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传记 > 二十世纪军政巨人:李光耀传(26)

二十世纪军政巨人:李光耀传(26)

作者:刘建立

1979年7月新加坡政府提出了新的经济发展战略,称为“第二次工业革命”,亦称“经济重组”政策。它把独立后至1979年上半年的工业发展称为“第一次工业革命”。8月,李光耀在庆祝国庆的群众大会上发表讲话时指出:“旧的方法已经过时,推行新经济策略已是大势所趋,尽管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有一些冒险性,但是这种冒险是值得的。”并且强调:“重组经济结构,只许成功,不许失败。”11月7日,他又在“向80年代迈进”的研讨会上,满怀信心地认定“新加坡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一定会成功”。

1980年是新加坡经济发展的关键一年。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结束,第二次工业革命即将开始之年。这一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达105亿美元,人均收入达4600美元(即9200新元),这时新加坡经济已被世界确认为战后亚洲经济奇迹之一。为了明确第二次工业革命应该如何进行,李光耀专程到日本作了长时间的考察,并与日本经济界领袖广泛交换意见。是年8月,他为在庆祝新加坡独立十五周年而召开的有3400位地方领袖—各区咨询委员会委员—参加的大会上发表讲话时语重心长地说:“我们不能以过去十五年的成就而自满,时代是前进的,形势在不断发展,我们要谋求生存,确保成功,不能拘泥不变,只能追随时代的步伐,适应变化的形势。过去十五年我们在工业化过程中,成就卓越,为世人所见。我们的工业生产已达到国民生产总额的35%,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新加坡的进出口,1979年已超过200亿美元,超过东南亚国家—菲律宾、泰国、印尼、马来西亚。但我们要知道,东南亚国家都步入了工业化,他们有原料,又有比较廉价的劳动力,新加坡如维持原有的工业水平,很难与他们竞争,所以需要第二次工业革命,由劳动密集型工业进入技术密集型工业,即实行机械化、自动化和电脑化,以减少雇用劳工的数量。新加坡的工业,不能以现有水平为满足,应该追踪日本,学习日本、向高度精密工业迈进。”他表示希望今后有一天,新加坡会与东京并驾齐驱,成为亚洲两个遥相对应的高级技术咨询中心。因此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目标是新加坡在90年代达到日本80年代中期的工业水平,引进高薪工人从事更高技术的工业,在制造过程中用技术与资本密集型工业取代劳动密集型工业,进而在交通、电讯、金融、商业等部门全面实行技术更新,机械化、自动化和电脑化,在最大限度利用科技成果的基础上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促使整个国民经济朝向着高科技化的现代化方向发展。

1981年新加坡政府根据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精神,制定了“十年经济发展计划”,计划总目标是要在1990年使国民生产总值的实际年平均增长率达到8~10%,国民年人均收入在80年代末达到日本80年代初的水平,在十年内劳动生产率提高6~8%。目标是以科学技术和科学知识为基础,把新加坡建成一个以机械、外贸、运输、服务、旅游五大支柱为主的现代化工业国家。

为了实现经济重组政策的目标,政府制定并采取了一系列具体的政策和措施,主要有以下几项:

一、工资政策,从低工资转向高工资。新加坡政府认为“石油危机”之后,新加坡一直采取抑制工资大幅度增长的政策,低廉的工资使企业主可以凭借廉价劳动力获取利润,因而不积极主动进行技术更新或转向发展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工业,致使劳动密集型工业依然大量存在,影响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提高。为了加速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就必须采用高工资政策,以大幅度提高工资的办法,迫使企业迅速进行技术改革,淘汰劳动密集型工业,向技术和资金密集型工业转变。为此,1979年7月政府通过全国工资理事会公布了加薪决定,连续三年大幅度提高工资。1979年工资增长率为20%,1980年为19%,1981年为12~16%。

二、以吸引外资为目标,鼓励技术和资本密集型工业的投资,并具体列出十一项工业产品项目,作为十年中工业发展的重点,给予新兴工业享有各种经济优惠待遇。如自动化器材组件、机械和机械器件、医药和外科手术仪器、专科化学品和药剂、电脑及电脑附属配件和软件;电子仪器、光学仪器和器材、精密工程产品、先进电子配件、水力和气体力控制系统产品等。其战略思想是提高工业素质,既属高技术、高工艺、高增值的工业类型,又是少受工业污染、少耗能源、少使用进口原料、少受贸易保护主义限制的、竞争力强的产品。这种选择,既符合新加坡的实际,又是工业现代化的趋势,具有战略眼光。