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9月,教育部长陈庆炎宣布:新加坡已制订了未来的教育发展计划,其中包括在南洋理工学院增设商业和电脑两个新专业,并将陆续增加一些新课程,争取两三年后成为一所完整的理工大学。教育发展计划的另一内容是准备建立第三所大学。它将开设教育、美术、舞蹈、戏剧等课程。显然,这将是一所以文科为主的大学。据陈庆炎透露,它可能是一所私立大学。
近年来,新加坡深感大学生数量过少,开办第三所大学,正是为了增加大学生数量,为文化艺术领域培养人才,同时,也可减轻家长们的负担,因为子女在国内上大学的花费要比留洋少得多。新加坡舆论界对教育部这一计划表示欢迎。
教育部长陈庆炎同时还宣布将对中小学教育作全面回顾和检查,对小学的结构课程和师资将进行适当调整。陈庆炎指出中学应拥有“高度的自主权和灵活性”,可以“自由地创造教学方法和塑造本身的形象”。教育部将拨5亿新加坡元兴建16所新中学,并对37所现有中学的设施进行改造。到90年代中期,所有中学将实行单班制(现在多为双班制)。目前已在20多所中学进行试验,证明单班制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密切师生关系。
在成人教育方面,新加坡开办了各种文化、技能夜校、业余学校,使在职人员有机会进修。1988年9月,据贸工部长兼国防第二部长李显龙透露,国家生产力局将推行一项新的津贴计划,由技能发展基金会发给各公司更多的津贴,以鼓励雇主们把工人的技能水平提高到相当于一级技工或工艺技师的程度。对工人的培训主要包括一些新兴与关键技能,如精密仪器、印刷、精密光学等方面的技能的培训,此外还包括医药、护理的知识更新。李显龙还说,1988年上半年,技能发展基金会已资助4.3万工人受训,受训人数比1987年增加31%。到1992年,将资助所有的工人,使每个工人都有机会受训。
在语言教育方面,李光耀一向主张双语制。即所有学生都要学两种语言,一种是英文,这是新加坡的“共同语言”、“工作语言”,每个学生都必须学。另一种是学生本族母语,每个学生按自己的种族可选修华语、马来语、印度语或泰米尔语。现在新加坡的年轻人都懂英文,这对相互沟通和同外国人打交道都有好处,也成了吸引外商投资的一个因素。保持母语是照顾到新加坡老一代的习惯和各族的宗亲感情,也是提供继承各族优秀传统的一个必备条件。学生在社会上讲英语,回家讲母语,就可以同老一辈交流感情,并可利用母语为工具,探索本族的历史和文化,从中吸取营养,保持东方人的价值观,不致全部西化,可谓一举多得。
提到新加坡的教育,可以回顾一下历史。
在英国统治初期,殖民政府对马来亚(当时新加坡是马来亚的一部分)的教育事业可以说是放任自流。华人、印度人各自办学。华校有自己的教学大纲,教师和校长。校董会是由省、乡宗族团体的头头组成。各校各自颁发毕业文凭。传教士们用英文学校和马来文学校取代各种可兰经学校。这种混乱的结果加剧了各族隔阂。到1920年,英国殖民当局意识到马来西亚的华人势力很大,有意将华校控制在自己手中,于是颁布了《教育法》。这个法令对华校进行种种限制,使华人非常反感,更加不信任英方。1947年曾制定了一份《十年教育规划》,主要精神是想通过普及小学教育来发展本地语言,但规划提出的一些建议没有考虑到历史上教育分裂所造成的后果,使不受英文教育的人同受英文教育的人对立起来。前者认为英语是“殖民主子的语言”,并把后者视为往上爬的投机分子,是“外来的和反民族的”,对英语十分嫉恨。1959年李光耀执政后,大力扭转人们对英语的偏见。李强调英语是“谋生的工具”,是“商业语言”,“科技语言”,新加坡要发展经济,就需要许多通晓英语的人才。李同时制定了法令,开办统一的学校,打破文化、社会和语言隔阂。但当时华校仍然不受政府控制,直到60年代后期,教育部才把所有学校管辖起来。1965年,新加坡脱离马来西亚,更需要发展教育事业以便提供建设人才,于是新加坡政府对教育又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据说,当时的改革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碍,有一些人主张搞“英才教育”,也就是要培养“超等新加坡人”、“超等学生”,达不到尖子程度的普通学生,就没有发展前途。1979年,李光耀任命一个研究小组,负责对新加坡原有的教育制度进行评估。这个小组主要由系统工程学家组成,由当时的教育部长吴庆瑞牵头。该小组写出一份报告书,通称《吴庆瑞报告书》。该报告书主要分三部分:一、对当前教育制度的发展和失误进行评价;二、从社会和管理方面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三、提出改革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