解仲裁的方式合理地解决。三、有些小地主的土地未分配者不再重分。四、基本群众互相之间,分配果实当中,你多我少,你好我坏,以及有些积极分子略微多点果实等现象,在今天已换了地照、变成事实的情况下,一般的不再变更。五、查地斗争也不是二次斗争,不是要把所有过去被斗争的重斗一遍(拉林的几个屯子曾出现此偏向),采取以上办法的目的,在于避免混乱斗争目标。一方面防止自己斗争自己,造成群众之间不团结及互相埋怨的现象,另一方面也防止形成过‘左’的查田政策,使基本群众孤立的偏向。”(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