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传记 > 二十世纪军政巨人:蒙哥马利传(101)

二十世纪军政巨人:蒙哥马利传(101)

作者:冯云峰

此时艾森豪威尔不知到底如何是好,这多半是因为他对蒙哥马利究竟要干什么完全没有一个正确的概念。7月20日,艾森豪威尔到蒙哥马利的司令部看望他,第二天给蒙哥马利发了一封信,信中写道:“我确信,我们在重大问题上持相同见解。”在说了一通要注意身体健康以便能持续不断地狠狠打击德国人之类的老生常谈之后,艾森豪威尔接下去写了这样一段非同寻常的话:“你应继续令登普西保持其进攻势头……第1集团军要在全线快速投入作战以牵制住该地的敌后备部队,支援主攻。登普西亦应如此。……”如果蒙哥马利也像艾森豪威尔周围的某些人那样脾气暴躁的话,面对这些老祖母般的忠告很可能会暴跳如雷。从进攻欧陆开始至今,差不多所有的德国装甲部队都压在英国人的战线上。此外,从布莱德雷发起进攻的7月3日到“眼镜蛇”作战推迟开始的7月25日期间,在英国人的对面又新出现了德国人的5个步兵师(271师、272师、276师、277师和326师)和1个新的装甲师(116师);同时,在美国人对面出现的德军新部队只有1个步兵师和另一个师的部分兵力,再加1个众所周知已在英军前线被打得丧了元气的勒尔装甲师。但是,精明的蒙哥马利处之泰然。这得归功于他的镇定与自信,正是这种品质使他在艾森豪威尔不理解他时没有说过一句过头话。艾森豪威尔的这种不理解来源于他的那种“人人时刻都得战斗”的一厢情愿的信念,这种想法最终体现在他的“辽阔战线”方针中。当然,这也得归功于艾森豪威尔的良知。因为,尽管在盟军最高统帅部和其他地方,他可能听到过许多要他行使他的权力的呼声,而且,作为最高司令官,他可以到法国来从他这不得力的下级手中收回地面作战的指挥权;但是,他措辞婉转,从未越过这个界限。在这些人当中叫得最凶的要数艾森豪威尔的副手特德。特德是一名空军上将,却总是显示出他知道如何指挥地面战斗,在给艾森豪威尔的一封信中他就此事说三道四,力劝艾森豪威尔快到法国来挽救局势,信的末尾还说:“作为您的一个直接英国下级,我希望我所表示的看法能对您有所裨益,能在您认为形势所要求采取的作何行动中起到某种帮助作用。”丘吉尔则比较好说话,他也曾有过怀疑,但在“古德伍德”作战之后,他去看望了蒙哥马利一次,蒙哥马利向他面陈了一切,丘吉尔看来还是比较满意的。

特德的别扭情绪在很大程度上源于他和科宁厄姆对诺曼底登陆战严重缺乏前沿机场的失望,这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是,这究竟对不对呢?值得一提的是,蒙哥马利是热烈拥护现代军事行动需要空中力量支援这一理论的,但他在这次战役之中或之后似乎从未因空军问题伤过脑筋。《从诺曼底到波罗的海》这本书中回顾这次战役时,他确实提到过“盟国空军所取得的惊人成就”,并说:“盟国空军保持了战斗地域上空的全面空中优势,这样,终于使敌人在白天丝毫动弹不得。”当时曾在诺曼底呆过的任何人都可证实,上述说法并不是什么溢美之辞,要不是空军做到了这一点,那么多的车辆、物资和部队的调集实在是不可能的事。空军将领们对分配给他们的地盘不满足,他们也许希望在这拥挤的滩头阵地上得到更多的地盘,但是,事实上敌人在空中已没有立足之地。在下面的一段话中,蒙哥马利清楚地说明了陆军和空军之间立场上存在的分歧:“科宁厄姆需要机场去打败隆美尔,而我则要全面战胜隆美尔,捎带夺取机场。”

“眼镜蛇”行动困难重重。首先,通过卡朗唐沼泽地带和圣洛附近的树篱时行动迟缓,代价甚高;其次,7月19日发起进攻未能充分利用“古德伍德”作战的成果;再次,迫使“古德伍德”作战结束的狂风暴雨天气也对“眼镜蛇”计划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因为直到7月24日,预定为这次进攻准备战场的轰炸机方能升空作战。准备在空袭后跟进的柯林斯将军的第7军从7月21日起就一直在等待进攻发起时刻。7月24日上午,轰炸机终于来到了,目标区域上空却又浓云密布,战斗又一次推迟24小时。不幸的是,其中一个空军大队没有收到返回的命令,投下的炸弹离目标足有1英里,落到了美军第30师的阵地。布莱德雷此时面临着这样一种抉择,要求指挥官用极大的勇气来承受他麾下的士兵可能遭受的不必要牺牲。不久,真相大白,原来这些该死的飞机没有沿着划定的界线飞行,而是与之成90度角乱飞一气。当然是在布莱德雷司令部中的利一马洛里向在英国的第8航空队司令部查询这件事。使布莱德雷惊愕的是,查询结果,情况属实,他们是奉命这样飞的。因为,5天前是他亲自到驻米德尔塞克斯的斯坦莫尔的第8航空队去安排轰炸计划的。离开该部队时,他确信飞机将按他的计划行事,沿着公路飞行。但现在情况并非如此。按照布莱德雷的计划,在其部队和轰炸线之间有一条宽1200码的安全区。如果要在第二天发起进攻,重新安排这一切已为时过晚。布莱德雷下决心继续干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