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传记 > 二十世纪军政巨人:李光耀传(58)

二十世纪军政巨人:李光耀传(58)

作者:刘建立

他支持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成立,认为“西欧联合起来将会成为扩大区域性和平与进步的一股重要的影响力量”,“在亚洲新的影响力量中,西欧应具有重要的地位。西欧在亚洲及欧洲以外地区的经济事务中,应该重新恢复其兴致,并提高自己的地位。否则,对亚洲、欧洲或世界来说,都将会是一个重大损失”。基于这一观点,他从70年代开始,就遍游欧洲经济共同体九个国家,探讨投资和贸易问题,期望新加坡能与这个联合组织鉴定贸易协定。1972年12月当他得知英国将加入欧洲共同体时,他立即表示欢迎,尽管这一变化将使新加坡与英国的若干传统贸易联系发生变化,但英国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后,将密切发展与其成员国的经济合作,发挥更大的经济作用,对新加坡将会更加有利。事实证明,欧洲共同体对新加坡的投资和贸易均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1988年它对新加坡的投资总额达38亿新元,居当年外来投资者的首位,贸易总额占新加坡总贸易额的12%,居第三位。

新加坡与南亚诸国—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和斯里兰卡同是英联邦成员国。李光耀与印度的四代领袖都有交往。印度第一位总理尼赫鲁是他心目中的导师;第二任总理沙斯特里则对李光耀在印度发生危机时所给予的支持表示十分感谢;尼赫鲁的女儿、已故总理英迪拉·甘地是李的朋友,两人意见相投。英迪拉·甘地在任总理时正式访问过新加坡,李光耀不仅热烈欢迎,还说:“新加坡曾领受过印度的恩泽,新加坡许多早年的公共设施曾得力于印度的劳力与技术。”新、印两国的长期贸易关系也随着新加坡工业化而不断发展。尽管在一些问题如柬埔寨问题上有意见分歧,但两国始终保持着良好关系。李光耀支持印度、斯里兰卡签署的和平协议,赞扬印度作为不结盟运动和七十七国集团传统领袖在裁军、种族隔离等问题上所做的贡献以及在南亚区域合作组织中所起的积极作用,因此博得不久前卸任的印度总理拉吉夫·甘地的称赞,称他是“亚洲资深的政治家”、“印度经得起考验的老朋友”。

新加坡与巴基斯坦一向保持着友好关系。两国在联合国、不结盟运动组织、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等国际舞台上密切合作。1988年3月李光耀访问巴基斯坦时,对巴所承受的数百万阿富汗难民造成的极大压力表示同情。巴前总统齐亚·哈克曾称他是:“被公认的亚洲最能干的领袖之一,他的高瞻远瞩政策促进了新加坡经济高度发展。他对当代国际问题敏锐的洞察力和坦率建议,使他让世界人民钦佩。”

新加坡与美国关系历史悠久。早在1836年美国就在这块英国殖民地设立了领事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西欧殖民主义国家日益衰落,美国逐步取代英、法、荷等老牌殖民主义国家,把东南亚地区变成美国在太平洋的“前沿阵地”和战略物资供应站。新加坡尽管是个小国,但地处东南亚地理中心,位于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扼马六甲交通要道,有优良港口,修造船业发达,在50年代美国发动的侵略朝鲜战争中和60年代侵略越南的战争中,它为美国提供了橡胶、锡等战略物资并在军舰的停泊、修理方面起了很大作用,备受美国的重视。新加坡独立后,美国成为新加坡的主要外来投资者,目前仅次于日本居第二位,它还是新加坡最大的贸易伙伴国,据《1988年经济调查报告书》的资料显示,新加坡输往美国的产品占新加坡出口总额的24%,达188亿新元。因此从全球战略和本地区及本国利益出发,李光耀始终把美国作为太平洋地区的政治稳定因素和新加坡经济发展的主要依靠力量。两国一直保持着密切联系。

1967年10月17日,在华盛顿白宫南草坪上,约翰逊总统热情迎接了新加坡独立后首次访美的李光耀总理,在欢迎词中约翰逊称赞他是“一个爱国者,一个卓越的政治领袖,一个新亚洲的政治家”,而且是个有远见卓识的“一直向前看,不仅看到今天的亚洲,还预见到70年代的亚洲”的政治家。李光耀则表示“新加坡人同其他国家人民一样,试图建立一个具有现代科学和技术的美好新世界”。但是他认为,当时的世界是充满着“熊和龙争斗”的局面,非共国家担心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难以保卫自己,尤其是西欧老朋友都快走完了。因此他希望美国作为强国能在这一地区发挥作用,以确保和平不会受到威胁。翌日他与约翰逊会谈并发表联合声明之后,同“海外作家”共进午餐,他告诉在座的人,他这次访美,不是来谋求美国援助,也没有接受任何援助。他没有获得美国对新加坡安全的保证,而且也不谋求任何这样的保证。他说他关心的是70年代及其之后新加坡在经济和安全方面将面临什么问题,是为了亲自预测当英国在70年代中期撤离新加坡后,将面临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